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434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盘用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60‑70份、纳米材料溶液:10‑13份、填料:15‑18份、助剂:8‑11份、复合稀土:1‑2份、固化剂:30‑40份、增韧剂:15‑25份、发泡剂:40‑50份、促进剂:5‑10份、泡沫稳定剂:15‑18份、胶粘剂: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良好的耐磨性、强度、耐腐蚀性、及其较高的热稳定性。

Epoxy resin foaming material bas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c with epoxy resin foam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the number of copies including: epoxy resin: 70, 60 nano material solution: 10 13 copies, 18 copies, packing: 15 additives: 8 11 copies, 2 copies of composite rare earth: 1, curing agent: 30 40 copies, 25 copies: 15 toughening agent and foaming agent: 40 50 copies, 10 copies, 5 promoter:: 15 foam stabilizer 18, adhesive: 4 8; the good wear resistance,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环氧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绝缘性能、隔热性能以及轻质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灌封、飞机制件、船体外壳等领域,现有的环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发泡法和化学发泡法,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的环氧发泡材料,一般泡孔尺寸较大,泡孔分布也不均匀,通过预反应增加体系的粘度可以使泡孔直径减小,但是材料的表观密度会增大,且通常难以制备出泡孔均匀的微孔发泡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0-90份、纳米材料溶液:8-10份、填料:10-13份、助剂:3-6份、复合稀土:1-2份、固化剂:20-25份、增韧剂:15-20份、发泡剂:5-10份、促进剂:5-10份、泡沫稳定剂:5-8份、胶粘剂:4-6份;所述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0-13%,纳米二氧化钛:3.8-5.1%,纳米碳化硅:3.5-4.2%,纳米氧化锌:1.5-1.8%,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5.6%,有机氟防水剂:余量;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石英粉或无机空心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所述助剂为膨润土、硅藻土、云母粉或石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2-16%,Y:15-17%,Sc:5-8%,Gd:8-10%,Sm:9-15%,Pr:13-16%,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2,2-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共聚物或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5份、纳米材料溶液:8份、填料:10份、助剂:4份、复合稀土:1份、固化剂:20份、增韧剂:15份、发泡剂:8份、促进剂:5份、泡沫稳定剂:5份、胶粘剂:5份;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1%,纳米二氧化钛:4.2%,纳米碳化硅:3.7%,纳米氧化锌:1.5%,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有机氟防水剂:余量;填料为无机空心微球;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助剂为膨润土和云母粉两种的混合物;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3%,Y:15%,Sc:6%,Gd:8%,Sm:12%,Pr:14%,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前述的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90份、纳米材料溶液:10份、填料:11份、助剂:5份、复合稀土:1.5份、固化剂:22份、增韧剂:18份、发泡剂:10份、促进剂:9份、泡沫稳定剂:7份、胶粘剂:6份;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3%,纳米二氧化钛:4.8%,纳米碳化硅:4.2%,纳米氧化锌:1.7%,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6%,有机氟防水剂:余量;填料为无机空心微球;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助剂为膨润土和云母粉两种的混合物;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6%,Y:177%,Sc:7%,Gd:10%,Sm:13%,Pr:16%,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基材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环氧树脂、填料和助剂分别通过球磨机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填料过120-150目筛,助剂过90-100目筛;步骤二:将环氧树脂、发泡剂和发泡稳定剂加入到反应箱内,以600-700r/min高速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混合物A进行加热,时间为0.5-1h,加热分为分三段,温度分别为30-50℃,60-75℃、80-100℃,预热结束后将混合物A取出将温度降至20-30℃,备用;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加入促进剂、填料和助剂,以800-900r/min搅拌10-15min,温度升至55-63℃,然后加入固化剂,以相同速度继续搅拌5-10min,温度升至75-88℃,使粘度在10-13Pa﹒s;步骤四:在步骤三内加入复合稀土、增韧剂和胶粘剂以900-1000r/min搅拌1-2h,然后倒入模具中,放置烘箱中将温度升至200-210℃,取出后将温度以3-5℃降至室温,然后脱除模具,得到环氧树脂发泡材料;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环氧树脂发泡材料送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混炼造粒,进行密炼加工,双螺杆挤出机共分三段,即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其温度分别控制为:50-55℃,60-73℃,83-95℃;步骤六:将步骤五送入压延机内进行压延,温度控制在120-125℃,然后进行冷却得到基材;步骤七:通过喷砂或用角磨机将基材表面打磨粗化,涂上一层底胶,在底胶上再涂有一层交联粘结胶,将复合膜贴在涂有交联粘结胶基材表面上,在复合膜表面喷涂纳米材料溶液,烘干后经机械热轧压处理,烘干温度为80-9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加入填料能够降低成本,减小固化放热峰强度和收缩率,提高耐化学性,选用无机空心微球能够提高基材的强度和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添加助剂能够使泡沫和填料位置稳定,防止上浮分层;添加增韧剂能够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弹性,抑制泡孔的合并和坍塌;在基材表面贴有复合膜,提高了其防腐蚀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在复合膜表面喷涂纳米材料溶液,又能提高复合膜的耐磨损性;加入复合稀土,提高其耐腐蚀性,本专利技术原料制备工艺简单,设备简便,容易操作控制,且发泡倍率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强度、耐腐蚀性、及其较高的热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5份、纳米材料溶液:8份、填料:10份、助剂:4份、复合稀土:1份、固化剂:20份、增韧剂:15份、发泡剂:8份、促进剂:5份、泡沫稳定剂:5份、胶粘剂:5份;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1%,纳米二氧化钛:4.2%,纳米碳化硅:3.7%,纳米氧化锌:1.5%,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有机氟防水剂:余量;填料为无机空心微球;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助剂为膨润土和云母粉两种的混合物;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3%,Y:15%,Sc:6%,Gd:8%,Sm:12%,Pr:14%,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材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环氧树脂、填料和助剂分别通过球磨机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填料过130目筛,助剂过90目筛;步骤二:将环氧树脂、发泡剂和发泡稳定剂加入到反应箱内,以600r/min高速搅拌30min得到混合物A,然后将混合物A进行加热,时间为0.7h,加热分为分三段,温度分别为35℃,67℃、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0‑90份、纳米材料溶液:8‑10份、填料:10‑13份、助剂:3‑6份、复合稀土:1‑2份、固化剂:20‑25份、增韧剂:15‑20份、发泡剂:5‑10份、促进剂:5‑10份、泡沫稳定剂:5‑8份、胶粘剂:4‑6份;所述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0‑13%,纳米二氧化钛:3.8‑5.1%,纳米碳化硅:3.5‑4.2%,纳米氧化锌:1.5‑1.8%,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5.6%,有机氟防水剂:余量;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石英粉或无机空心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所述助剂为膨润土、硅藻土、云母粉或石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2‑16%,Y:15‑17%,Sc:5‑8%,Gd:8‑10%,Sm:9‑15%,Pr:13‑16%,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2,2‑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共聚物或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0-90份、纳米材料溶液:8-10份、填料:10-13份、助剂:3-6份、复合稀土:1-2份、固化剂:20-25份、增韧剂:15-20份、发泡剂:5-10份、促进剂:5-10份、泡沫稳定剂:5-8份、胶粘剂:4-6份;所述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0-13%,纳米二氧化钛:3.8-5.1%,纳米碳化硅:3.5-4.2%,纳米氧化锌:1.5-1.8%,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5.6%,有机氟防水剂:余量;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石英粉或无机空心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所述助剂为膨润土、硅藻土、云母粉或石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2-16%,Y:15-17%,Sc:5-8%,Gd:8-10%,Sm:9-15%,Pr:13-16%,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2,2-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共聚物或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85份、纳米材料溶液:8份、填料:10份、助剂:4份、复合稀土:1份、固化剂:20份、增韧剂:15份、发泡剂:8份、促进剂:5份、泡沫稳定剂:5份、胶粘剂:5份;所述纳米材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锑掺杂氧化锡纳米晶:11%,纳米二氧化钛:4.2%,纳米碳化硅:3.7%,纳米氧化锌:1.5%,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5.3%,有机氟防水剂:余量;所述填料为无机空心微球;所述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所述助剂为膨润土和云母粉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13%,Y:15%,Sc:6%,Gd:8%,Sm:12%,Pr:14%,其余为镧系元素,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发泡剂为2,2-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泡沫稳定剂聚为氧乙烯山梨糖醇酐月桂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90份、纳米材料溶液:10份、填料:11份、助剂:5份、复合稀土:1.5份、固化剂:22份、增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江南新型复合研磨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