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连接器与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32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公连接器、母连接器、动力端子与信号端子,公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与公连接板,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公动力区、公装配部与公固定部,公固定部与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母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与母连接板,第二主体包括母固定部、母信号区与母动力区,母固定部与第二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此结构实现单边接地,亦能实现连接器的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并保证结构简单,满足机器人结构紧凑化的要求。

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comprises a male connector, female connector, power terminals and signal terminals, the male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body and a male connecting plate, the first body including the public area of public power, public signal distribution Department and public fixed part, the first end of the public fixed part and the first body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connection, the female connector comprises a second main body and a female connecting plate, second main body comprises a fixed part, female female signal area and the base power area,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fixed end female subject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structure realizes single side grounding, and can realize the composite connection of the power and signal of the connector, and ensures the simple structure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compact structure of th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连接器与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且单边接地的公连接器与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在机器人上的连接器均采用双边接地的结构,从而导致连接器结构复杂。而机器人的结构正在往结构紧凑化的方向发展,双边接地的连接器的复杂将无法满足机器人结构紧凑化的要求且无法实现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且单边接地的公连接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且单边接地的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与公连接板,第一主体包括公装配部与公固定部,公装配部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的下部,公固定部与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公连接板与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公连接板与公信号区相对设置;公装配部包括公侧壁与公装配腔,公装配腔位于公侧壁内部。由上述方案可见,公连接器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以实现信号与动力的复合连接;公固定部用以固定接地件,公固定部位于公连接器的第一端以实现公连接器的单边接地。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主体包括公端部壁,公端部壁位于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由此可见,避免公连接器的结构出现干涉,保证接地件的连接可靠。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公端部壁包括公扣合部,公连接板包括公板扣合部,公扣合部与公板扣合部相互固定连接。由此可见,便于固定装配公连接板,避免公连接板与接地件出现干涉。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公连接器、母连接器、动力端子与信号端子,公连接器包括包括公装配部、第一主体、公连接板与公固定部,公装配部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的下部,公固定部与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公连接板与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公连接板与公信号区相对设置;公装配部包括公侧壁与公装配腔,公装配腔位于公侧壁内部;母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与母连接板,第二主体包括母固定部,母固定部与第二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母连接板与第二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第二主体包括母信号区与母动力区,母信号区与母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母连接板与母信号区相对设置;第二主体包括母装配部,母装配部位于第二主体的上部,母信号区位于母装配部内;动力端子固定连接于公动力区与母动力区内,信号端子固定连接于公信号区与母信号区内。由此可见,连接器通过公固定部与母固定部而实现单边接地;公连接器的公信号区、公动力区与母连接器的母信号区、母动力区可实现连接器的动力与信号复合连接。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主体包括母端部壁,母端部壁位于第二主体的第二端。由此可见,避免母连接器的结构出现干涉,保证接地件的连接可靠。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母端部壁包括母扣合部,母连接板包括母板扣合部,母扣合部与母板扣合部相互固定连接。由此可见,便于固定装配母连接板,避免母连接板与接地件出现干涉。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动力端子包括动力端子主体与动力端子连接件,动力端子连接件固定于动力端子主体的两端之间。由此可见,动力端子连接件便于把动力端子固定装配在公动力区与母动力区。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公连接板包括公连接件,母连接板包括母连接件,信号端子与公连接件固定连接,信号端子与母连接件固定连接。由此可见,公连接件与母连接件均便于固定连接信号端子。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主体包括公端部壁,公端部壁位于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由此可见,便于固定装配公连接板。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公端部壁包括公扣合部,公连接板包括公板扣合部,公扣合部与公板扣合部相互固定连接。由此可见,便于固定装配公连接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公连接器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主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公连接板(母连接板)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主体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连接器实施例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连接器实施例装配至保护壳内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连接器100包括公连接器1、母连接器2、动力端子3与信号端子4,公连接器1与母连接器2通过动力端子3与信号端子4而相互固定连接。连接器100还具有公接地件35与母接地件37,公接地件35的数量为一个,母接地件37的数量为一个,公接地件35固定装配于公连接器1的第一端,母接地件37固定装配于母连接器2的第一端。参见图2至图5,公连接器1包括第一主体5与公连接板6,第一主体5包括公装配部7、公固定部8、公信号区9与公动力区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5为一体成形制成,公固定部8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5的第一端,公装配部7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第一主体5的下部,公信号区9与公动力区10通过一体成形而相互固定连接。公信号区9包括多个公信号孔,公动力区10包括多个公动力孔。公装配部7包括公侧壁11与公装配腔12,公装配腔12自公侧壁11的底部延伸至公信号区9与公动力区10的下端面,公信号区9的下端面与公动力区10的下端面平齐。公侧壁11突出于公固定部8的外部,公固定部8与公装配腔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公固定部8的轮廓为ㄇ状,公固定部8的两块竖壁分别形成有固定板,固定板自竖壁往公固定部8的内部延伸,两块固定板相对设置,两块固定板之间形成开口。第一主体5包括公端部壁13、侧壁15与侧壁16,公端部壁13固定于第一主体5的第二端,侧壁15与侧壁16位于第一主体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一主体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为相对设置。公端部壁13包括公扣合部14,侧壁15包括公扣合部18,侧壁16包括公扣合部17。在本实施例中,公扣合部14的数量为两个,公扣合部18与公扣合部17的数量均为一个,侧壁16与侧壁15相互平行设置,侧壁16与侧壁15均垂直于公端部壁13。公连接板6包括公板扣合部19与扣合部20,公板扣合部19与公扣合部14相互固定扣合,扣合部20与公扣合部18、公扣合部17相互扣合。公板扣合部19的数量对应于公扣合部14的数量,扣合部20对应于公扣合部18与公扣合部17的数量总和,因此,板扣合部19的数量为两个,扣合部20的数量为两个。公连接板6包括多个公连接件21,公连接件2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弧形弹性件组成,公连接板6与第一主体的第二端扣合于公信号区9的上方,公连接板6与公信号区9为相对设置,公连接件21的数量与公信号孔的数量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公连接板6与公信号区9相互抵接。参见图6与图7,母连接器2包括第二主体22与母连接板26,母连接板26与第二主体22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母连接板26的结构与公连接板6的结构一致且相互对应,母板扣合部与公板扣合部19一致,扣合部与扣合部20对应,母连接件与公连接件21一致。第二主体22包括母装配部23、母固定部24、母信号区25与母动力区2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2为一体成形制成,母固定部24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连接于第二主体22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公连接器与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与公连接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装配部与公固定部,所述公装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下部,所述公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所述公信号区与所述公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公信号区相对设置;所述公装配部包括公侧壁与公装配腔,所述公装配腔位于所述公侧壁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与公连接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装配部与公固定部,所述公装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下部,所述公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所述公信号区与所述公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公信号区相对设置;所述公装配部包括公侧壁与公装配腔,所述公装配腔位于所述公侧壁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端部壁,所述公端部壁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部壁包括公扣合部,所述公连接板包括公板扣合部,所述公扣合部与所述公板扣合部相互固定连接。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连接器、母连接器、动力端子与信号端子,所述公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与公连接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装配部与公固定部,所述公装配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下部,所述公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公信号区与公动力区,所述公信号区与所述公动力区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公连接板与所述公信号区相对设置;所述公装配部包括公侧壁与公装配腔,所述公装配腔位于所述公侧壁内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与母连接板,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母固定部,所述母固定部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民
申请(专利权)人: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