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40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可以经由3涂1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中将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顺序地涂装在被涂物上,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三层的多层涂膜,使得所述多层涂膜具有优异的平滑性和鲜映性并且显示出优异的涂膜性能,包括耐水性和当多层涂膜具有效应涂膜层时的金属感并且无金属斑点的成品外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经由3涂1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中将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顺序地涂装在被涂物上,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三层的多层涂膜,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含有(A)成膜树脂和(B)由特定式表示的磷酸化合物。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method can pass 3 coated with 1 drying form a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which will be the first water coloring coating compositio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second coloring transparent coating composition sequentially coated in the coating, and the multilayer coating layer three while heating curing proceeds, making the multilayer the film has excellent smoothness and sharpness and showed excellent coat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water resistance and when the multilayer coating has the effect of coating layer of metal and metal free spots of the finished appearan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oating 1 through 3 drying form a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which will be the first water coloring coating compositio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second coloring transparent coating composition in coating sequentially coa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heat curing three layer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the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water of the second colored coat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film-forming resin (A) and (B) phosphat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a specific form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月29日提交的第2015-015883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3涂1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向被涂物顺序地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三层以形成具有优异的外观的多层涂膜。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在车体上形成涂膜的方法,利用3涂2烘方式或2涂2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已广泛使用。3涂2烘方式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步骤:使被涂物经历电沉积涂装并且加热固化,然后涂装中涂涂料组合物,加热固化,涂装基底涂料组合物,预热(初步加热),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加热固化。2涂2烘方式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步骤:使被涂物经历电沉积涂装并且加热固化,然后涂装中涂涂料组合物,加热固化,涂装顶涂涂料组合物,并且加热固化。通常,通过使用包含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将3涂2烘方式用于形成“金属色”的涂膜,然而通过使用包含着色颜料的顶涂涂料组合物将2涂2烘方式用于形成“纯色”的涂膜,例如白色或黑色。近年来,为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已考虑省略在涂装中涂涂料组合物之后进行的加热固化步骤,并且已对3涂1烘方式和2涂1烘方式进行了研究,所述3涂1烘方式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步骤:涂装中涂涂料组合物,预热(初步加热),涂装基底涂料组合物,预热(初步加热),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加热固化(参见,例如专利文献(PTL)1),所述2涂1烘方式包括按以下顺序的步骤:涂装中涂涂料组合物,预热(初步加热),涂装顶涂涂料组合物,并且加热固化。从使由有机溶剂挥发引起的环境污染最小化的观点看,对使用水性涂料组合物作为中涂涂料组合物、基底涂料组合物和顶涂涂料组合物的3涂1烘方式或2涂1烘方式存在特殊的需求。然而,在3涂1烘方式中,在中涂涂膜与基底涂膜之间容易形成混合层,这通常导致所得涂膜的平滑性或鲜映性降低,耐崩裂性减小(其假定由于与在涂膜界面处的固化剂移行有关的固化平衡的改变)和/或耐水性降低。在涂装车辆外部板中,也需要3涂1烘方式以形成等同或高于常规涂膜的高级设计感的涂膜。此外,含有效应颜料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具有这样的问题,即,与有机溶剂型涂料组合物相比,含有效应颜料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具有差的金属感,例如低随角异色性(flip-flopproperty),并且倾向于具有金属斑点。专利文献(PTL)2公开了用于形成复合涂膜的方法,包括向被涂物涂装水性基底涂料组合物,并在其上涂装透明顶涂涂料组合物,其中水性基底涂料组合物含有聚醚多元醇和乳化树脂,所述聚醚多元醇平均每个分子具有0.02个或更多个伯羟基,数均分子量为300至3,000,以及水容限为2.0或更大;所述乳化树脂通过使含有65wt%或更多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中酯部分具有1个或2个碳原子)并且酸值为3至50的α,β-烯属不饱和单体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而获得。根据这种用于形成涂膜的方法,可以形成尤其是具有优异的随角异色性的涂膜。然而,通过该方法形成的涂膜具有差的平滑性,并且可能具有金属斑点。作为防止在基底涂膜与透明涂膜之间形成混合层的方法,专利文献(PTL)3公开了可以通过使用含有特定的叔胺的水性基底涂料组合物形成具有优异的光泽度和耐水附着性的多层涂膜。然而,通过这种涂膜形成方法所获得的涂膜可能具有金属斑点。引文列表专利文献PTL1:JP2002-282773APTL2:JP2001-311035APTL3:JP2004-73956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通过3涂1烘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向被涂物顺序地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多层涂膜的三层,所获得的多层涂膜具有优异的平滑性和鲜映性、以及当多层膜含有光泽性涂层时的优异的成品外观(例如具有金属感并且无金属斑点),并且显示出优异的涂膜性能,例如耐水性。问题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实现上述目的,并且因此发现通过使用利用3涂1烘方式的多层膜形成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所述多层膜形成方法包括:在被涂物上顺序地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多层涂膜的三层,其中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包含(A)成膜树脂和(B)由特定的式表示的磷酸化合物。基于此发现已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使被涂物按顺序经历以下步骤(1)至(4):步骤(1):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X)以形成第一着色涂膜,步骤(2):向在步骤(1)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涂装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以形成第二着色涂膜,步骤(3):向在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第二着色涂膜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Z)以形成透明涂膜;以及步骤(4):同时烘烤固化在步骤(1)至(3)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所述第二着色涂膜和所述透明涂膜,其中将包含(A)成膜树脂和(B)磷酸化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应用为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磷酸化合物(B)为由下式表示的磷酸化合物:(其中m为1或2,n为0或1至20的整数,并且R1为具有2个至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当m为2时,各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R2为具有2个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当n为2或大于2时,n个氧化烯单元(R2O)可以相同或不同,以及当m为2时,各个(R2O)n可以相同或不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多层涂膜形成方法中的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通过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涂装的制品。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使用了3涂1烘方式,其包括向被涂物顺序地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和透明涂料组合物,并且同时加热固化所得的多层形成膜的三层,其中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包含(A)成膜树脂和(B)由特定的式表示的磷酸化合物。尤其,主要的特征在于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包含磷酸化合物(B)作为用作表面活性剂和固化催化剂的组分。用作组分(B)的磷酸酯化合物为具有磷酸基团和烃基、并且优选还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化合物。由于此类分子结构,这种化合物具有作为衍生自磷酸基团的酸性化合物的作用,并且还具有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这是因为磷酸基团(其为亲水基团,并且优选为非离子性基团的聚氧化烯基团)和烃基(其为疏水基团)的组合使用。由于磷酸化合物(B)的特定的特征,使用包含(A)成膜树脂和(B)磷酸化合物作为成分的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形成的第二着色涂膜,具有润湿性、粘度显现等作用,并且抑制在涂膜层之间形成混合层。因此,所得的多层涂膜具有优异的成品外观(平滑性和鲜映性)。此外,当将本专利技术的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制备为具有鳞片状金属粉末颜料(例如铝颜料)的效应基底涂料组合物时,由于与润湿性等有关的表面活化能力,在第二着色涂膜中的效应颜料的取向良好;因此,存在使得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金属感并且无金属斑点的多层涂膜的作用。实施方案的描述以如下顺序地依循各个步骤更详细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步骤(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首先向被涂物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使被涂物按顺序经历以下步骤(1)至(4):步骤(1):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X)以形成第一着色涂膜,步骤(2):向在步骤(1)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涂装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以形成第二着色涂膜,步骤(3):向在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第二着色涂膜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Z)以形成透明涂膜;以及步骤(4):同时烘烤固化在步骤(1)至(3)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所述第二着色涂膜和所述透明涂膜,其中将包含(A)成膜树脂和(B)磷酸化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应用为所述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所述磷酸化合物由下式表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9 JP 2015-0158831.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使被涂物按顺序经历以下步骤(1)至(4):步骤(1):涂装水性第一着色涂料组合物(X)以形成第一着色涂膜,步骤(2):向在步骤(1)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涂装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以形成第二着色涂膜,步骤(3):向在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第二着色涂膜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Z)以形成透明涂膜;以及步骤(4):同时烘烤固化在步骤(1)至(3)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着色涂膜、所述第二着色涂膜和所述透明涂膜,其中将包含(A)成膜树脂和(B)磷酸化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应用为所述水性第二着色涂料组合物(Y),所述磷酸化合物由下式表示:其中m为1或2,n为0或1至20的整数,并且R1为具有2个至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当m为2时,各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R2为具有2个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当n为2或更大时,n个氧化烯单元(R2O)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当m为2时,各个(R2O)n可以相同或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中所述磷酸化合物(B)是由式(1)表示的磷酸化合物,其中n是1至20的整数。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中所述磷酸化合物(B)是由式(1)表示的磷酸化合物,其中各个氧化烯单元(R2O)是氧乙烯基团。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大辅殿村浩规松岛直人中原周一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