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6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包括窗框、上窗体、下窗体和锁体,上窗体和下窗体分别对应设置在窗框的相邻竖向轨道中,上窗体与窗框固定连接,下窗体沿竖向轨道往复运动,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窗框的竖向框条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竖直部轴向一致且表面摩擦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的凸起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该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结构简单,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不仅增加了下窗体下行的阻力,还有助于优化下窗体与窗框之间的气密性,减少毛条槽的使用,方便窗户的清洁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
本技术涉及平开窗
,具体涉及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铝合金成品窗根据窗扇的打开方式主要分为推拉窗、平开窗、上悬窗、下悬窗,其中推拉窗按照推拉的方向不同分为左右滑和上下滑两种。左右滑推拉窗左右移动时靠下部的滑轨与滑轮进行,而滑轨与滑轮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上下滑的推拉窗又称提拉窗,与左右滑的推拉窗相比,上下滑的窗户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小。且对于小户型而言,在不占用横向空间的基础上,上下滑推拉窗能最大程度的增加采光和通风面积,还可以增加房间的水密性和气密性。由于窗体的自重较大,需要配合使用提拉平衡器,是窗扇停留在上升过程中的任意位置。现有技术中,还需要在窗框表面或者上下滑窗体周向设置多重密封毛条槽,以保证密封效果更佳。但是上述的毛条槽容易积灰,清洁更换操作繁琐,经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容貌脱落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上下滑推拉窗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高的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上窗体、下窗体和锁体,上窗体和下窗体分别对应设置在窗框的相邻竖向轨道中,上窗体与窗框固定连接,下窗体沿竖向轨道往复运动,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窗框的竖向框条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竖直部轴向一致且表面摩擦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的凸起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利用第一凸条挤压密封气囊,使位于下窗体底面的气囊段处于充气状态,下窗体关闭锁合时,位于下窗体底面的气囊段与窗框底边的横向框条密封连接。为了进一步位于下窗体底面的气囊段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效果,优化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窗框的底边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水平部上下对应的第二凸条。第二凸条与气囊对应配合,还可以相应的减少气囊中的充其量。为了保证气囊的使用寿命和与窗体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气囊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气囊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垫片,凸起垫片平面形表面用于与下窗体固定连接。气囊与窗体之间可以用过局部粘接或螺栓连接。凸起垫片可增加气囊与窗体的静摩擦面积,避免气囊局部发生位移。为了进一步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气囊的竖直部表面设置有耐磨凸条,耐磨凸条与凸起垫片相对设置,耐磨凸条的配合面为V形。除耐磨凸条和凸起垫片的气囊壁厚度可一致。上述结构可使与凸条的摩擦位置始终位于V形配合面中。为了减小凸条与气囊之间的动摩擦力,减小摩擦损耗,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耐磨凸条的配合面上还设置有凸点或凹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凸条的高度不大于下窗体高度的1/2,第一凸条的低端与窗框的横向框条内表面相贴合。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结构简单,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不仅增加了下窗体下行的阻力,还有助于优化下窗体与窗框之间的气密性,减少毛条槽的使用,方便窗户的清洁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气囊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气囊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上窗体;3、下窗体;4、锁体;5、第一凸条;6、第二凸条;7、凸起垫片;8、耐磨凸条;9、凹槽;10、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实施例1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包括窗框1、上窗体2、下窗体3和锁体10,上窗体2和下窗体3分别对应设置在窗框1的相邻竖向轨道中,上窗体2与窗框1固定连接,下窗体3沿竖向轨道往复运动,下窗体3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4,窗框1的竖向框条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4的竖直部轴向一致且表面摩擦配合的第一凸条5,第一凸条5的凸起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气囊4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垫片7,凸起垫片7平面形表面用于与下窗体3固定连接。实施例2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窗框1的底边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4的水平部上下对应的第二凸条6。气囊的竖直部表面设置有耐磨凸条8,耐磨凸条8与凸起垫片7相对设置,耐磨凸条8的配合面为V形。耐磨凸条8的配合面上还设置有凹槽9,即耐磨凸条的表面为锯齿状或波纹状。第一凸条的高度不大于下窗体高度的1/2,第一凸条的低端与窗框的横向框条内表面相贴合。实施例1和2中的气囊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硅胶材质的气囊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时,下窗体上行,气囊与第一凸条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下窗体下行,反之,气囊的竖直部内的空气被挤压到水平部,气囊水平部与第二凸条上下对应,下窗体锁合状态下,气囊与第二凸条之间处于密封状态,气密性和水密性增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上窗体、下窗体和锁体,上窗体和下窗体分别对应设置在窗框的相邻竖向轨道中,上窗体与窗框固定连接,下窗体沿竖向轨道往复运动,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窗框的竖向框条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竖直部轴向一致且表面摩擦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的凸起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上窗体、下窗体和锁体,上窗体和下窗体分别对应设置在窗框的相邻竖向轨道中,上窗体与窗框固定连接,下窗体沿竖向轨道往复运动,下窗体的两侧面和底面设置有U形的气囊,窗框的竖向框条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竖直部轴向一致且表面摩擦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的凸起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其特征在于,窗框的底边内表面设置有与气囊的水平部上下对应的第二凸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U形的气囊的上下滑推拉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雷郭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沐祥节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