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锁式提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63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锁式提拉窗,包括窗框、固定窗体和活动窗体,固定窗体与窗框之间固定连接,活动窗体配合设置在固定窗体相邻的窗框竖向轨道中,窗框的底端横向框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横截面为圆缺形,圆缺形的圆心角大于180°,锁扣件的底端配合条与凹槽相配合,锁扣件的顶端设置有锁钩,锁钩与活动窗体框面上的扣条相配合,锁扣件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凸条,把手凸条的上表面与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回弹件,锁扣件的另一侧面还设置有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相贴合的限位凸条。该碰锁式提拉窗通过将回弹件直接设置在窗框上,锁扣件磨损较小,锁体的维护仅需跟换回弹件即可,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锁式提拉窗
本技术涉及提拉窗
,具体涉及一种碰锁式提拉窗。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铝合金成品窗根据窗扇的打开方式主要分为推拉窗、平开窗、上悬窗、下悬窗,其中推拉窗按照推拉的方向不同分为左右滑和上下滑两种。左右滑推拉窗左右移动时靠下部的滑轨与滑轮进行,而滑轨与滑轮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上下滑的推拉窗又称提拉窗,与左右滑的推拉窗相比,上下滑的窗户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小。且对于小户型而言,在不占用横向空间的基础上,上下滑推拉窗能最大程度的增加采光和通风面积,还可以增加房间的水密性和气密性。由于窗体的自重较大,需要配合使用提拉平衡器,使窗扇停留在上升过程中的任意位置。通常的,需要在窗框底端横向边框上安装配锁,现有技术中的碰锁结构复杂,且碰锁的回弹件进长时间使用后更换比较繁琐,通常是需要将碰锁整体更换,维护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提拉窗所用碰锁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和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的碰锁式提拉窗。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碰锁式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固定窗体和活动窗体,固定窗体与窗框之间固定连接,活动窗体配合设置在固定窗体相邻的窗框竖向轨道中,窗框的底端横向框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缺形,圆缺形的圆心角大于180°,锁扣件的底端配合条与凹槽相配合,锁扣件的顶端设置有锁钩,锁钩与活动窗体框面上的扣条相配合,锁扣件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凸条,把手凸条的上表面与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回弹件,锁扣件的另一侧面还设置有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相贴合的限位凸条。通过回弹件、把手凸条和限位凸条控制锁钩的摆动范围,保证下窗体的凸条。锁钩的顶端一侧面为倾斜面,非锁合状态下活动窗体的扣条与上述的倾斜面上下对应。为了保证锁扣件与回弹件相配合,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回弹件为弹簧片,把手凸条的表面设置有与回弹件拱起顶端相配合的凹孔。把手凸条的表面还可设置凹槽,凹槽与回弹件相对应,凹孔位于凹槽中。为了方便制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锁钩、把手凸条、限位凸条和底端配合条之间为一体式连接。一体式连接的锁扣件可以型材为原料,加工出凹孔得到。为了方便回弹件的更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把手凸条和锁钩呈L形一体式连接组合成第一锁扣部,底端配合条和限位凸条呈L形一体式连接组合成第二锁扣部,第一锁扣部与第二锁扣部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方便回弹件的更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锁扣部与第二锁扣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的帽部位于第一锁扣部的弯折过渡处。为了便于两锁扣部之间的定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锁扣部与第二锁扣部之间的拼接面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起部和凹陷部。凸起部可以为但不限于凸点,相对应的凹陷部为凹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碰锁式提拉窗通过将回弹件直接设置在窗框上,锁扣件与活动窗体扣条之间相配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锁扣件磨损较小,锁体的维护仅需跟换回弹件即可,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碰锁式提拉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碰锁、活动窗体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碰锁、活动窗体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固定窗体;3、活动窗体;4、凹槽;5、锁扣件;51、底端配合条;52、锁钩;53、把手凸条;54、限位凸条;6、扣条;7、回弹件;a、第一锁扣部;b、第二锁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实施例1碰锁式提拉窗,包括碰锁式提拉窗,包括窗框1、固定窗体2和活动窗体3,固定窗体2与窗框1之间固定连接,活动窗体3配合设置在固定窗体2相邻的窗框1竖向轨道中,窗框1的底端横向框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4,凹槽4的横截面为圆缺形,圆缺形的圆心角大于180°,锁扣件5的底端配合条51与凹槽相配合,锁扣件5的顶端设置有锁钩52,锁钩52与活动窗体框面上的扣条6相配合,锁扣件5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凸条53,把手凸条53的上表面与窗框1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回弹件7,锁扣件5的另一侧面还设置有窗框1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相贴合的限位凸条54。回弹件为弹簧片,把手凸条53的表面设置有与回弹件7拱起顶端相配合的凹孔8。锁钩52、把手凸条53、限位凸条54和底端配合条51之间为一体式连接。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把手凸条53和锁钩52呈L形一体式连接组合成第一锁扣部a,底端配合条51和限位凸条54呈L形一体式连接组合成第二锁扣部b,第一锁扣部a与第二锁扣部b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锁扣部a与第二锁扣部b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的帽部位于第一锁扣部的弯折过渡处。第一锁扣部a与第二锁扣部b之间的拼接面为锯齿面。活动窗体下行,扣条撞击倾斜面导致回弹件变形,扣条继续下行与锁钩相扣接,回弹件回弹。开窗时,使用者按压把手凸条使回弹件变形,扣条脱离锁钩。实施例2回弹件失效后,则可以将第一锁扣部拆离第二锁扣部,更换回弹件,然后对应撞上第一锁扣部即可。而实施例1则需要平移一体式的锁扣件,利用回弹件的变形将锁扣件平移至与回弹件错位,然后更换回弹件,最后将锁扣件平移至与回弹件相配合,相对而言,实施例2的操作更方便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碰锁式提拉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锁式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固定窗体和活动窗体,固定窗体与窗框之间固定连接,活动窗体配合设置在固定窗体相邻的窗框竖向轨道中,窗框的底端横向框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缺形,圆缺形的圆心角大于180°,锁扣件的底端配合条与凹槽相配合,锁扣件的顶端设置有锁钩,锁钩与活动窗体框面上的扣条相配合,锁扣件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凸条,把手凸条的上表面与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回弹件,锁扣件的另一侧面还设置有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相贴合的限位凸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锁式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固定窗体和活动窗体,固定窗体与窗框之间固定连接,活动窗体配合设置在固定窗体相邻的窗框竖向轨道中,窗框的底端横向框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缺形,圆缺形的圆心角大于180°,锁扣件的底端配合条与凹槽相配合,锁扣件的顶端设置有锁钩,锁钩与活动窗体框面上的扣条相配合,锁扣件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凸条,把手凸条的上表面与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回弹件,锁扣件的另一侧面还设置有窗框底端横向框条上表面相贴合的限位凸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锁式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回弹件为弹簧片,把手凸条的表面设置有与回弹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雷郭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沐祥节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