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71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基部且延伸至舌板,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一壁面、沿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壁面以及连接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的限位面,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插接空间,第一壁面与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第二壁面与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二距离,限位面与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降低对接连接器在插接空间中上下晃动和左右晃动的幅度,使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稳固,保证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稳定的电性接触,并且使对接连接器容易插拔。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with docking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d a tongue plate extending forward from the base,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re fixed on the base and extends to the tongue plate, metal shell with two second left and right sides along the wall along the first wall two on both sides of the face, the face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surface of the limit surface, when the butt connec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inserted space, having a first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wall and shield shell with second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wall surfaces and the shielding shell, with third distance between the limit surface and the shielding shell, third less tha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tances, reduce in space docking connector plug under the sway and sway the amplitude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he butt connector stably, and guarantee the electric connector The docking connector has stable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makes the docking connector easy to plug 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接口类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有安装于电路板的I/O电连接器组合的结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也逐渐提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一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塑胶主体,固定于所述塑胶主体的多个对接端子及套设于所述塑胶主体的一屏蔽壳体,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屏蔽壳体位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对接端子对应与多个导电端子电性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然而,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容易出现配合过松或配合过紧的问题。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过松时,即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过大,所述插头连接器在所述插接空间内容易产生大幅度晃动,使得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不稳固,容易引起接触不良。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过紧,即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容易发生干涉,所述插头连接器不容易被拔出,并且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所述屏蔽壳体的表面容易被磨损,当插拔多次后,所述屏蔽壳体的磨损会更加严重,甚至将所述屏蔽壳体表面的镀层磨掉,严重影响所述屏蔽壳体的外观和电器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稳固并且容易插拔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且延伸至所述舌板;一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基部且与所述舌板之间具有一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面、沿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面以及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壁面和每一所述第二壁面的一限位面,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进一步,每一所述限位面为一倒角面,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第一壁面以及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夹角相等。进一步,四个所述倒角面相对所述金属壳体的水平中心面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倒角面的中点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每一所述限位面包括一倒角面和自所述倒角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的一挡止部,所述倒角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相连,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倒角面的中心线上,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所述第三距离。进一步,所述挡止部为长条状,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倒角面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均具有一间距。进一步,每一所述限位面由一第一倒角面和一第二倒角面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倒角面远离所述第二倒角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面相连,所述第二倒角面远离所述第一倒角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面相连,且所述第一倒角面与所述第一壁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倒角面与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一倒角面和所述第二倒角面均与所述屏蔽外壳具有所述第三距离。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壁面分别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二壁面分别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倒角面和所述第二倒角面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壁面的高度。进一步,每一所述限位面包括一圆弧面和自所述圆弧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的至少一挡止部,所述圆弧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相连,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所述第三距离。进一步,每一所述圆弧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两个挡止部,两个所述挡止部分别位于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连接处,每一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均具有所述第三距离。进一步,所述挡止部为圆弧形,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的距离为零。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一外金属壳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围,所述外金属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孔,所述金属壳体两侧分别对应所述卡孔设有一弹片,每一所述弹片对应卡持于每一所述卡孔,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弹片的前侧。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分别排布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以形成一上排端子组和一下排端子组,所述上排端子组与一上绝缘块镶埋成型于一体,所述下排端子组与一下绝缘块镶埋成型于一体,一屏蔽片夹设于所述上绝缘块和所述下绝缘块之间,所述上排端子组、所述屏蔽片以及所述下排端子组共同与所述绝缘本体通过镶埋成型的方式固定于一体。进一步,所述舌板两侧分别凹设一扣持槽,所述屏蔽片两侧分别凹设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对应位于所述扣持槽且在竖直方向与所述凹陷部相互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面、沿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面以及位于每一所述第一壁面和每一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一限位面,即所述金属壳体的四个角度处均设有所述限位面,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故所述限位面的设置使得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的配合间隙较小,所述限位面能够在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同时限位所述对接连接器,避免了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插接空间过度位移,从而降低了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插接空间中上下晃动和左右晃动的幅度,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配合稳固,保证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稳定的电性接触,并且使所述对接连接器容易插拔,同时避免了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干涉配合而导致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屏蔽外壳被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局部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未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局部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基部11卡持块111舌板12扣持槽121上绝缘块13下绝缘块14端子2接触部21连接部22焊接部23金属壳体3第一壁面31卡持口311第二壁面32弹片321第一焊脚322限位面(倒角面)33插接空间34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三距离d3外金属壳4卡孔41第二焊脚42屏蔽片5凹陷部51上屏蔽片6下屏蔽片7对接连接器200屏蔽外壳201第二实施例限位面33倒角面331挡止部332第三实施例限位面33第一倒角面331第二倒角面332第四实施例限位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且延伸至所述舌板;一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基部且与所述舌板之间具有一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面、沿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面以及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壁面和每一所述第二壁面的一限位面,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2 US 62/425,162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以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且延伸至所述舌板;一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基部且与所述舌板之间具有一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沿上下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面、沿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面以及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壁面和每一所述第二壁面的一限位面,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面为一倒角面,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第一壁面以及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夹角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倒角面相对所述金属壳体的水平中心面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倒角面的中点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面包括一倒角面和自所述倒角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的一挡止部,所述倒角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相连,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倒角面的中心线上,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屏蔽外壳之间具有所述第三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为长条状,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倒角面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均具有一间距。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面由一第一倒角面和一第二倒角面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倒角面远离所述第二倒角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面相连,所述第二倒角面远离所述第一倒角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面相连,且所述第一倒角面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