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339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1:44
提供一种处置器具,该处置器具对将主体与保持组织的保持部连接的连接部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情况而准确地保持组织、进行准确的处置,并且能够避免处置器具彼此的干涉。处置器具(1)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2),其具有壳体(21)和中空的轴(22),该轴(22)设置于壳体(21);保持部(3),其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T)进行保持;连接部(4),其贯穿插入于轴(22)内,将主体部(2)与保持部(3)连接;操作部(5),其设置于主体部(2),使连接部(4)相对于轴(22)进出;以及张力调节部(6),其能够对连接部(4)的张力进行调节。

Disposal equipment

To provide a treatment device, the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main body and keep the organization keep connecte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ension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ccurately and keep the organization, accurate disposal, and can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each disposal apparatus. A treatment device (1)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a body portion (2), which has a housing (21) and a hollow shaft (22), the shaft (22)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21); (3), the holding part of the living tissue in the body cavity (T) to maintain connection; (4), which through the insertion in the shaft (22), the main body part (2) and (3) holding part connection; operation Department (5),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part (2), the connecting part (4) relative to the shaft (22) and import; tension regulation department (6), the connecting part (4) to adjust the t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处置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外科手术等中插入到患者内而进行观察、处置等的处置器具。
技术介绍
通过将处置器具插入到患者的体腔内并借助线等对处置器具前端进行牵引而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观察或治疗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在手术时,多将用于观察的内窥镜、把持组织的钳子或者切除组织的电手术刀等多个处置器具插入到体腔内。这多个处置器具有可能在狭窄的体腔内彼此发生干涉。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处置器具的前端关节具有挠性并且能够弯曲的技术。通过这样使处置器具的前端弯曲而能够避免某种程度的干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11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75375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2-50313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当使处置器具的前端弯曲时,作用于将处置器具与主体连接的连接部的张力发生变化,有可能给组织带来影响。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课题,提供如下的处置器具:能够对将主体部与保持组织的保持部连接的连接部的张力进行调节,能够将组织调节为准确的状态、进行准确的处置,并且能够避免处置器具彼此的干涉。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特征在于,该处置器具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壳体和中空的轴,该轴设置于所述壳体;保持部,其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进行保持;连接部,其贯穿插入于所述轴内,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以及张力调节部,其使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轴移动,能够调节所述连接部的张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处置器具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将所述处置器具转换为保持所述连接部的张力的张力保持模式,所述张力调节部在所述张力保持模式下对所述连接部的张力进行保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张力调节部具有: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张力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连接部的张力;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张力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驱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在判断为所述张力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检测值在每单位时间内急剧地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停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控制部在如下情况下使所述驱动部停止:所述张力检测部检测到在每单位时间内急剧地降低后的第一检测值、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轴侧移动一定时间、对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移动后所述张力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第二检测值进行比较,增加量在预先确定的规定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各向异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保持部具有用于夹持所述活体组织的把持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所述保持部具有钩挂所述活体组织的钩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方式的处置器具,能够对将主体部与保持组织的保持部连接的连接部的张力进行调节,能够将组织调节为准确的状态、进行准确的处置,并且能够避免处置器具彼此的干涉。附图说明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图2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对组织进行把持的状态。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对组织进行牵引的状态。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对组织进行剥离的状态。图5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保持部。图6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处置器具1。图7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处置器具1的张力的状态。图8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图9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将弹性部件送出的状态。图10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对组织进行牵引的状态。图11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对组织进行剥离的状态。图12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另一使用方法。图13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另一使用方法。图14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时的图。图16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图17是示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治疗的一例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具有:主体部2,其具有壳体21和中空的轴22,该轴22设置于壳体21;保持部3,其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T进行保持;连接部4,其贯穿插入于轴22内,将主体部2与保持部3连接;以及张力调节部6,其能够使连接部4相对于轴22移动,对连接部4的张力进行调节。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还具有操作部5,该操作部5将处置器具1转换为保持连接部4的张力的张力保持模式,张力调节部6在张力保持模式下对连接部4的张力进行调节。主体部2具有:壳体21,其收纳张力调节部6等;以及中空的轴22,其设置于壳体21,贯穿插入有连接部4。保持部3与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部3具有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进行把持的把持部31。把持钳子31是通过对后述的把持开闭操作部件52进行操作而能够开闭的构造。连接部4的一端安装于保持部3,连接部4的另一端安装于移动部件61b。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4是通过移动部件61b移动而相对于轴22进出的线41。操作部5具有张力保持模式操作部件51,该张力保持模式操作部件51将处置器具1转换为保持连接部4的张力的张力保持模式。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5具有对把持部31的开闭进行操作的把持开闭操作部件5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张力保持模式操作部件51和把持开闭操作部件52优选由切换按钮构成。张力调节部6具有:驱动部61,其设置于壳体21;张力检测部62,其对连接部4的张力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63,其根据张力检测部62检测到的检测值来控制驱动部61。张力调节部6在张力保持模式下对连接部4的张力进行调节。驱动部61具有:驱动部件61a,其被保持于主体部2;移动部件61b,其借助驱动部件61a的驱动力而移动;以及驱动操作部61c,其由对驱动部件61a进行驱动的拨盘等构成。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部61,通过驱动部件61a的旋转而小齿轮旋转,从而使作为移动部件61b的齿条移动。另外,可以根据来自控制部63的指令信号而对驱动部件61a进行驱动,也可以通过手动对驱动操作部61c进行旋转操作而对驱动部件61a进行驱动。张力检测部62安装于移动部件61b,与移动部件61b一同移动。控制部63在张力保持模式操作部件51被操作而选择了张力保持模式时对驱动部件61a进行控制以使张力检测部62的检测值成为规定的值。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将把持部31通过未图示的套管插入到腹腔内,通过对把持开闭操作部件52进行操作而使把持部31打开。图2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对组织T进行把持的状态。在使插入到腹腔内的把持部31贴上体内的要处置的组织后,通过对把持开闭操作部件52进行操作而使该把持部31闭合、像图2所示那样对组织T进行把持。这样,通过利用把持部31对组织T进行把持,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准确地对组织T进行保持。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对组织T进行牵引的状态。接着,在把持部31把持着组织T的状态下送出线41。关于线41的送出,只要通过对驱动操作部61c进行操作而使驱动部件61a旋转从而使移动部件61b移动即可。在送出了线41后,将轴22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处置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置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处置器具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壳体和中空的轴,该轴设置于所述壳体;保持部,其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进行保持;连接部,其贯穿插入于所述轴内,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以及张力调节部,其使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轴移动,能够调节所述连接部的张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2 JP 2015-0183681.一种处置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处置器具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壳体和中空的轴,该轴设置于所述壳体;保持部,其在体腔内对活体组织进行保持;连接部,其贯穿插入于所述轴内,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以及张力调节部,其使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轴移动,能够调节所述连接部的张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所述处置器具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将所述处置器具转换为保持所述连接部的张力的张力保持模式,所述张力调节部在所述张力保持模式下对所述连接部的张力进行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所述张力调节部具有: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张力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连接部的张力;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张力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驱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在判断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