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建礼专利>正文

风扇轮加强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38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7:10
本申请提供了带加强箍型风扇轮,包括风叶、转毂,风叶与转毂固定连接,带加强箍型风扇轮还包括加强箍、转轴,转轴与转毂固定连接,转轴与所述转毂同轴,风叶的外沿均与加强箍固定连接。有益效果:1、减少工作过程中叶片的危险振动,达到降噪、安全的目的。2、提高叶片的整体强度。3、降低转毂的生产强度要求。4、提高精密度,实现动态无间隙工作。5、降低风扇轮的整体重量。6、高速运转降低杂物的损坏程度。7、降低制造成本。8、减少风扇运行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轮加强箍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式的高级风扇轮。
技术介绍
风扇轮用于大功率鼓风机、循环风机、高压透平压缩机等产品中。现有的风扇轮存在以下不足:一、叶片需要制作的较厚,才能避免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振动;需要采用较厚的风叶片才能充分提高自身强度,保证安全性能。二、叶片的强度得不到保证,需要通过增加叶片的厚度来提高叶片的整体强度,从而造成了风扇轮的惯性大,启动负载大,容易造成电网的不稳定和启动失稳。三、连接较厚的风叶需要强度较高的转毂,对转毂的强度要求较高,增加了转毂的制造难度,增加了转毂的重量。四、由于风叶与机壳之间存在间隙,导致造风损耗,即部分风流从风叶与机壳之间存在的间隙“溜走”。五、需要抵消上述风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轮加强箍,专利技术目的:1、减少工作过程中叶片的危险振动,达到降噪、安全的目的。2、提高叶片的整体强度。3、降低转毂的生产强度要求。4、提高精密度,实现动态无间隙工作。5、降低风扇轮的整体重量。6、提高风扇高速运转时抗冲击强度,和降低被杂物的损坏程度。7、降低制造成本。8、减少风扇运行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风扇轮加强箍,包括风叶、转毂,所述风叶与所述转毂固定连接,所述风扇轮的加强箍为环状且与风叶外边沿连接。所述风扇轮加强箍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转毂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毂同轴,所述加强箍与所述转毂同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所述风叶1的外沿均与所述加强箍3固定连接,限制了风叶1的振动,减少工作过程中叶片的危险振动,达到降噪、安全的目的。2、所述风叶1的外沿均与所述加强箍3固定连接,提高叶片的整体强度,风叶1不需要制作的较厚即可达到使用要求。3、所述风叶1的外沿均与所述加强箍3固定连接,不需要强度较高的转毂,降低转毂的生产强度要求。4、加强箍3的存在可减少风扇叶片与风机腔壳的间隙,提高精密度,实现动态无间隙工作,避免了间隙处的倒风。5、由于风扇叶片与风机腔壳的动态无间隙运行,提高了风压,从而提高了风机的效率。6、提高风扇高速运转时抗冲击强度,和降低被杂物的损坏程度。7、降低制造成本。8、减少风扇运行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扇轮加强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中:风叶1、转毂2、加强箍3、转轴4、机壳5、间隙6;加强箍3与机壳5存在间隙6。风扇轮加强箍,包括风叶1、转毂2,所述风叶1与所述转毂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箍型镶嵌在风叶1外边沿,使所以风叶1形成整体,所述转轴4与所述转毂2同轴,所述风叶1的外沿均与所述加强箍3固定连接,所述风叶1的外沿均与所述加强箍3连接。所述加强箍3为冷弯而成的环形件,所述加强箍3首尾相接连接成环形。由于整体强度的增加,工作精度、密度的提高,实现动态无间隙工作,避免了间隙处的倒风。该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是否需要保密请专利局认定,敬请关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扇轮加强箍

【技术保护点】
风扇轮加强箍,包括风叶(1)、转毂(2),所述风叶(1)与所述转毂(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轮的加强箍(3)为环状且与风叶(1)外边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扇轮加强箍,包括风叶(1)、转毂(2),所述风叶(1)与所述转毂(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轮的加强箍(3)为环状且与风叶(1)外边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礼
申请(专利权)人:曹建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