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897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包括分线装置(1)、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绞合模具(3),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包括均压环本体(21)、可调节支撑(22);所述分线装置(1)、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所述绞合模具(3)与型线(4)共同形成一圆锥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型线过程中单线的排布及空间位置在所需地点,可以有效实现放线张力的监控及同步在线调节,有利于绞线结构的稳定性并缩短型线绞线的调形时间,提高生产速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型线绞线的应用目前已日益广泛与重要。从近年来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到高压柔性直流电缆的深入研发,均可以看到型线绞线应用。然而,与常规产品(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紧压圆形绞合导体等)相比,目前型线绞线的制备从其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方面均略处劣势,这直接影响到型线绞线的应用。理想情况下,型线在同心绞合时,同一绞层各单线间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张力大小基本不一致,从分线装置到绞合点的位置看,所有型线单线形成一种理想的圆锥结构进行绞合。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况下非常难以实现。这也意味着如何将非圆形的单线同心绞线为圆形导线是型线绞合的主要难点。这就要求同一绞层的型线单线在绞合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必须适时刻保持固定。进一步而言,由于绞合过程中单线在绞合方向前进的同时,自身也在旋转,因此要实现绞合过程中各单线的旋转角度、前进距离等应完全同步才能满足要求,否则单线会由于偏离所需位置而破坏绞线的圆整性及完整性,出现型线“翻身”。而影响这种同步性的主要因素为单线在绞合过程受到的张力大小和前进距离。某些张力较小的单线会低于其应该所处的空间位置,出现“下垂”的情况,破坏单线的整体空间排布;而单线前进距离的偏差会引起单线旋转角度不同步,某些线会“提前”或“落后”于其他单线,引起整体结构的不稳定。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型线同心绞合时很难形成良好的圆锥形分布,尤其是在型线的调试之初,从而需要较长的时间及调试长度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位置,根本性的影响生产效率及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保证结构稳定性,有效实现放线张力的监控及同步在线调节,缩短型线绞线的调形时间的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型线绞合过程中单线的排布及空间位置在所需地点,有效实现放线张力的监控及同步在线调节,有利于绞线结构的稳定性并缩短型线绞线的调形时间的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包括分线装置、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绞合模具,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包括均压环本体、可调节支撑;所述分线装置、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所述绞合模具与型线共同形成一圆锥体结构。较佳的,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位于所述分线装置与所述绞合模具之间;所述均压环本体与所述绞合模具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L1=(d-D2)/(D1-D2)×L,式中L1表示所述均匀环本体与所述绞合模具之间的距离,d表示所述均压环本体直径,D1表示所述型线分线节圆直径,D2表示所述绞合模具直径,L表示所述分线装置与所述绞合模具的距离。较佳的,所述均压环本体的圆周面紧贴所述型线内侧;所述均压环本体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数量为6~36。较佳的,所述可调节支撑一端固定于所述均压环本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分线装置,使所述均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能够跟随设备进行同步旋转;所述可调节支撑内部中空,所述可调节支撑内部设置有数据线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部监测设备连接;通过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数据线可将所述型线作用在所述均压环本体上的张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到外部监测设备上,生产人员可以快速捕捉张力偏差并及时做出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型线过程中单线的排布及空间位置在所需地点,可以有效实现放线张力的监控及同步在线调节,有利于绞线结构的稳定性并缩短型线绞线的调形时间,提高生产速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包括分线装置1、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绞合模具3,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包括均压环本体21、可调节支撑22。分线装置1、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绞合模具3与型线4共同形成一圆锥体结构。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位于分线装置1与绞合模具3之间。均压环本体21与绞合模具3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L1=(d-D2)/(D1-D2)×L,式中L1表示均匀环本体21与绞合模具3之间的距离,d表示均压环本体21直径,D1表示型线4分线节圆直径,D2表示绞合模具3直径,L表示分线装置1与绞合模具3的距离。均压环本体21的圆周面紧贴型线4内侧。均压环本体21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数量为6~36。可调节支撑22一端固定于均压环本体21,另一端固定于分线装置1。可调节支撑22内部中空,可调节支撑22内部设置有数据线6分别与压力传感器5、外部监测设备连接。工作原理,型线单线4从分线装置1中送出,在绞合模具3一端进行同心绞合,由于在分线装置1与绞合模3之间安装有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型线4由于均压环本体21的阻挡,个别张力较小的单线通过与均压环本体21的接触得到张力的改善,不再出现“下垂”,个别张力的明显偏差可通过压力传感器5快速的捕捉,生产人员可在外部监测设备上收到信号并及时做出调整,各单线间由于绞合所带来的旋转角度、延伸距离等的差异经由均压环本体21而得到缓解,保证了结构的相对稳定。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包括分线装置(1)、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绞合模具(3),其特征是: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包括均压环本体(21)、可调节支撑(22);所述分线装置(1)、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所述绞合模具(3)与型线(4)共同形成一圆锥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包括分线装置(1)、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绞合模具(3),其特征是: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包括均压环本体(21)、可调节支撑(22);所述分线装置(1)、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所述绞合模具(3)与型线(4)共同形成一圆锥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线同心绞合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型线同心绞合用均压环(2)位于所述分线装置(1)与所述绞合模具(3)之间;所述均压环本体(21)与所述绞合模具(3)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L1=(d-D2)/(D1-D2)×L,式中L1表示所述均匀环本体(21)与所述绞合模具(3)之间的距离,d表示所述均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守疆郭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