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2804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驾驶员每次驾驶的乘客有效评分及至少一项本次驾驶的驾驶参数;建立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模型包括作为因变量的乘客有效评分和作为自变量的驾驶参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线性分析得到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建立驾驶参数评分标准;根据得到的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以及建立的驾驶参数评分标准对驾驶员的每次驾驶进行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员评级方法,具体涉及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
技术介绍
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乘客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如今各种手机应用软件正实现着对传统服务业和原有消费行为的颠覆。当打车市场进入“零补贴时代”,对于打车软件来说,用户的黏性成为一大考验。作为补贴大战的主角,滴滴打车正在经受着这一挑战。然而,虽然取消了补贴,但用户对滴滴打车的使用热度依然不减。滴滴打车会如此受到青睐,取决于其对乘客出行习惯和出行方式的成功塑造。现有打车软件大多只有用户对司机进行评分,同时,大部分乘客在下车后都觉得评分较为麻烦,经常不进行评分,而系统默认为满分,因此,现有的驾驶员评级方法可靠性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打车软件大多只有用户对司机进行评分,同时,大部分乘客在下车后都觉得评分较为麻烦,经常不进行评分,而系统默认为满分,因此,现有的驾驶员评级方法可靠性并不高,目的在于提供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解决现有打车软件大多只有用户对司机进行评分,同时,大部分乘客在下车后都觉得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驾驶员每次驾驶的乘客有效评分及至少一项本次驾驶的驾驶参数;B、建立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模型包括作为因变量的乘客有效评分和作为自变量的驾驶参数;C、对步骤B中建立的模型进行线性分析得到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D、建立驾驶参数评分标准;E、根据步骤D中得到的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以及步骤C中建立的驾驶参数评分标准对驾驶员的每次驾驶进行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驾驶员每次驾驶的乘客有效评分及至少一项本次驾驶的驾驶参数;B、建立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模型包括作为因变量的乘客有效评分和作为自变量的驾驶参数;C、对步骤B中建立的模型进行线性分析得到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D、建立驾驶参数评分标准;E、根据步骤D中得到的每种驾驶参数对乘客评分的影响以及步骤C中建立的驾驶参数评分标准对驾驶员的每次驾驶进行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勤车客车驾驶员评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获取每次驾驶的乘客有效评分的方法是:A1、去掉没有主动对司机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志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