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板坯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407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板坯中产生的缩孔和偏析的位置的连续板坯铸造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连续板坯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将锭钢沿板坯的厚度方向注入到偏离结晶器内的中央部分的区域中的同时,通过结晶器对锭钢进行初次冷却;以及在拉拔由结晶器初次冷却的板坯时通过将冷却水喷洒在板坯的表面处,对板坯进行二次冷却。

Method for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method to control shrinkage and segregation position in slab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according to on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steel ingot will be injected along the slab to deviate from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rea in a crystallizer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uld cooling of steel ingot; and in the drawing by the slab mold first cooling by cooling water is spray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lab, the two cooling of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续的板坯铸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控制在板坯内产生的缩孔和偏析的位置的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在钢厂中,作为半成品的板坯是使用经由炼铁过程和炼钢过程制造的钢水在连铸过程中制造的,并且板坯在轧制过程中生产为消费者所需厚度的卷。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一般连铸设备的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了通过一般连铸设备制造的板坯的凝固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在炼钢过程中精炼的钢水(1)被容置在钢水包(10)中,被移动至连铸工厂并且随后位于中间包(20)上。此外,容置在钢水包(10)中的钢水(1)通过耐火砖套(shroud)水口(11)被注入到中间包(20),并且已经被注入到中间包(20)的钢水(1)通过浸入式水口(21)被连续地注入到结晶器(30)中。已经被供给至结晶器(30)的钢水(1)首先在穿过结晶器(30)的同时被冷却,并且随后被拉拔并且在被辊轧制的同时主要被从多个扇形辊(segmentroll)(40)之间的空间喷洒的冷却水冷却,并且由此被制造成板坯(2)。以这种方式连铸的板坯(2)通过切割器(50)切割成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通过传送辊(60)传送至轧制过程。特别地,当板坯(2)被轧制成厚的钢板时,板坯(2)的缺陷会在轧制之后保留,并且因此可能造成有缺陷的产品。这种缺陷的示例包括在板坯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产生的凝固缩孔和中心偏析,如图2中所示。当溶质浓缩的残余钢水在连铸过程中在靠近凝固终点时集中在凝固收缩部分中时,这变成偏析(4),并且当凝固收缩部分没有被填充并且其中仍保留有空间时,这变成凝固缩孔(3),即中心孔隙。即使在厚板轧制之后,这种缺陷也会保留在板坯的中心。此外,在经受厚板轧制/冷却过程时,在板坯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产生拉拔应力。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板坯的表面的温度比其中心部分的温度下降得快,并且板坯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由于这种温度差而处于拉拔应力下。特别地,随着板坯的厚度变厚,由这种温度差引起的拉拔应力的大小变得更大,并且当这种拉拔应力集中在上面已经描述的偏析(4)和凝固缩孔(3)上时,板坯(2)的中心部分的缺陷扩大,并且由此可能产生有缺陷的产品。用于减少例如导致有缺陷的产品的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的缺陷的典型技术是轻压下(softreduction)。轻压下技术是在连铸期间通过扇形辊(40)向板坯(2)施加轧制力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因凝固收缩产生的孔隙的数目通过在凝固结束时对板坯(2)进行轧制来对凝固缩孔(3)进行一定凝固和收缩程度的物理压缩而最小化,并且同时,通过抑制存在于柱状晶之间的溶质浓缩的钢水被引入到板坯(2)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在板坯(2)中抑制中心偏析(4)产生。然而,在轻压下技术中,由于大型轧制设备应该安装在连铸机中并且轧制在凝固结束时进行,因此偏析(4)和凝固缩孔(3)可能不会被充分地去除。此外,尽管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的产生得到抑制,但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中的一些仍会保留在板坯/产品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并且在轧制/冷却期间产生的拉拔应力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最大化,并且因此在板坯(2)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产生缺陷。特别地,当板坯(2)的厚度大或者在轧制过程中应当执行加速冷却时,板坯(2)的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板坯的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变得大得多,导致有缺陷产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此外,用于减少例如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的缺陷的技术包括浸入式水口(21),特别地,浸入式水口(21)的排出孔的结构的改进、二次冷却区域中的冷却水的喷洒的控制等。然而,这种方法适于抑制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产生,但是存在不能完全去除中心偏析(4)和凝固缩孔(3)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其中,将钢水供给至结晶器的浸入式水口的位置改变使得在板坯内产生的偏析和凝固缩孔的位置得到控制。技术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可以包括:在钢水被注入到从结晶器的内部的中心部分沿板坯的厚度方向偏移的区域中的同时,通过结晶器对板坯进行初次冷却;以及在拉拔由结晶器初次冷却的板坯时通过将冷却水喷洒至板坯的表面,对板坯进行二次冷却。在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可以置入到结晶器中,该结晶器包括面向彼此的一对长侧和面向彼此的一对短侧,钢水可以注入到结晶器中,并且浸入式水口可以沿从所述一对长侧中选择的一个长侧的方向偏移。在二次冷却中,板坯可以从结晶器向下拉拔,并且板坯可以在向前弯曲的同时被拉拔,并且在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偏移的方向可以是所述一对边中的布置在相对于板坯被拉拔的方向的前侧上的长侧的方向。在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与从所述一对长侧中选择的一个长侧之间的距离d1和浸入式水口与所述一对长侧中的另一长侧之间的距离d2之间的差可以是20mm或更长。在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与从所述一对长侧中选择的一个长侧之间的距离d1和浸入式水口与所述一对长侧中的另一长侧之间的距离d2可以为10mm或更长。在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与从所述一对长侧中选择的一个长侧之间的距离d1和浸入式水口与所述一对长侧中的另一长侧之间的距离d2的长度比(d1:d2)可以为1:3。在二次冷却中,板坯可以被从结晶器向下拉拔,并且板坯可以在向前弯曲的同时被拉拔,喷洒至板坯的上侧的冷却水的量可以保持为大于喷洒至板坯的下侧的冷却水的量直到被拉拔的板坯完全凝固为止,并且在被拉拔的板坯完全凝固以后,喷洒至板坯的下侧的冷却水的量可以保持为大于喷洒至板坯的上部部分的冷却水的量。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放置在结晶器内的浸入式水口的位置改变,并且钢水不是被注入到结晶器的中心部分而是被注入到结晶器的沿板坯的厚度方向偏移的区域中,使得产生偏析和凝固缩孔的位置可以从板坯的中心部分移动至板坯的表面。以这种方式,随着偏析和凝固缩孔的位置移动至表面,凝固缩孔在板坯的轧制过程中更容易被压缩,并且偏析不位于在轧制之后的冷却过程中产生最大拉拔应力的位置处,使得防止裂纹扩展。因此,最终产品的内部缺陷可以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一般连铸设备的视图;图2是示出了通过一般连铸设备制造的板坯的凝固结构的示意图;图3a是示出了在一般连铸设备中的浸入式水口在结晶器内的位置的视图;图3b是示出了浸入式水口在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的结晶器内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状态的视图;图4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的结晶器内的钢水的流动和温度分析结果;图5是示出了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制造的板坯的照片;图6是根据在轧制期间凝固缩孔的位置的压缩模拟结果;以及图7是示出了产品中保留的中心偏析以及应力分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地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案,而是将以各种不同的形状实现。但是,本实施方案使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完整,并且提供以完全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要素。图3a是示出了一般连铸设备中的浸入式水口在结晶器内的位置的视图,图3b是示出了浸入式水口在应用于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续的板坯铸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其中,板坯被连铸,所述连铸方法包括:在钢水被注入到从结晶器的内部的中央部分向所述板坯的厚度方向偏移的区域的同时,通过所述结晶器对所述板坯进行初次冷却;以及在拉拔由所述结晶器初次冷却的所述板坯时通过将冷却水喷洒至所述板坯的表面,对所述板坯进行二次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4 KR 10-2015-01359251.一种用于板坯的连铸方法,其中,板坯被连铸,所述连铸方法包括:在钢水被注入到从结晶器的内部的中央部分向所述板坯的厚度方向偏移的区域的同时,通过所述结晶器对所述板坯进行初次冷却;以及在拉拔由所述结晶器初次冷却的所述板坯时通过将冷却水喷洒至所述板坯的表面,对所述板坯进行二次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方法,其中,在所述初次冷却中,浸入式水口被置入到所述结晶器中,所述结晶器包括面向彼此的一对长侧和面向彼此的一对短侧,所述钢水被注入到所述结晶器中,所述浸入式水口沿从所述一对长侧中选择的一个长侧的方向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方法,其中,在所述二次冷却中,所述板坯被从所述结晶器向下拉拔,并且所述板坯在向前弯曲的同时被拉拔,并且其中,在所述初次冷却中,所述浸入式水口偏移的方向是所述一对长侧中的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板坯被拉拔的方向的前侧上的长侧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方法,其中,在所述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祥钦韩尚佑元泳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POSCO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