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报警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7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报警护栏,护栏分为四个,每个护栏包括信号发射器、栏柱、基座及报警控制器,所述信号反射器安装在栏柱顶部,所述基座设置在栏柱底部,所述报警控制器为随身佩戴设备,使用者随身佩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报警护栏有效预防电力维修人员触电,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报警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报警护栏。
技术介绍
变电站内很多工作是在部分设备停电,部分设备带电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人员有误碰带电设备的危险,传统方式下,我们需要设置围栏来防止人员误入带电设备区域,但是物理围栏有被人为移动、大风刮倒的可能性,从而给电力维修人员带来触电等危险,同时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报警护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报警护栏,护栏分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监控区域的四角,每个护栏包括信号发射器、栏柱、基座及报警控制器,所述信号反射器安装在栏柱顶部,所述基座设置在栏柱底部,所述报警控制器为随身佩戴设备,使用者随身佩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内置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接地,同时电容C接芯片IC1的VSS端口,芯片IC1的VSS端口和GND端口接地,芯片IC1的BIAS端口经电容C3接地,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容C2接芯片IC2的5端口,同时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感L1接电容C3,芯片IC2的1端口、3端口、4端口及6端口同时接地,芯片IC2的2端口经电感L2接电容C4,电容C4接地,电感L2接电源,同时芯片IC2的2端口接天线的1端口,天线的2-5端口同时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报警控制器内置信号报警电路,信号报警电路中芯片IC3的RE3端口经电阻R3接芯片IC3的VDD端口,芯片IC3的RA5和RA4接喇叭BL,芯片IC3的PGD接显示器LCD的D7端口,芯片IC3的PGC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6端口,芯片IC3的PGM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5端口,芯片IC3的RB4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4端口,芯片IC3的RB3端口接显示器LCD的E端口,芯片IC3的RB2端口接显示器LCD的RS端口,显示器LCE的接地,显示器LCD的LED+端口经电阻R1接开关K2,显示器LCD的R/W端口、LED-端口及VSS端口同时接地,显示器LCD的VL端口接电阻R2的触头端,显示器LCD的VDD端口经电阻R2接地,芯片IC3的RC0-RC5端口分别接SD卡槽的CS端口、WP端口、CD端口、SCLK端口、SD0端口及SD1端口,SD卡槽的VSS1端口、VSS2端口及GND端口同时接地,芯片IC3的RC7端口经放大器U2B接放大器U2A,放大器U2A接芯片IC4的TX端口,芯片IC3的RC6端口接芯片IC4的RX端口,芯片IC4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3的RB0端口经电阻R5接电源,同时芯片IC3的RB0端口经开关SW1接地,芯片IC3的RB1端口经电阻R4接电源,同时芯片IC3的RB1经开关SW2接地,芯片IC3的OSC2端口经电容C5接地,芯片IC3的OSC1经电容C6接地,芯片IC3的OSC2端口经晶振Y1接OSC1端口,芯片IC3的VSS端口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和信号报警电路均由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电源输入,所述电源电路中电池E经开关K1同时接芯片IC5的SEL端口和VIN端口,开关K1接电感L3,电池E接地,电感L3接芯片IC5的SW端口,同时电感L3经二极管VD4接电源输出端VCC,芯片IC5的SENSE端口接电源输出端VCC同时经电容C16接地,芯片IC5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5的ILIM端口和SHDN端口接地,电容C16并联在开关K1和电池E两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芯片IC1采用BGA715L7型射频放大器,所述芯片IC2采用SAFSE1G57型滤波器,芯片IC3采用PIC18F2520型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芯片IC4采用EM411型GPS信号接收模块,所述芯片IC5采用LT1300型直流变换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报警护栏通过设置信号发射电路和报警控制电路有效定位使用者位置,有效防止使用者越界触电,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护栏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使用者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报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信号接收电路图。图4为报警控制电路图。图5为电源电路图。图中:1-信号发射器;2-栏柱;3-基座;4-报警控制器;5-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定位报警护栏,护栏5分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监控区域的四角,每个护栏5包括信号发射器1、栏柱2、基座3及报警控制器4,所述信号发射器1安装在栏柱2顶部,所述基座3设置在栏柱2底部,所述报警控制器4为随身佩戴设备,使用者随身佩戴。信号发射器1内置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接地,同时电容C接芯片IC1的VSS端口,芯片IC1的VSS端口和GND端口接地,芯片IC1的BIAS端口经电容C3接地,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容C2接芯片IC2的5端口,同时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感L1接电容C3,芯片IC2的1端口、3端口、4端口及6端口同时接地,芯片IC2的2端口经电感L2接电容C4,电容C4接地,电感L2接电源,同时芯片IC2的2端口接天线的1端口,天线的2-5端口同时接地。报警控制器4内置信号报警电路,信号报警电路中芯片IC3的RE3端口经电阻R3接芯片IC3的VDD端口,芯片IC3的RA5和RA4接喇叭BL,芯片IC3的PGD接显示器LCD的D7端口,芯片IC3的PGC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6端口,芯片IC3的PGM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5端口,芯片IC3的RB4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4端口,芯片IC3的RB3端口接显示器LCD的E端口,芯片IC3的RB2端口接显示器LCD的RS端口,显示器LCE的接地,显示器LCD的LED+端口经电阻R1接开关K2,显示器LCD的R/W端口、LED-端口及VSS端口同时接地,显示器LCD的VL端口接电阻R2的触头端,显示器LCD的VDD端口经电阻R2接地,芯片IC3的RC0-RC5端口分别接SD卡槽的CS端口、WP端口、CD端口、SCLK端口、SD0端口及SD1端口,SD卡槽的VSS1端口、VSS2端口及GND端口同时接地,芯片IC3的RC7端口经放大器U2B接放大器U2A,放大器U2A接芯片IC4的TX端口,芯片IC3的RC6端口接芯片IC4的RX端口,芯片IC4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3的RB0端口经电阻R5接电源,同时芯片IC3的RB0端口经开关SW1接地,芯片IC3的RB1端口经电阻R4接电源,同时芯片IC3的RB1经开关SW2接地,芯片IC3的OSC2端口经电容C5接地,芯片IC3的OSC1经电容C6接地,芯片IC3的OSC2端口经晶振Y1接OSC1端口,芯片IC3的VSS端口接地。信号发射电路和信号报警电路均由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电源输入,所述电源电路中电池E经开关K1同时接芯片IC5的SEL端口和VIN端口,开关K1接电感L3,电池E接地,电感L3接芯片IC5的SW端口,同时电感L3经二极管VD4接电源输出端VCC,芯片IC5的SENSE端口接电源输出端VCC同时经电容C16接地,芯片IC5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5的ILIM端口和SHDN端口接地,电容C16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定位报警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报警护栏,其特征在于,护栏分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监控区域的四角,每个护栏包括信号发射器、栏柱、基座及报警控制器,所述信号反射器安装在栏柱顶部,所述基座设置在栏柱底部,所述报警控制器为随身佩戴设备,使用者随身佩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报警护栏,其特征在于,护栏分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监控区域的四角,每个护栏包括信号发射器、栏柱、基座及报警控制器,所述信号反射器安装在栏柱顶部,所述基座设置在栏柱底部,所述报警控制器为随身佩戴设备,使用者随身佩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报警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内置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接地,同时电容C接芯片IC1的VSS端口,芯片IC1的VSS端口和GND端口接地,芯片IC1的BIAS端口经电容C3接地,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容C2接芯片IC2的5端口,同时芯片IC1的AI端口经电感L1接电容C3,芯片IC2的1端口、3端口、4端口及6端口同时接地,芯片IC2的2端口经电感L2接电容C4,电容C4接地,电感L2接电源,同时芯片IC2的2端口接天线的1端口,天线的2-5端口同时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报警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器内置信号报警电路,信号报警电路中芯片IC3的RE3端口经电阻R3接芯片IC3的VDD端口,芯片IC3的RA5和RA4接喇叭BL,芯片IC3的PGD接显示器LCD的D7端口,芯片IC3的PGC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6端口,芯片IC3的PGM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5端口,芯片IC3的RB4端口接显示器LCD的D4端口,芯片IC3的RB3端口接显示器LCD的E端口,芯片IC3的RB2端口接显示器LCD的RS端口,显示器LCE的接地,显示器LCD的LED+端口经电阻R1接开关K2,显示器LCD的R/W端口、LED-端口及VSS端口同时接地,显示器LCD的VL端口接电阻R2的触头端,显示器LCD的VDD端口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聪刘付占孔维栋孙彦宾赵鲁强夏文勇孟凡耀程强张斌王齐军李家启刘爱民时新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