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伯平专利>正文

燃油气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68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气内燃机,包括燃油泵、控制装置、气缸、与气缸进口相连的混合供应器、与气缸出口相连的排气管,混合供应器包括助燃剂供给口和若干燃料供给口,该内燃机还包括液态燃油气化管、燃气聚集筒、减压器和依次连通的空气过滤器、空压机、油水分离器、制氧分子筛、氧气聚气筒、矢量控制器,液态燃油气化管安装在所述排气管内,该液态燃油气化管的一端穿过排气管的侧壁通过一单向电磁阀与燃油泵相连,其另一端穿过排气管的侧壁与混合供应器的一燃料供给口相连或通过一单向阀与燃气聚集筒的进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节能环保效果好,可直接加入液体油或气体油,液体油无需分别是柴油或汽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燃气动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气内燃机
技术介绍
燃油发动机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动力机械装置。燃烧发动机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文明社会的诸多交通工具都是依靠燃烧发动机作为其动力源。从燃烧发动机的诞生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100年来特别是近20~30年来,燃烧发动机的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动机的热效率获得明显提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燃烧基础研究的进展和燃烧控制技术的提高对燃烧发动机的改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燃烧发动机仍主要靠石油类燃料,而石油燃烧多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燃烧发动机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现有石油燃烧发动机的节能、污染物控制、石油替代燃料发动机、可再生能源发动机和新型燃烧方式发动机上,目标是通过石油类燃料发动机节能延长石油资源的使用期,开发燃烧发动机的燃料替代,开发新型发动机燃烧技术实现高效清洁燃烧。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再发动机燃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创新源泉。>但到目前为止,内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气内燃机,包括燃油泵(1)、控制装置(10)、气缸(12)、与所述气缸(12)进口相连的混合供应器(8)、与所述气缸(12)出口相连的排气管(11),所述混合供应器(8)包括助燃剂供给口(81)和若干燃料供给口(82),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还包括液态燃油气化管(3)、燃气聚集筒(5)、减压器(7)和依次连通的空气过滤器(14)、空压机(15)、油水分离器(16)、制氧分子筛(17)、氧气聚气筒(18)、矢量控制器(19),所述液态燃油气化管(3)安装在所述排气管(11)内,该液态燃油气化管(3)的一端穿过排气管(11)的侧壁通过一单向电磁阀(2)与燃油泵(1)相连,其另一端穿过排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气内燃机,包括燃油泵(1)、控制装置(10)、气缸(12)、与所述气缸(12)进口相连的混合供应器(8)、与所述气缸(12)出口相连的排气管(11),所述混合供应器(8)包括助燃剂供给口(81)和若干燃料供给口(82),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还包括液态燃油气化管(3)、燃气聚集筒(5)、减压器(7)和依次连通的空气过滤器(14)、空压机(15)、油水分离器(16)、制氧分子筛(17)、氧气聚气筒(18)、矢量控制器(19),所述液态燃油气化管(3)安装在所述排气管(11)内,该液态燃油气化管(3)的一端穿过排气管(11)的侧壁通过一单向电磁阀(2)与燃油泵(1)相连,其另一端穿过排气管(11)的侧壁与混合供应器(8)的一燃料供给口(82)相连或通过一单向阀(4)与燃气聚集筒(5)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燃气聚集筒(5)的出气口通过一气冷启动电磁阀(6)与混合供应器(8)的一燃料供给口(82)相连,所述燃油泵(1)通过一油冷启动电磁阀(9)与混合供应器(8)的一燃料供给口(82)相连,在所述排气管(11)上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13),在所述燃气聚集筒(5)上安装有一燃气压力传感器(51)和加气阀(52),所述温度传感器(13)和燃气压力传感器(51)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0)分别控制燃油泵(1)、单向电磁阀(2)、加气阀(52)、气冷启动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伯平王下雨
申请(专利权)人:郑伯平王下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