扇头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39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扇头组件及风扇,其中,扇头组件包括出风基座、设于出风基座一侧的进风基座和用于驱动出风基座相对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的旋摆机构,旋摆机构包括装配于进风基座上的旋摆驱动电机和传动连接旋摆驱动电机与出风基座的旋摆传动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出风基座可相对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打破了现有风扇中出风基座与进风基座相对固定不动的常规设计思维。由于出风基座是相对进风基座进行立体旋摆运动的,所以,产品运转时酷炫感十足,很好地解决了现有风扇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卖点的问题,同时其有效扩大了送风区域,并实现了风向的旋转输出,输出的风感更加柔和自然。

Fan head assembly and fan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discloses a fan head assembly and fan, the fan head assembly includes a base, a wind inlet is arranged for driving the air base and the base side of the wind inlet relative base base swing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sw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se arranged in the wind the rotation of the pendulum swing connecting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air base the swing gear drive motor and the transmission. In the invention, the air outlet base can carry out the swing motion relative to the air inlet base, and breaks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thinking that the air outlet base in the existing fan is relatively fixed with the air inlet base. Because the wind is the wind into the base base relative stereo swing movement, so the product operation of cool sense, a good solution to the existing fan product homogeneity seriou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point of the problem, and effectively expanded air supply area, and realized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output, the output of the wind feeling more soft and natur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头组件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扇头组件及具有该扇头组件的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风扇的摇头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自动左右摇头+手动上下摇头;一种是自动上下摇头+手动左右摇头;一种是自动左右摇头+自动上下摇头组合摇头。现有风扇的这些摇头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风扇的出风基座与进风基座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送风区域范围局限性大,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卖点,不利于产品的推广销售‘’2)每种摇头方式都是由单个平面摇头方式简单组合在一起,没有真正意义地实现空间立体摇头,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卖点,不利于产品的推广销售;此外,由于单一平面摇头的运动轨迹为线状往复运动,所以容易在换向位置发生摇头止步的问题。3)每一组单平面摇头方式均需要一个电机带动一组传动机构来驱动实现,如采用同步电机驱动四连杆机构,或者采用步进电机/可逆电机驱动齿轮啮合机构;其结构比较复杂,且组合式的立体摇头技术难度高,生产制造困难,需要投入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头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摇头式风扇出风基座与进风基座相对固定不动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卖点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是:扇头组件,包括出风基座和设于所述出风基座一侧的进风基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出风基座相对所述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的旋摆机构,所述旋摆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进风基座上的旋摆驱动电机和传动连接所述旋摆驱动电机与所述出风基座的旋摆传动副。可选地,所述出风基座具有第一球面,所述进风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球面间隙配合的第二球面,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和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重合,所述第一球面包覆于所述第二球面外或者所述第二球面包覆于所述第一球面外。可选地,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之间具有1mm-12mm的间隙。可选地,所述旋摆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旋摆传动副包括装配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凸轮、套设于所述凸轮上的连接套、与所述连接套连接的连杆和套设于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进风基座连接的万向球铰链结构,所述出风基座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和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的球心重合。可选地,所述凸轮为偏心轮,所述连杆的中心轴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满足关系:0°<A≤30°。可选地,A=5°±3°。可选地,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基座连接的万向球套、套设于所述连杆上并穿设于所述万向球套内的万向球头和套设于与所述万向球头一端并与所述万向球套连接的球头固定盖。可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外径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之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套设于所述连接套上,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出风基座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且/或,所述连杆为中空结构。可选地,所述进风基座包括进风网罩和安装于所述进风网罩内的安装支架,所述第二球面设于所述进风网罩上,所述旋摆驱动电机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进风网罩包括网罩本体、安装于所述网罩本体一端的中框和凸设于所述网罩本体内的套筒,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旋摆驱动电机都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球面设于所述中框上。可选地,所述进风基座还包括塑料连接件和减振垫,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塑料连接件连接所述套筒,所述减振垫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套筒之间的第一减振部、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之间的第二减振部和延伸抵接所述套筒内侧壁的第三减振部。可选地,所述出风基座包括风罩和设于所述风罩内的扇叶,所述扇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扇叶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扇叶旋转运动的出风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相对所述风罩静止的定子和与所述定子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扇叶相对静止连接的转子,所述风罩与所述旋摆传动副连接。可选地,所述出风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风罩内,且所述定子连接所述风罩和/或所述旋摆传动副;或者,所述出风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风罩外,所述定子与所述旋摆传动副连接。可选地,所述风罩包括主罩壳、装配于所述主罩壳一端的前网和装配于所述主罩壳另一端的后网,所述后网连接所述旋摆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上述的扇头组件和与所述扇头组件连接的底座组件,所述进风基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上。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以用于驱动所述扇头组件往复旋转的摇头机构,所述进风基座连接所述摇头机构。可选地,上述风扇为台地扇或者台扇或者落地扇或者壁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头组件及风扇,通过在扇头组件增设一旋摆机构来驱动出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并具体通过在进风基座上安装旋摆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旋摆传动副传动连接旋摆驱动电机与出风基座,这样,当旋摆驱动电机启动后,旋摆传动副可将旋摆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转换为旋摆运动并带动出风基座一起旋摆运动,从而使得出风基座可相对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打破了现有风扇中出风基座与进风基座相对固定不动的常规设计思维,且由于出风基座是相对进风基座进行立体旋摆运动的,所以,产品运转时酷炫感十足,很好地解决了现有风扇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卖点的问题,利于产品的推广销售。此外,由于出风基座在旋摆机构的驱动下进行的是旋转与摆动组合的立体旋摆运动,即出风基座可在同一动力机构驱动下实现两种摇头方式的组合,进而使得出风基座实现了空间立体摇头的功能,有效扩大了送风区域,并实现了风向的旋转输出,输出的风感更加柔和自然。进一步地,由于出风基座的旋摆运动轨迹是立体的连续周向封闭轨迹,所以不会发生类似于现有风扇在单个平面内的线状往复运动时在换向位置止步的问题发生,其相对于现有常规的上下左右自动摇头风扇成本更低、运动更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扇头组件的装配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摆传动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机座、出风驱动电机和连接支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扇头组件的结构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扇头组件的旋摆运动原理简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装配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扇头组件1出风基座11风罩110第一球面111主罩壳112前网113后网12扇叶2出风机座21进风网罩210第二球面211网罩本体212中框213套筒22安装支架23塑料连接件24减振垫3旋摆机构31旋摆驱动电机311输出轴3110输出轴的中心轴32旋摆传动副321凸轮322连接套323连杆3230连杆的中心轴3231第一杆体3232第二杆体324万向球铰链结构3240万向球铰链结构的球心3241万向球套3242万向球头3243球头固定盖4出风驱动电机41定子42转子5连接支架200底座组件201底座本体202摇摆机构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扇头组件及风扇

【技术保护点】
扇头组件,包括出风基座和设于所述出风基座一侧的进风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出风基座相对所述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的旋摆机构,所述旋摆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进风基座上的旋摆驱动电机和传动连接所述旋摆驱动电机与所述出风基座的旋摆传动副。

【技术特征摘要】
1.扇头组件,包括出风基座和设于所述出风基座一侧的进风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出风基座相对所述进风基座进行旋摆运动的旋摆机构,所述旋摆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进风基座上的旋摆驱动电机和传动连接所述旋摆驱动电机与所述出风基座的旋摆传动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基座具有第一球面,所述进风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球面间隙配合的第二球面,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和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重合,所述第一球面包覆于所述第二球面外或者所述第二球面包覆于所述第一球面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之间具有1mm-12mm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摆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旋摆传动副包括装配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凸轮、套设于所述凸轮上的连接套、与所述连接套连接的连杆和套设于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进风基座连接的万向球铰链结构,所述出风基座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和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的球心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偏心轮,所述连杆的中心轴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满足关系:0°<A≤3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A=5°±3°。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基座连接的万向球套、套设于所述连杆上并穿设于所述万向球套内的万向球头和套设于与所述万向球头一端并与所述万向球套连接的球头固定盖。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外径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之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套设于所述连接套上,所述万向球铰链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出风基座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且/或,所述连杆为中空结构。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基座包括进风网罩和安装于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崔世强吴永强彭飞张稳军张旭升徐玮刘维亮严凤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