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染料组成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69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应性染料组成物,其包括:(a)如右式(Ⅰ)所示的偶氮染料,其中R、R↓[1]、R↓[2]、R↓[3]与Y定义如说明书中所示;以及(b)如右式(Ⅱ)所示的偶氮染料,其中R、R↓[1]、R↓[2]与Y定义如说明书中所示。此类染料组成物具有好的溶解性、染液安定性及染深性,可适用于棉、人造棉、麻及人造麻等纤维素纤维,以及羊毛、丝与耐龙等聚酰胺纤维的染色及印花,可以得到各种染色特性良好的染物,尤其在洗净性、染深性、均染性、耐湿性、消色坚牢度及日光坚牢度更有优异的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染料组成物及其应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黄色反应性染料组成物及其应用在特殊纺织整理加工工程所开发的染料。
技术介绍
反应性染料如果要应用于纤维素纤维物质或含纤维素纤维物质的染色及印花,在各种性质上都须有极佳的表现,如均染性(leveling)、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溶解度(solubility)及坚牢度(fastness)等。然而现有的反应性染料中,缺乏同时具有染深性良好且消色(ghosting)牢度优良的金黄色(Golden-Yellow)染料,致使在浅色染色及三原色配色时,无法克服染深性不佳及牢度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由不断地努力与尝试,发现由耐消色牢度优良的黄色染料与橘色染料搭配可组成一耐消色牢度及染深特性均佳的金黄色染料组成物,除了依然具有原有的各种坚牢度性质外,同时达成与其他颜色染料配色时具有宽广的色域外,兼具坚牢度性质佳与节省成本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消色牢度及染深特性均佳的染料组成物,能达成浅色染色时,兼具坚牢度性质佳与节省成本的效益,同时可与其他颜色染料形成组成,改善应用配色时,染深及色变明显与颜色色域狭窄问题,提供市场上绝佳的耐消色牢度(ghosting)及染深性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其主要包括;(a)如下式(I)的偶氮染料, 其中R为氢原子、磺酸基、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与R2是互相独立的氢原子或未取代的或被羟基、磺酸基、羧基或氰基取代的C1-4烷基;R3为胺基或磺酸基;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以及(b)如下式(II)的偶氮染料, 其中R为氢原子、磺酸基、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与R2是互相独立的氢原子或未取代的或被羟基、磺酸基、羧基或氰基取代的C1-4烷基;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本专利技术的式(I)偶氮染料较佳的为下式(Ia)化合物 其中R3为胺基或磺胺基;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更佳的为如下式(Ib)化合物 其中Y,为-CH=CH2或-CH2CH2OSO3H。尤其佳的是如下式(I-1) 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式(II)偶氮染料,较佳的为下式(IIa)化合物 其中,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更佳为如下式(IIb)化合物 其中,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更佳的为如下式(II-1) 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可适用于棉、人造棉、麻及人造麻等纤维素纤维,以及羊毛、丝与耐龙等聚酰胺纤维的染色,可以得到各种染色特性良好的杂物,尤其在染深性以及消色坚牢度上更有优异的表现。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可与其他颜色染料形成配色组成应用,以改善应用配色时,褪色及色变明显与光变性不良问题,提供绝佳的耐消色牢度组合。其中在浅色配色方面,由于留用的金黄色组成份经ghosting test后的色变性较红、蓝组成份不佳,因此经消色牢度试验后,其色相相对较明显产生色变及褪色的情形。而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可有效改善金黄色光耐消色牢度褪色的问题,特别是在极浅混色条色时,搭配耐光牢度及耐消色牢度均佳的红色染料及/或蓝色染料,经消色牢度试验后,不但色相色变小,且产生的变褪色亦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参考波兰专利第162,424号中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式(I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参考日本专利第57,141,455号中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的组成份(a)含量可以为1至99重量百分比(wt%);组成份(b)的含量为99至1重量百分比(wt%)。较佳的,其中该式(I)染料含量为99至50重量百分比(wt%),该式(II)染料含量为1至50重量百分比(wt%)。更佳的,其中该式(I)染料含量为90至60重量百分比(wt%),该式(II)染料含量为10至40重量百分比(wt%)。本专利技术的染料组成物能由各种方法配制,例如分开配制不同的个别染料,然后将其混合,混合的方法是在适合的混合器中进行,例如在颠动筒;或在适当的碾磨器,例如球和砂碾磨器中进行,但是同样搅动使它们成为染料液体而使个别染料混合;或者是在每个染料的制备方法中控制反应条件,使在制备的同时产生理想组成物;也可以在染色或印花的过程中,个别的染料可以彼此混合。如有必要,本专利技术染料中也可以含有无机盐类,例如硫酸钠、氯化钠等;分散剂,例如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酰胺基萘酚系化合物等防尘剂(non-dusting agent),例如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等;pH值缓冲剂,例如乙酸钠、磷酸钠等;水软化剂,例如聚磷酸酯等;或传统助染剂等。本专利技术染料组成物的型态并举特殊限制,也就是可以为粉末、细粉、颗粒或液态。本专利技术为了方便说明,在说明书中化合物皆以自由酸形式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染料于大量制造或使用时以盐类的生态存在,特别是碱金属盐例如钠盐、锂盐、钾盐或铵盐,以钠盐较佳。本专利技术染料组成物,适用于对纤维材料,尤指纤维素纤维材料,以及含纤维素纤维材质的染色。纤维素纤维材料并无特殊限制,包含;天然或再生的纤维素纤维,例如纯棉纤维、亚麻、大麻、苎麻、黏液嫘萦,或是含纤维素系纤维的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染色可照一般公知、惯用的方法进行染色,浸染法(Exhaustiondyeing)是采用熟知的无机中性盐(如无水硫酸钠及氯化钠)及熟知的碱固著剂(如碳酸钠、氢氧化钠)单独或混合使用。无机中性盐和碱的用量并不是很重要,无机中性盐和碱可以依传统方法一次或分次加入染浴中。此外,也可以依传统方法加入助染剂(dyeing assistants)(如均染剂(levelingagents)、缓染剂(retarding agents)等),染色温度通常介于40℃-90℃,较佳的染色温度是50℃-70℃。冷压染法(Cold batch-up dyeing method)是使欲染色的物质,利用熟知的无机中性盐(如无水硫酸钠及氯化钠)及熟知的酸结合剂(如硅酸钠、氢氧化钠)轧染,然后在室温下,使所得的物质成卷置形式,进行染色。连续染色方法是单浴压染进行染色,是用熟知的碱固著剂(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和轧染液混合,依常法使欲染色的物质进行轧染,然后使所得物质干燥或汽蒸固色;两浴轧染法是以染料使欲染色的物质进行轧染,然后以熟知的无机中性盐(如无水硫酸钠及氯化钠)及熟知的碱固著剂(如氢氧化钠或硅酸钠)处理,最好依常法将处理过的物质干燥或汽蒸固色。织物印花法(textile printing methods),例如有单相印花法,是以含有熟知碱固著剂(如碳酸氢钠)的印花糊,印在欲印花的物质上,并用干燥或汽蒸固色;两相印花法包含以印花糊欲印花的物质,将所得物质浸入在高温(90℃或以上)只含无机中性盐(如氯化钠)及熟知的碱固著剂(如氢氧化钠或硅酸钠)的溶液中固色。依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并不局限前列的染色或印花法。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物具有良好固色能力及极佳染深性。亦具有出色的色深性、均染性及洗净性,以及具有高可溶性、高耗尽比及高固著比。因此其可在低染色温度用于浸染方法且在轧蒸法中只须短蒸汽处理时间。固色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料组成物,其包括:(a)含量为1至99重量百分比(wt%)的如下式(Ⅰ)偶氮染料,***(Ⅰ)其中R为氢原子、磺酸基、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与R↓[2]是互相独 立的氢原子或未取代的或被羟基、磺酸基、羧基或氰基取代的C↓[1-4]烷基;R↓[3]为胺基或磺酸基;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以及(b)含量 为99至1重量百分比(wt%)的如下式(Ⅱ)偶氮染料,***(Ⅱ)其中R为氢原子、磺酸基、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与R↓[2]是互相独立的氢原子或未取代的或被羟基、磺酸基、羧基 或氰基取代的C↓[1~4]烷基;Y为-CH=CH↓[2]、-CH↓[2]CH↓[2]Cl或-CH↓[2]CH↓[2]OSO↓[3]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宝昆宋德钦卢良铭
申请(专利权)人:明德国际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