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34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和上盖,所述釜身和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釜身固定连接的第一圈体和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由同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圈体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圈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密封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同种材料的密封圈之间的密封,同时利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的空腔,使得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接触的更加充分,提升了密封效果。

High sealing reaction kettle for producing polyurethane composi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sealing reaction kettle for combined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s, including matching kettle body and the upper cover, the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upper cover, the sealing ring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ing body and the upper cover second ring th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first ring and second ring body is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the first 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the second 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the first connecting a sealed hollow cavity with the Department of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eal between the sealing ring of the same material, and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the first ring and second ring body contact more fully, enhance the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
技术介绍
聚氨酯生产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如果反应容器密封程度不足,会造成原材料挥发,影响产品性能。现有的反应容器仅设置单个密封圈密封,其中密封圈与金属材质的容器之间的密封效果在多次使用后会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旨在解决现有反应容器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和上盖,所述釜身和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釜身固定连接的第一圈体和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由同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圈体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圈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密封的空腔;所述釜身和上盖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件,所述釜身与所述上盖相连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件卡紧使得所述空腔被压缩。优选的,所述釜身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压杆,所述压杆在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相连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同种材料的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提升了密封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剖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10和上盖20,所述釜身10和上盖20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釜身10固定连接的第一圈体11和与所述上盖20固定连接的第二圈体21,所述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由同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圈体11上设有第一容纳槽12,所述第二圈体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2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内设有一密封的空腔23;所述釜身10和上盖20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件,所述釜身10与所述上盖20相连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件卡紧使得所述空腔23被压缩。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圈体11和釜身10、第二圈体21和上盖20之间在生成过程中直接固定连接,可以有效保证其连接的密封性。由于同种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对较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相同材料制成的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之间的结合实现密封连接,有效的提升了密封效果。同时,在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互相对合后,卡扣和卡件互相卡紧,使得所述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互相压缩,使得所述空腔23被压缩,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2发生形变,使所述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充分接触。优选的,所述釜身10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槽12内的压杆13,所述压杆13在所述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相连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压杆13,利用压杆13压迫所述空腔23发生形变,以填补接触效果不足的位置,可以使所述第一圈体11和第二圈体21接触的更充分,提升了密封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和上盖,所述釜身和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釜身固定连接的第一圈体和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由同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圈体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圈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一密封的空腔;所述釜身和上盖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件,所述釜身与所述上盖相连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件卡紧使得所述空腔被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高密封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匹配的釜身和上盖,所述釜身和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釜身固定连接的第一圈体和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由同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圈体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圈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清李斌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腾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