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崇彦专利>正文

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31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管理人员人力操作,可应用于自动、智能控制场合的阻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检修、维护等优点,使得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在判定某个停车位停放的车辆已经超时或者欠交停车费的时候,能够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触发对应的阻车装置实施阻车操作;当某个停车位停放的车辆已经如数缴纳停车费或者免费停车的时候,能够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触发对应的阻车装置实施放行操作。这种无需管理人员现场操作的模式能够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强度和提高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A vehicle stop device driven by friction of a wheel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ior art and provides a management personnel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occasions car stop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easy repair and maintenance, the intelligent parking lot management system in determining a parking space the parked vehicles have overtime or less time to pay parking fees, by car stop sending a control signal to trigger the corresponding device to implement the car stop operation; when a parking lot parked vehicles have paid parking fees or free parking, through the car stop device sends a control signal to trigger the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of release operation. This type of site management model without managemen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managers and work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automation of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使用的辅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停车场特别是收费停车场,有时候需要对欠费停车的车辆进行限制移动的操作,通常采取可移动锁具进行锁车的办法。在固定停车位置,也有采用设置固定的装置(比如支架式挡车装置),由管理人员现场锁止、禁止车辆停放或者开锁、允许车辆停放的方式。上述锁车方法或挡车装置需要人力进行,劳动强度大,且不能适应自动、智能管理的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管理人员人力操作、可应用在自动、智能管理场合的阻车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固定安装在平面停车场划线停车的停车位之上,每个停车位使用两套结构相同的装置,分别设置于停放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的后方位置;每套装置分别包括底座8、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信号触发的离合机构和信号触发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8紧固安装在地面11之上,用于安装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需要固定位置的部件;所述皮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对应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运行位置下方,包括一圈皮带7、两组滚轮单元和若干个导轮单元;其中,两组滚轮单元设置在皮带驱动机构的最外侧,皮带7的内表面环绕滚轮6的外表面、形成摩擦接触,皮带7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滚动的切线方向一致;每组滚轮单元由一个滚轮6、一根滚轮轴和两个滚轮轴承座组成;滚轮6安装在滚轮轴之上,能够在滚轮轴上自由滚动;两个滚轮轴承座安装在底座8之上,对滚轮轴形成支承;导轮单元设置在两组滚轮单元之间,由一个导轮2、一根导轮轴和两个导轮轴承座组成;导轮2安装在导轮轴之上,能够在导轮轴上自由滚动,其作用是利用外表面承托位于上方的皮带7;导轮轴安装在两个导轮轴承座之上,导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所述阻车机构的设置位置与上述皮带驱动机构相对应,位于靠近车辆进入停车位方向的一侧,包括一个主动齿轮3、一个介轮4-2、一根介轮轴、两个介轮轴承座、一个被动齿轮4-1、一根被动齿轮轴、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一块带齿条阻车板5、一个阻车板滑槽9;其中,主动齿轮3紧固安装在皮带驱动机构靠近阻车机构的那根滚轮轴之上,介轮4-2安装在介轮轴之上,其作用是传导主动齿轮3的动力;介轮轴安装在两个介轮轴承座之上,介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被动齿轮4-1安装在被动齿轮轴之上,被动齿轮轴安装在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之上,被动齿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安装时,主动齿轮3、介轮4-2和被动齿轮4-1处于啮合状态,形成齿轮传动副;阻车板滑槽9固定安装在底座8之上,位置与皮带驱动机构相对应、靠近被动齿轮4-3,设置有垂直方向或者倾斜方向的滑槽,该滑槽用于约束带齿条阻车板5的运动方向;带齿条阻车板5的其中一侧加工有齿条,设置在阻车板滑槽9之上,安装时使得带齿条阻车板7的齿条与被动齿轮4-1啮合,带齿条阻车板5受阻车板滑槽9约束,在被动齿轮4-1的驱动下,能够垂直或者倾斜地往上或往下滑动;所述离合机构安装在介轮轴或者被动齿轮轴之上,受外部信号触发,处于分离状态或者结合状态的其中一种状态:当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使得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处于非啮合状态,被动齿轮4-1能够空转,不会被主动齿轮3带动旋转;当离合机构处于结合状态时,使得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处于啮合状态,皮带7移动,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从而驱动被动齿轮4-1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受外部信号触发,处于支承状态或者非支承状态的其中一种状态;当定位机构处于支承状态且带齿条阻车板5向上滑动至最高点位置时即产生支承作用,使得带齿条阻车板5始终保持处于最高点位置而无需依赖阻车机构齿轮传动副的驱动;当定位机构处于非支承状态、且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带齿条阻车板5即因为重力作用或者受压的作用而往下滑动,最终到达最低点位置。以上所述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当需要阻车装置处于非阻车状态的时候,由外部信号触发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由外部信号触发定位机构处于非支承状态,使得带齿条阻车板始终处于最低点位置,阻车装置不会对驶入和驶出的车辆的车轮造成实质的阻碍、处于非阻车状态,停车位处于通行状态,车辆可以驶入或者驶出停车位。当停车位的上面已经停放有车辆,需要阻车装置进入阻车状态的时候,则:由外部信号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结合状态,由外部信号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定位机构处于支承状态。此时,若车辆试图离开停车位,则车辆的车轮1与皮带7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将使得皮带7产生移动,并带动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转动,从而驱动阻车机构的带齿条阻车板5向上滑动,至最高点位置之后,阻车装置的定位机构即产生支承作用,使得带齿条阻车板5始终保持处于最高点位置,阻车装置对驶出车辆的车轮1造成实质的阻碍,处于阻车状态,停车位处于禁止驶出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当停车位的上面没有停放车辆的时候,带齿条阻车板5处于最低点位置,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阻车装置不会对驶入和驶出的车辆的车轮1造成实质的阻碍、处于非阻车状态,停车位允许车辆进入停车位。而且,此时即使外部信号误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结合状态、外部信号误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定位机构处于支承状态,但车辆从停车位外部进入停车位的时候,车辆的车轮1与皮带7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皮带7产生移动、带动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转动,其作用力是驱动阻车机构的带齿条阻车板5向下滑动,因此,带齿条阻车板5仍然处于最低点位置,定位机构也没有对带齿条阻车板5起到任何作用,阻车装置不会对驶入和驶出的车辆的车轮1造成实质的阻碍、处于非阻车状态,停车位允许车辆进入停车位。当阻车装置已经处于“阻车”状态的时候,若需要转为非阻车状态,则:由外部信号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由外部信号触发使得阻车装置的定位机构处于非支承状态,带齿条阻车板5即因为重力作用而往下滑动,最终到达最低点位置,阻车装置不会对驶入和驶出的车辆的车轮1造成实质的阻碍、处于非阻车状态,停车位处于通行状态,车辆可以驶入或者驶出停车位。以上所述“阻车装置固定安装在平面停车场划线停车的停车位之上,为两套结构相同的装置,分别设置于停放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的后方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同时对车辆的两个前轮或后轮起到阻挡作用。很明显,只安装一套装置,只对其中一个前轮或后轮起到阻挡作用,也是可行的。进一步地,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的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其中的“皮带驱动机构”进行改进,改为“齿形带驱动机构”,具体是:所述齿形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对应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运行位置下方,包括一圈齿形带、两组滚轮单元和若干个导轮单元;其中,两组滚轮单元设置在齿形带驱动机构的最外侧,齿形带的内表面加工有齿形,环绕滚轮的外表面,与滚轮外表面的齿形啮合,齿形带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滚动的切线方向一致;每组滚轮单元由一个滚轮、一根滚轮轴和两个滚轮轴承座组成;滚轮外表面加工有与齿形带相配合的齿形,安装在滚轮轴之上,能够在滚轮轴上自由滚动;两个滚轮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之上,对滚轮轴形成支承;导轮单元设置在两组滚轮单元之间,由一个导轮、一根导轮轴和两个导轮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固定安装在平面停车场划线停车的停车位之上,每个停车位使用两套结构相同的装置,分别设置于停放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的后方位置;每套装置分别包括底座(8)、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信号触发的离合机构和信号触发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8)紧固安装在地面(11)之上,用于安装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需要固定位置的部件;所述皮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对应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运行位置下方,包括一圈皮带(7)、两组滚轮单元和若干个导轮单元;其中,两组滚轮单元设置在皮带驱动机构的最外侧,皮带(7)的内表面环绕滚轮(6)的外表面、形成摩擦接触,皮带(7)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滚动的切线方向一致;每组滚轮单元由一个滚轮(6)、一根滚轮轴和两个滚轮轴承座组成;滚轮(6)安装在滚轮轴之上,能够在滚轮轴上自由滚动;两个滚轮轴承座安装在底座(8)之上,对滚轮轴形成支承;导轮单元设置在两组滚轮单元之间,由一个导轮(2)、一根导轮轴和两个导轮轴承座组成;导轮(2)安装在导轮轴之上,能够在导轮轴上自由滚动,其作用是利用外表面承托位于上方的皮带(7);导轮轴安装在两个导轮轴承座之上,导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所述阻车机构的设置位置与上述皮带驱动机构相对应,位于靠近车辆进入停车位方向的一侧,包括一个主动齿轮(3)、一个介轮(4‑2)、一根介轮轴、两个介轮轴承座、一个被动齿轮(4‑1)、一根被动齿轮轴、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一块带齿条阻车板(5)、一个阻车板滑槽(9);其中,主动齿轮(3)紧固安装在皮带驱动机构靠近阻车机构的那根滚轮轴之上,介轮(4‑2)安装在介轮轴之上,其作用是传导主动齿轮(3)的动力;介轮轴安装在两个介轮轴承座之上,介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被动齿轮(4‑1)安装在被动齿轮轴之上,被动齿轮轴安装在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之上,被动齿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安装时,主动齿轮(3)、介轮(4‑2)和被动齿轮(4‑1)处于啮合状态,形成齿轮传动副;阻车板滑槽(9)固定安装在底座(8)之上,位置与皮带驱动机构相对应、靠近被动齿轮4‑3,设置有垂直方向或者倾斜方向的滑槽,该滑槽用于约束带齿条阻车板(5)的运动方向;带齿条阻车板(5)的其中一侧加工有齿条,设置在阻车板滑槽(9)之上,安装时使得带齿条阻车板(7)的齿条与被动齿轮(4‑1)啮合,带齿条阻车板(5)受阻车板滑槽(9)约束,在被动齿轮(4‑1)的驱动下,能够垂直或者倾斜地往上或往下滑动;所述离合机构安装在介轮轴或者被动齿轮轴之上,受外部信号触发,处于分离状态或者结合状态的其中一种状态:当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使得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处于非啮合状态,被动齿轮(4‑1)能够空转,不会被主动齿轮(3)带动旋转;当离合机构处于结合状态时,使得阻车机构的齿轮传动副处于啮合状态,皮带(7)移动,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从而驱动被动齿轮(4‑1)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受外部信号触发,处于支承状态或者非支承状态的其中一种状态;当定位机构处于支承状态且带齿条阻车板(5)向上滑动至最高点位置时即产生支承作用,使得带齿条阻车板(5)始终保持处于最高点位置而无需依赖阻车机构齿轮传动副的驱动;当定位机构处于非支承状态、且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带齿条阻车板(5)即因为重力作用或者受压的作用而往下滑动,最终到达最低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车轮摩擦带动的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固定安装在平面停车场划线停车的停车位之上,每个停车位使用两套结构相同的装置,分别设置于停放车辆的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的后方位置;每套装置分别包括底座(8)、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信号触发的离合机构和信号触发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8)紧固安装在地面(11)之上,用于安装皮带驱动机构、阻车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需要固定位置的部件;所述皮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对应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运行位置下方,包括一圈皮带(7)、两组滚轮单元和若干个导轮单元;其中,两组滚轮单元设置在皮带驱动机构的最外侧,皮带(7)的内表面环绕滚轮(6)的外表面、形成摩擦接触,皮带(7)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车位的车轮(1)的滚动的切线方向一致;每组滚轮单元由一个滚轮(6)、一根滚轮轴和两个滚轮轴承座组成;滚轮(6)安装在滚轮轴之上,能够在滚轮轴上自由滚动;两个滚轮轴承座安装在底座(8)之上,对滚轮轴形成支承;导轮单元设置在两组滚轮单元之间,由一个导轮(2)、一根导轮轴和两个导轮轴承座组成;导轮(2)安装在导轮轴之上,能够在导轮轴上自由滚动,其作用是利用外表面承托位于上方的皮带(7);导轮轴安装在两个导轮轴承座之上,导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所述阻车机构的设置位置与上述皮带驱动机构相对应,位于靠近车辆进入停车位方向的一侧,包括一个主动齿轮(3)、一个介轮(4-2)、一根介轮轴、两个介轮轴承座、一个被动齿轮(4-1)、一根被动齿轮轴、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一块带齿条阻车板(5)、一个阻车板滑槽(9);其中,主动齿轮(3)紧固安装在皮带驱动机构靠近阻车机构的那根滚轮轴之上,介轮(4-2)安装在介轮轴之上,其作用是传导主动齿轮(3)的动力;介轮轴安装在两个介轮轴承座之上,介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被动齿轮(4-1)安装在被动齿轮轴之上,被动齿轮轴安装在两个被动齿轮轴承座之上,被动齿轮轴承座紧固安装在底座(8)之上;安装时,主动齿轮(3)、介轮(4-2)和被动齿轮(4-1)处于啮合状态,形成齿轮传动副;阻车板滑槽(9)固定安装在底座(8)之上,位置与皮带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崇彦
申请(专利权)人:梁崇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