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4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35
换代产品降噪的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其实质是材料力学的改悬臂粱结构为简支粱结构的问题,设在马达前头的或支在所述内转子轴53上或支在前分流锥头52上的简支梁轴承座53d、以及风筒好改消声器;但长期就是想不到改。把转子部分要伸出一根很长的细的马达输出轴革除,避开致命的老大难问题,马达和吹叶轮风扇之间的输出轴形成一个材料力学的简支粱结构,马达两端的轴承之间的位置段直接设吹叶轮风扇,从而去除输出轴的伸出的长度为力臂与吹叶轮风扇上的径向离心分力为偏力而形成的很大的有害的偏力矩,不过多消耗大量的马达出力,不增大轴的挠度及转动惯量矩,从而不再制约吹吸机或吹叶机的高速强力出风;简支梁轴承座效果不言而喻。

Walking type permanent magnet motor, stator connecting air blade rotating and blower blower blade blower

Walking type products with noise reduc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motor stator blade rotation and even duct muffler leaf blower is the essence of th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modified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for simply supported beam structure, loc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motor or the inner rotor shaft 53 or before the 52 shunt cone beam bearing seat 53d, and air change muffler; but a long time is not changed. The rotor part to extend a long motor output shaft to avoid the fine, the problem of fatal, simply supported beam output shaft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fan blowing impeller to form a material mechanics,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bearing motor direct blowing impeller fan, thereby removing the output shaft extending the length and the formation of radial force and centrifugal blowing fan impeller arm for partial force big partial moment harmful, but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motor output,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haft deflection and moment of inertia moment, which is no longer restricted to high speed blow suction machine or leaf blower strong wind; it is self-evident effect bear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花坛、庭院、公园及道路旁边等场所吹吸树叶的便携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低振动树叶吹吸机的改进,包含加装活动的辅助手柄,集尘袋支架及扎口的改进,大身上壳出尘口加柔和片,吹叶轮加刃口,电路加保险和双开关,及吹吸机内外加消声减振的材料及蜂巢,滚轮改为可转向,以及在具压力角处处相等对数螺线的安全门的低振动树叶吹吸机的基础上,改进的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
技术介绍
吹吸机被广泛用于按人们的喜好所选择的方式来清理树叶。有些操作步行者喜欢和习惯用吹吸机时,特别是遇到边角地方时,左顾右盼和转过角度来吹吸,若把接触地面的滚轮改为可转向,将可方便工作;操作步行者的身高不同,以及习惯采取工作角度的不同,需要辅助手柄可调节,而原有的固定辅助手柄不够称手。供电源的保险因供多路,而往往对一个吹吸机不适合,而原吹吸机内电路缺超荷防护,若加保险及双开关,将会更安全。低振动性和低噪音,亦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若考虑在马达外加减振动的泡沫塑料及在吹吸机的多处加减震消声材料和蜂巢结构,可有一定疗效;而打草机的振动和噪音的很大根源在动力和工具的精度与形位公差,若采用提高马达和吹叶轮同轴度,及测动平衡的改进方法,当是希望的,但追求吹吸机的低振动低噪音,事实上是一项长期遗留的老大难问题。集尘袋支架及扎口,装多了易滑落,亦须改进;吹吸机大身上壳出尘口,有时特别是换向时风猛,需加柔和片;吹叶轮加刃口,对切割易堵的大吸入物当有作用;以及若把单伸出管改为多伸出管或柔性折叠管,可缩小体积。新安规要不能有8毫米直棒从出尘口探测到吹吸机风扇,故设安全门。便携式的操作虽说方便,但其电动机受重量祥和体积的限制其出力都偏小,无法满足又轻便又风力很大的要求。有刷电机的外部定子不转仅内部转子转体积大且其电刷易起火花且易磨损。通常用于吹吸机或吹叶机的普通无刷电动机的外转子马达的定子部分在马达外部其定子大且定子绕组的下线槽就大,不符合轻小出力大的期望;特别是其有绕组的转子部分要伸出一根很长的细的马达输出轴,在电动机的轴向的外部的长的延伸线上才能实现马达和吹叶轮风扇的连接,这就造成一个致命的老大难问题,马达和吹叶轮风扇之间的输出轴就形成一个材料力学的悬臂粱结构,马达端和吹叶轮风扇中心之间的输出轴的长度为力臂,吹叶轮风扇上的径向离心分力为偏力,这力臂和偏力形成很大的有害的偏力矩,消耗大量的马达出力,不必要地增大轴的挠度及转动惯量矩,制约着吹吸机或吹叶机的高速强力出风。要解决世界性的老大难问题谈何容易。对这类产品如何进一步改进,联想到本专利技术人曾在国外特别是在瑞士作为高工SENIORENGINEER涉及制造的毕生经验,加以改进特制揉合,再辅以专利技术研发可望使产品更上一层楼,恰如春蚕到死丝不尽,人类追求专利技术的完美是永无止境的,能否降噪消声,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具定子连风叶转动而转子不转的无刷马达的吹叶机就应运而生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吹吸机现有的机构所致的欠缺,在改进低振动树叶吹吸机,使之接触地面的滚轮可转向而更方便;操作可调辅助手柄更称手;吹吸机内电路更安全;低振动性和低噪音有优化;集尘袋支架及扎口牢固而不滑落;吹吸机出尘口风较柔和;吹叶轮加刃口可切割易堵物;把单伸出管改为多伸出管或柔性折叠管以进一步缩小体积的前面许多改革的推动下,希使产品更上一层楼,专利技术创新构思如幽灵般在长期徘徊,凭瑞士高工SENI.ENGI.毕生经验及国际协作,可谓千虑而幸有一得吧,于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具定子连风叶转动而转子不转的无刷马达的吹叶机就应运而生了,其实质是材料力学的改长悬臂粱为短悬臂粱或简支粱的问题,但人就是想不到。把其有转子的转子部分要伸出一根很长的细的马达输出轴革除,不在电动机的轴向的外部的长的延伸线上实现马达和吹叶轮风扇的连接,避开致命的老大难问题,马达和吹叶轮风扇之间的输出轴再不会形成一个材料力学的长悬臂粱结构,马达两端的轴承之间的位置段直接设吹叶轮风扇中心,从而去除输出轴的伸出的长度为力臂与吹叶轮风扇上的径向离心分力为偏力而形成的很大的有害的偏力矩,不过多消耗大量的马达出力,不增大轴的挠度及转动惯量矩,从而不再制约吹吸机或吹叶机的高速强力出风;成倍出力解决了世界难题。创新思絮在蕴攘:还须降噪消声,容加以详细解说,试遣专利技术余衷,不图身后留名,聊作抛砖引玉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先说逐步完善,再说这次改进:一种低振动树叶吹吸机的改进,包含加装活动的辅助手柄,集尘袋支架及扎口的改进,大身上壳出尘口加柔和片,吹叶轮加刃口,电路加保险和双开关,及吹吸机内外加消声减振的材料及蜂巢,滚轮改为可转向,以及把单伸出管改为多伸出管或柔性折叠管;所述的改进的低振动树叶吹吸机,由自攻螺钉(1),大身上壳(2),电源线(3),电缆护套(4),开关扳机(5),开关扳机弹簧(6),端子台(7),电缆压板(8),电容(9),自攻螺钉(10),主开关(11),调速器(12),橡胶垫片(13),电机(14),风叶垫片(15),吹叶轮(16),六角螺母(17),风叶塞片(18),自攻螺钉(19),转动轴盖(20),弹簧(21),挡圈(22),吹吸转换板(23),大身底壳(24),安全开关(25),转动轴(26),吹吸转换旋扭(27),侧按钮(28),扭簧(29),扭簧轴(30),伸缩管(31),轴用挡圈(32),轮子(33),轮轴(34),集尘袋支架(35),集尘袋(36),六角头螺栓(37),方型辅助手柄旋钮(38),自攻螺钉(39),辅助手把盖(40),辅助手把底(41),M6螺母(42),背带(43),以及尼龙扎带(44),弹性碰珠自动定位器(45),或多伸出管(46),或柔性折叠管(47),吹出的多伸出管(48)所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自攻螺钉(1)是多个,其固定所述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其装配方法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打自攻螺丝要用定扭矩的气动螺丝批或电动螺丝批,以使扭矩合理均匀;所述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是一左一右装合的,其含手柄部位,辅助手柄部位,伸出管限位器部位,马达蜗壳部位,吹吸换门部位,出尘口部位,及几个外挂部位;在所述的一左一右装合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的手柄部位上,依此装入所述的电源线(3),电缆护套(4),开关扳机(5),开关扳机弹簧(6),端子台(7),电缆压板(8),电容(9),自攻螺钉(10),主开关(11),调速器(12);在所述的一左一右装合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的马达蜗壳部位上,依此装入所述的橡胶垫片(13),电机(14),风叶垫片(15),吹叶轮(16),六角螺母(17),风叶塞片(18);在所述的一左一右装合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的吹吸换门部位,依此装入所述的自攻螺钉(19),转动轴盖(20),弹簧(21),挡圈(22),吹吸转换板(23),大身底壳(24),安全开关(25),转动轴(26),吹吸转换旋扭(27);在所述的一左一右装合的大身上壳(2)和大身底壳(24)的伸出管限位器部位,依此装入所述的侧按钮(28),扭簧(29),扭簧轴(30)及伸缩管(31);所述的伸缩管(31)含圆筒和方管并在前部互联,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

【技术保护点】
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其含具定子连风叶转动而转子不转的无刷马达作动力的风筒,所述的风筒,由前风筒51、前分流锥头52、内转子轴53、内绕组53c、吹叶轮风扇54、马达定子外壳55、中风筒56、马达前轴承53a、马达后轴承53b、设在马达前头的或支在所述内转子轴53上或支在前分流锥头52上的简支梁轴承座53d、后轴承法兰座57、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风筒护圈59、降噪器60所组成,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圈59依次相接;所述前风筒51设有喇叭口51a,且所述喇叭口51a的外轮廓曲线含高等数学的函数曲线的二次抛物线,以减紊流;且所述前风筒51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前卡口51h,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6h相配合;所述前分流锥头52安装在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并用轴用弹性垫卡牢,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所述前分流锥头52设有凸出的圆锥台52a,所述圆锥台的顶环与所述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相连接;所述内转子轴53的后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内环与所述内绕组转子轴53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外环与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相连接,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上设有多个螺纹孔57a,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相连接,所述中风筒56设有多个径向幅56c连接所述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56c还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槽58b相对应配合;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与所述内绕组53c的硅钢片组固装;所述前分流锥头52的外圆周与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固装,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内固装环周多片永磁条组,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的外周固装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吹叶轮风扇里圈54c,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或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且靠近所述马达后轴承,其实质是材料力学的改长悬臂粱为短悬臂粱或简支粱的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分力为力并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的距离为力臂的问题;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在马达轴线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与马达前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之比不大于一比四;所述力臂短了,使出风大增,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吹叶机的实用转速达3万多转;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出线槽56XC和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排线槽58XC相配搭以便排放所述内绕组53c的三根电线;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的外环周设有卡槽位56d以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分流锥58a连接;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后卡口589h其与所述风筒护圈59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9h相配合;所述降噪元60由许多个含吸声材料饰面的密密麻麻的大小不一的多棱锥所组成,其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圈59的内表面,其亦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分流锥58a的内外表面,以利吸声和隔声;或把所述风筒改装为加简化消声器,其是把在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的外环周设有卡槽位56d以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分流锥58a连接的部位隔住,并在所述具分流锥58a上设多个消声管小通孔且与所设有的所述降噪元60由许多个含吸声材料饰面的密密麻麻的大小不一的多棱锥共同作用且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分流锥58a的内外表面,气流经所述前风筒和吹叶轮风扇后的第一大空腔,因前风筒去往中风筒和后风筒的连接的部位隔住,就挤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外表面的多个消声管小通孔而实行一次压缩而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内表面的第二大空腔实行一次膨胀,经过一次压缩膨胀的气体在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内表面的第二大空腔再往后流动,等到过了所述的因前风筒去往中风筒和后风筒的连接的部位隔住的位置后,就挤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后半部的内表面的多个消声管小通孔而实行二次压缩而进入所述分流锥58a的外表面并在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的所述分流锥与后风筒的外壳的第三大空腔再实行二次膨胀,再从所述风筒护圈59的多个扁出口吹出,完成了多次压缩膨胀的消声过程,其利于吸声和消声及减噪。...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走式具永磁马达定子连风叶转动及风筒消声器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其含具定子连风叶转动而转子不转的无刷马达作动力的风筒,所述的风筒,由前风筒51、前分流锥头52、内转子轴53、内绕组53c、吹叶轮风扇54、马达定子外壳55、中风筒56、马达前轴承53a、马达后轴承53b、设在马达前头的或支在所述内转子轴53上或支在前分流锥头52上的简支梁轴承座53d、后轴承法兰座57、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风筒护圈59、降噪器60所组成,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圈59依次相接;所述前风筒51设有喇叭口51a,且所述喇叭口51a的外轮廓曲线含高等数学的函数曲线的二次抛物线,以减紊流;且所述前风筒51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前卡口51h,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6h相配合;所述前分流锥头52安装在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并用轴用弹性垫卡牢,所述内转子轴53的前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所述前分流锥头52设有凸出的圆锥台52a,所述圆锥台的顶环与所述马达前轴承53a的内环相连接;所述内转子轴53的后端装设着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内环与所述内绕组转子轴53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马达后轴承53b的外环与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相连接,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上设有多个螺纹孔57a,以便与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相连接,所述中风筒56设有多个径向幅56c连接所述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56c还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多个径向幅槽58b相对应配合;所述后轴承法兰座57与所述内绕组53c的硅钢片组固装;所述前分流锥头52的外圆周与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固装,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内固装环周多片永磁条组,所述马达定子外壳55的外周固装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吹叶轮风扇里圈54c,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或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在所述马达前轴承和所述马达后轴承之间且靠近所述马达后轴承,其实质是材料力学的改长悬臂粱为短悬臂粱或简支粱的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分力为力并以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的距离为力臂的问题;所述吹叶轮风扇54的径向中心的在马达轴线的投影与所述马达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与马达前后轴承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之比不大于一比四;所述力臂短了,使出风大增,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吹叶机的实用转速达3万多转;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出线槽56XC和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排线槽58XC相配搭以便排放所述内绕组53c的三根电线;所述中风筒56的所设有的沿风筒中轴线均布环绕排列的多个螺纹座56f的外环周设有卡槽位56d以与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所设有的分流锥58a连接;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设有多个具长方形通孔的后卡口589h其与所述风筒护圈59所设有的多个三角形倒勾卡位59h相配合;所述降噪元60由许多个含吸声材料饰面的密密麻麻的大小不一的多棱锥所组成,其多处弥漫分布在所述前风筒51和所述中风筒56及所述具分流锥58a的后风筒58以及风筒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克叶晓波吴文明王云峰吴军朱东P·G·安祺莉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