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41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包括中空的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管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所述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通过硫化工艺固定结合为一体,所述耐磨陶瓷层(3)镶嵌在所述耐磨橡胶层(2)上,所述的耐磨陶瓷层(3)由多个陶瓷片排布而成,陶瓷片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个陶瓷片的最小尺寸:其特征在于: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钢管套接端,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钢管插接端,钢管套接端与钢管插接端配合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复合钢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属于钢管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输送耐磨管道主要有钢衬橡胶管道、钢衬贴瓷管道、橡胶陶瓷软管等三类产品,上述三类产品的缺点有:钢衬橡胶管,不耐磨,经常出现胶皮脱落现场,脱落的胶皮会严重堵塞管道。钢衬贴瓷管道,比较耐磨,但在输送粒度大、冲击力高的物料时能将陶瓷块击碎形成大面积脱落。而且钢和陶瓷的热缩比不一致,在冷热变化大时易出现脱落。特别在高寒易发冰冻时,会导致陶瓷大面积脱落,造成全线路管道报废。橡胶陶瓷软管,伸缩性大、刚性差、不耐高压,易老化破裂,不适于室外远距离输送。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钢衬橡胶陶瓷管道(专利号CN201620372207.6)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钢管存在连接定位不便的缺陷,影响了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复合钢管,方便安装定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包括中空的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管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所述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通过硫化工艺固定结合为一体,所述耐磨陶瓷层(3)镶嵌在所述耐磨橡胶层(2)上,所述的耐磨陶瓷层(3)由多个陶瓷片排布而成,陶瓷片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个陶瓷片的最小尺寸:其特征在于: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钢管套接端,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钢管插接端,钢管套接端与钢管插接端配合设置。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钢管套接端包括外层套接筒(41)和内层套接筒(42),钢管插接端包括外层插接筒(51)和内层插接筒(52),外层插接筒(51)插接于外层套接筒(41)和内层套接筒(42)之间,内层插接筒(52)插接于内层套接筒(42)内。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内层套接筒(42)的外壁设置有一个环形密封槽(43),环形密封槽(43)内设置有密封胶圈(44)。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外层套接筒(4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密封槽(43),环形密封槽(43)内设置有密封胶圈(44)。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内层套接筒(4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43),环形密封槽(43)内设置有密封胶圈(44)。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外层套接筒(41)上设置由套接端法兰(46),外层插接筒(51)外侧尾端设置有插接端法兰(53),套接端法兰(46)与插接端法兰(53)配合设置。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所述陶瓷片为方形或圆形,陶瓷片按行列整齐排布或交错排布。优化的,上述陶瓷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与耐磨橡胶层(2)之间有胶粘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钢管套接端与钢管插接端,通过外层插接筒(51)插接于外层套接筒(41)和内层套接筒(42)之间,内层插接筒(52)插接于内层套接筒(42)内,这样在两个钢管对接时,可以通过插接定位,增加了钢管连接的定位准确性和定位便利性。通过内层套接筒(42)、外层套接筒(41)、内层套接筒(42)上设置的环形密封槽(43)和密封胶圈(44),提供了连接处的三层密封,增加了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包括外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内部通管(2)套接于外部保护套管(1)内,外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外部保护套管(1)的内壁和内部通管(2)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硅胶层(3);所述外部保护套管(1)的内壁和内部通管(2)之间设置有条形支撑板(4),条形支撑板(4)沿外部保护套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条形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与外部保护套管(1)的内壁、内部通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支撑板(4)设置于外部保护套管(1)的椭圆形短轴上。所述条形支撑板(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支撑板(41),辅助支撑板(41)的一侧与条形支撑板(4)侧部固定连接,辅助支撑板)(41)的另一侧与内部通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41)与辅助支撑板(41呈锐角夹角。所述外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为高分子聚乙烯管。所述外部保护套管(1)、内部通管(2)、条形支撑板(4)和辅助支撑板(41)一体挤出成型。所述条形支撑板(4)与内部通管(2)外壁之间、辅助支撑板(41)与内部通管(2)外壁之间设置有弧形增厚层(5)。在将水管深埋至土层内后,水管的主要受压部位为水管上部外表面,在水管上部外表面的受到的压力会大于水管侧部外表面的压力,所以水管在深埋至地下后受压破裂一般裂纹处均会出现在水管上部外表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外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当横截面面积相同时,等长的两根水管,一个横截面为椭圆,另一个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的水管的上部外表面的面积会大于横截面设置为圆形的水管的上部外表面的面积。这样在相同的压力下,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的水管的上部外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压强较小,不容易破裂,所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聚乙烯供水管设置为由外部保护套管(1)和内部通管(2)两层套接的形式,由外部保护套管(1)承受来自于外部的压力,防止因水管深埋、上部重力过大将用于输送水的内部通管(2)压破。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外部保护套管(1)受压成绳裂纹,而内部通管(2)在外部保护套管(1)和硅胶填充层(3)的保护下仍然不受外部压力影响,不被压破。在外部保护套管(1)受到压力而变形时,外部保护套管(1)受压上表面内凹,条形支撑板(4)向下压内部通管(2),内部通管(2)受压后向下运动压缩硅胶层(3),通过硅胶层(3)得弹性变形吸收外部保护套管(1)上表面的压力,并为外部保护套管(1)受压受压处提供支撑,防止外部保护套管(1)受压破裂。辅助支撑板(41)分散条形支撑板(4)压向内部通管(2)的压力,防止内部通管(2)因受压后发生应力集中而破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陶瓷复合钢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包括中空的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管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所述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通过硫化工艺固定结合为一体,所述耐磨陶瓷层(3)镶嵌在所述耐磨橡胶层(2)上,所述的耐磨陶瓷层(3)由多个陶瓷片排布而成,陶瓷片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个陶瓷片的最小尺寸:其特征在于: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钢管套接端,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钢管插接端,钢管套接端与钢管插接端配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复合钢管,包括中空的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管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所述钢管(1)、耐磨橡胶层(2)和耐磨陶瓷层(3)通过硫化工艺固定结合为一体,所述耐磨陶瓷层(3)镶嵌在所述耐磨橡胶层(2)上,所述的耐磨陶瓷层(3)由多个陶瓷片排布而成,陶瓷片之间的间隙小于每个陶瓷片的最小尺寸:其特征在于: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钢管套接端,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钢管插接端,钢管套接端与钢管插接端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套接端包括外层套接筒(41)和内层套接筒(42),钢管插接端包括外层插接筒(51)和内层插接筒(52),外层插接筒(51)插接于外层套接筒(41)和内层套接筒(42)之间,内层插接筒(52)插接于内层套接筒(4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套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都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