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材成型送片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61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片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第三继电器(KA3)、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第一压合继电器(YV1)和第二压合继电器(YV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送片夹送片稳定,延时压合时间,提高片材压合质量了。

Control circuit for sheet forming and feeding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plastic sheet, sheet feeding control circuit for sheet forming, including the first relay (KA1), second (KA2), the third relay relay (KA3), the first time relay (KT1), second time delay relay (KT2), a first pressing relay (YV1) and second pressure closing relay (YV2).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feeding plate, the clamping time, the time of delaying the pressing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ressing of the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材成型送片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塑料片材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塑料片材加工时,要使片材成为合适的产品,必须使用到成型机,在加工过程,有时要对塑料片材进行加热操作以利于其成型,在加工产品的过程中,加工的片材都是通过送片夹送片到加工位置,送片夹的送片精准度及送片的时机将会影响片材成型的质量。现有技术中,送片装置中对送片夹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送片信号给到KA0继电器的线圈后,KA0开关闭合,YV继电器的线圈上电,从而直接控制成型机进行压合动作,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当送片未到位时,压合动作会直接压合,导致成型质量差,甚至使当前的片材报废,成为废品,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能够送片稳定,提高片材压合质量。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二延时继电器、第一压合继电器和第二压合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送片信号开关串联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二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二延时继电器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一压合继电器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二压合继电器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控制电路中设置延时继电器,从而使得送片信号发出后,送片到加工位置时,气夹会停留一个时间,使送片平稳后,压合动作才会进行,这样就使片材在加工位置平稳,压合质量提高,避免了由于送片不稳带来的片材报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中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控制电路中设置延时继电器,从而使得送片信号发出后,送片到加工位置时,气夹会停留一个时间,使送片平稳后,压合动作才会进行,这样就使片材在加工位置平稳,压合质量提高,避免了由于送片不稳带来的片材报废。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第三继电器KA3、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第一压合继电器YV1和第二压合继电器YV2,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与送片信号开关KA0串联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与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与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KA3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KA1的常开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一压合继电器YV1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KA2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二压合继电器YV2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当送片开关KA0闭合,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上电,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一延时继电器KT1和第二延时继电器KT2进行延时,第二继电器KA2和第三继电器KA3开关闭合,第一压合继电器YV1的线圈和第二压合继电器YV2的线圈上电,即经过一段时间,送片夹松开,同时控制成型机进行压合动作。两个压合继电器进行控制,可以防止误操作的压合动作,使压合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提高片材的压合质量。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在控制电路中,增加延时器,气夹送片后停留一个时间间隔,使得压合动作的控制信号比送片信号滞后一个时间间隔,这样解决了送片时气夹过早打开,引起送片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直接报废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片材成型送片的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二延时继电器、第一压合继电器和第二压合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送片信号开关串联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二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二延时继电器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一压合继电器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第二压合继电器的线圈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连接在电源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材成型的送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二延时继电器、第一压合继电器和第二压合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送片信号开关串联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连接在第一延时继电器的电池与电源正极之间,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延时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祺珍吴金洲程开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永宁现代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