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04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上的照明灯和人体感应头,设置在充电桩主体顶端的亮度感应孔,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且同时与人体感应头和照明灯相连接的自感应照明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将充电桩与照明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进而提升了人们的使用便捷性,提升人们的使用效果,另外还通过提升照明装置智能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体验感,进而促进人们对产品的认可度。

Self induction lighting type charging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induction lighting type charging pile, including charging pile body, the lighting lamp is arranged and the body sensing head i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hole brightness induction charging pile top of the main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ile main body an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head and body induction lamp induction light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lf induction lighting type charging pile, charging pile and lighting device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gether, and thus enhance the us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improve people's use effect, also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to further improve people's sense of experience, and promote people to product accep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是指一种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纳。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道路、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的充电桩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其操作与使用过程中的照明主要是依靠外部的照明装置,由于照明装置与充电桩是相互独立设置的,在使用时给人的使用效果并不如意,且照明装置的智能性也较低,需要人们手动进行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将充电桩与照明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进而提升了人们的使用便捷性,提升人们的使用效果,另外还通过提升照明装置智能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体验感,进而促进人们对产品的认可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上的照明灯和人体感应头,设置在充电桩主体顶端的亮度感应孔,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且同时与人体感应头和照明灯相连接的自感应照明电路。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为排灯,且该照明灯成对设置,每对照明灯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作为优选,所述每对照明灯均前倾设置,其照明夹角至少为120°。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选用LED灯。作为优选,所述人体感应头选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该人体感应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自感应照明电路由光敏晶体管VT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P1,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阻R4,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电阻R6,P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N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与二极管D3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2,P极接地、N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二极管D5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负极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7组成;其中,光敏晶体管VTP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光敏晶体管VTP的集电极同时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以及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同时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接地,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K1-2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N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6的P极与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的一点相连接,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的另一端组成该自感应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组成该自感应照明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Q1的基极作为该自感应照明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作为优选,所述自感应照明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人体感应头相连接,电源输出端与照明灯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自感应照明电路来控制照明装置完成自动感应与自动照明的过程,在外界光照强度较高或者充电桩主体周围无人时均不会进行照明,只有同时满足外界光照强度较低且有人体活动的条件才会进行照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智能性,同时使得照明装置与充电桩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适用范围,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发展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感应照明电路的电路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桩主体;2、人体感应头;3、照明灯;4、亮度感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上的照明灯3和人体感应头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顶端的亮度感应孔4,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内部且同时与人体感应头2和照明灯3相连接的自感应照明电路。充电桩主体1为现有的成熟技术,便不在此进行赘述。所述照明灯3为排灯,且该照明灯3成对设置,每对照明灯3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具体照明灯3的对数可以根据该充电桩主体1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决定,环境亮度越低所需的照明灯3的对数越高。所述每对照明灯3均前倾设置,其照明夹角至少为120°,此处的照明夹角为两个照明灯所照亮的范围的角度,该范围最高不超过220°。为了提高照明灯3的亮度,降低照明灯3运行的耗电量,所以该照明灯3选用LED灯。所述人体感应头2选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该人体感应头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该热红外人体感应器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便不进行赘述。如图2所示,所述自感应照明电路由光敏晶体管VT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继电器K1,以及继电器K2组成。连接时,电阻R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1),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上的照明灯(3)和人体感应头(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顶端的亮度感应孔(4),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内部且同时与人体感应头(2)和照明灯(3)相连接的自感应照明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1),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上的照明灯(3)和人体感应头(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顶端的亮度感应孔(4),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内部且同时与人体感应头(2)和照明灯(3)相连接的自感应照明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3)为排灯,且该照明灯(3)成对设置,每对照明灯(3)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照明灯(3)均前倾设置,其照明夹角至少为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3)选用LED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头(2)选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该人体感应头(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感应照明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感应照明电路由光敏晶体管VT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P1,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阻R4,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子恒李明清黄红霞王中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豪特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