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型铁路闸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17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型铁路闸瓦,涉及闸瓦技术领域,包括闸瓦本体,闸瓦本体包括用于对车辆踏面施加压力的摩擦面、左侧面和上表面,摩擦面分别与左侧面和上表面相邻,还包括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从上表面通往下表面,第三散热孔从左侧面中心通往右侧面中心;第一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孔径相同且从摩擦面通往第三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与第三散热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降低铁路闸瓦工作时产生的高温。

Heat dissipation type railway brake sho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oling type railway brake sho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oe, including a shoe body, including the pressure on the brake shoe body for vehicle tread friction surface, the left side and on the surface, the friction surfac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and upper surface of the adjacent, also includes a first heat dissipating holes, second holes and third heat radiating second holes, heat dissipation holes from the upper surface to the lower surface, third cooling holes at left side center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center;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heat radiating hole diameter and the same from the friction surface to the third radiating holes; second radiating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ird radiating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tempera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ilway the work of the brake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型铁路闸瓦
本技术涉及闸瓦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型铁路闸瓦。
技术介绍
火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制动,直接摩擦车轮使火车停车的制动零件就是闸瓦;闸瓦一般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现在的闸瓦大多选用耐高温的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选用合成闸瓦,但该解决手段只能应对高温,但不能降低闸瓦产生的高温。在公布号CN102112356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成型闸瓦,由摩擦材料形成并且具有或不具有金属背衬。沿着闸瓦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用纤维增强的成型摩擦材料层,该专利技术能加强侧面,减少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但不能有效地对闸瓦降温散热。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型铁路闸瓦

【技术保护点】
散热型铁路闸瓦,包括闸瓦本体(1),闸瓦本体(1)包括用于对车辆踏面施加压力的摩擦面(11)、左侧面(12)和上表面(13),摩擦面(11)分别与左侧面(12)和上表面(13)相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孔(2)、第二散热孔(3)和第三散热孔(4),所述第二散热孔(3)从上表面(13)通往下表面,所述第三散热孔(4)从左侧面(12)中心通往右侧面中心;所述第一散热孔(2)和第三散热孔(3)孔径相同且从摩擦面(11)通往第三散热孔(4);所述第二散热孔(3)与第三散热孔(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型铁路闸瓦,包括闸瓦本体(1),闸瓦本体(1)包括用于对车辆踏面施加压力的摩擦面(11)、左侧面(12)和上表面(13),摩擦面(11)分别与左侧面(12)和上表面(13)相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孔(2)、第二散热孔(3)和第三散热孔(4),所述第二散热孔(3)从上表面(13)通往下表面,所述第三散热孔(4)从左侧面(12)中心通往右侧面中心;所述第一散热孔(2)和第三散热孔(3)孔径相同且从摩擦面(11)通往第三散热孔(4);所述第二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贯鲁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