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红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26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红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取当年生的颜色鲜艳、无病虫害,同时种子光滑饱满的植株,并收割成熟的穗条;(2)筛分:将步骤(1)中的穗条摊晾在地上,脱粒,并筛除秸秆,将筛分后得到的红稗种子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留待次年的播种;(3)整地:将液态肥料浇灌在垄上,垄上的土壤湿润即可;(4)种子的培育:将红稗种子均匀的撒在地垄上,每添加基肥和适时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5)移栽:播种30天以后进行移栽,种植之后无需浇水,在红稗苗完全成活以后,浇灌清水农家肥一次。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红稗的种植生长周期,便于农业上推广。

A method of planting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young red mill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reduced production cycle of young red mille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red millet planting method, characterized mainl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ion: select the year of bright color, no pests, and seeds of smooth full plant, and harvest the mature spike; (2) screening: step (1) in spike airing on the ground, threshing, screening and straw, will be obtained after screening red after seed placed in a cool and dry place, for next year's planting; (3) preparation: the liquid fertilizer irrigation on the ridge, the soil moist can be on the ridge; (4) seed cultivation: the red weed seeds spread evenly over the ridge, each adding fertilizer and timely watering, keep the soil humidity; (5): 30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seeding transplanting, after planting without watering, in Hongbai seedlings entirely to live After watering the farmyard manure once. Plant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rowth cycle of red millet planting for agricultural ext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红稗,别称红稗、山高粱、野红米草、野高粱、水高粱、野鸡稗、红米和土稗子。早年民间将其作为食物食用,但其营养价值却鲜为人知。红稗是属于粮食种类之外的植物,过去很少被利用,同时混杂在禾本科作物中,作为杂草去除的对象,很少加以利用。然而红稗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7种氨基酸,但是普通野生的红稗生长周期慢,在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加工时,往往只采集野生的红稗,再进行提取,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不便于在农业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红稗的种植生长周期,便于农业上推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红稗种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于农历8~9月份时,选取当年生的颜色鲜艳、无病虫害,同时种子光滑饱满的植株,并收割成熟的穗条;(2)筛分:将步骤(1)中的穗条摊晾在地上,经两天太阳晾晒,然后脱粒,并筛除秸秆,将筛分后得到的红稗种子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留待次年的播种;(3)整地:农历2月份开始育苗,先将土地碎土,然后深松0.2~0.7m,并起垄,垄高6~9cm,垄宽1.2~1.5m,垄间距20~30cm,将液态肥料浇灌在垄上,垄上的土壤湿润即可;(4)种子的培育:将红稗种子均匀的撒在地垄上,每亩地播撒100~120g种子,在农历3月20以前播撒完种子,添加基肥和适时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5)移栽:播种30天以后进行移栽,先做穴,穴深13~16cm,直径9~12cm,穴距30~35cm、行距33~50cm;直接用手拔出红稗苗,留存根部泥土,1~3株一个穴,种植深度为3~5cm,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整平;种植之后无需浇水,在红稗苗完全成活以后,浇灌清水农家肥一次,红稗苗要在农历5月15之前移栽完;所述的步骤2)中选用的山地为向向阳面的山地;所述的红稗幼苗种植过程要每月对栽植进行松土除草处理;所述施肥步骤4)中基肥的原料配比为复合肥:磷肥=3:1;所述栽植步骤5)中的移栽耕种前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生产周期的幼红稗的种植方法,通过步骤的选种、筛分、整地、种子的培育、移栽操作,大大降低红稗的种植生长周期,筛分、整地操作,使得红稗茎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便于根部在土壤中接触,以便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且施肥有利于根部的生长,使得红稗的生长便于农业上的操作,整个红稗的种植方法能有效降低红稗的种植生长周期,可在农业上被广泛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稗种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于农历8~9月份时,选取当年生的颜色鲜艳、无病虫害,同时种子光滑饱满的植株,并收割成熟的穗条;(2)筛分:将步骤(1)中的穗条摊晾在地上,经两天太阳晾晒,然后脱粒,并筛除秸秆,将筛分后得到的红稗种子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留待次年的播种;(3)整地:农历2月份开始育苗,先将土地碎土,然后深松0.2~0.7m,并起垄,垄高6~9cm,垄宽1.2~1.5m,垄间距20~30cm,将液态肥料浇灌在垄上,垄上的土壤湿润即可;(4)种子的培育:将红稗种子均匀的撒在地垄上,每亩地播撒100~120g种子,在农历3月20以前播撒完种子,添加基肥和适时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5)移栽:播种30天以后进行移栽,先做穴,穴深13~16cm,直径9~12cm,穴距30~35cm、行距33~50cm;直接用手拔出红稗苗,留存根部泥土,1~3株一个穴,种植深度为3~5cm,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整平;种植之后无需浇水,在红稗苗完全成活以后,浇灌清水农家肥一次,红稗苗要在农历5月15之前移栽完。步骤2)中选用的山地为向向阳面的山地。红稗幼苗种植过程要每月对栽植进行松土除草处理。施肥步骤4)中基肥的原料配比为复合肥:磷肥=3:1。栽植步骤5)中的移栽耕种前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申请人做出如下实验,作为验证,实验组对照组各10株生长相似的红稗幼苗,分别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普通的农业方法进行种植。三个月后,观察生长状况。实验组10组,10株红稗幼苗生长状况良好,平均结果的重量为1.1kg。对照组10组,10株红稗幼苗生长状况一般根部平均结果的重量为0.7kg。由上述实验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种植方法大大降低了红稗幼苗生长,便于农业推广。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于农历8~9月份时,选取当年生的颜色鲜艳、无病虫害,同时种子光滑饱满的植株,并收割成熟的穗条;(2)筛分:将步骤(1)中的穗条摊晾在地上,经两天太阳晾晒,然后脱粒,并筛除秸秆,将筛分后得到的红稗种子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留待次年的播种;(3)整地:农历2月份开始育苗,先将土地碎土,然后深松0.2~0.7m,并起垄,垄高6~9cm,垄宽1.2~1.5m,垄间距20~30cm,将液态肥料浇灌在垄上,垄上的土壤湿润即可;(4)种子的培育:将红稗种子均匀的撒在地垄上,每亩地播撒100~120g种子,在农历3月20以前播撒完种子,添加基肥和适时洒水,保持土壤的湿度;(5)移栽:播种30天以后进行移栽,先做穴,穴深13~16cm,直径9~12cm,穴距30~35cm、行距33~50cm;直接用手拔出红稗苗,留存根部泥土,1~3株一个穴,种植深度为3~5cm,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整平;种植之后无需浇水,在红稗苗完全成活以后,浇灌清水农家肥一次,红稗苗要在农历5月15之前移栽完;所述的步骤2)中选用的山地为向向阳面的山地;所述的红稗幼苗种植过程要每月对栽植进行松土除草处理;所述施肥步骤4)中基肥的原料配比为复合肥:磷肥=3:1;所述栽植步骤5)中的移栽耕种前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于农历8~9月份时,选取当年生的颜色鲜艳、无病虫害,同时种子光滑饱满的植株,并收割成熟的穗条;(2)筛分:将步骤(1)中的穗条摊晾在地上,经两天太阳晾晒,然后脱粒,并筛除秸秆,将筛分后得到的红稗种子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留待次年的播种;(3)整地:农历2月份开始育苗,先将土地碎土,然后深松0.2~0.7m,并起垄,垄高6~9cm,垄宽1.2~1.5m,垄间距20~30cm,将液态肥料浇灌在垄上,垄上的土壤湿润即可;(4)种子的培育:将红稗种子均匀的撒在地垄上,每亩地播撒100~120g种子,在农历3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
申请(专利权)人:任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