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288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2:22
电动车辆(10)具备:内置有多个电气设备(40)而配置在底板通道(21)上的电气设备单元(30);从第一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16)及散热器延伸出而与电气设备单元(30)连接的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将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连接的电气设备单元(30)的连接部(45、46)贯通在底板(20)上形成的开口部(37、38)而配置在底板(20)的下方。

Electric vehicle

The electric vehicle (10) has a built-in multiple electrical equipment (40) and channel (21) disposed in the base unit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30); from the first motor (13), second (16) and motor radiator unit and extend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30) wire cable connection (49 51), and the cooling pipe (52). The connecting parts (45, 46)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unit (30)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wires (49, 51) and the cooling pipe (52) are connected with an opening part (37, 38) formed on the bottom board (20) and arranged below the bottom plate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导电线缆等配线构件将配置在车室内的电气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机动车等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在例如混合动力机动车或电动机动车等电动车辆中,已知有将逆变器等高电压设备、电池组配置在车室内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动车中,在车辆室内,在比后部座椅靠前侧且比原动机室靠后侧的中间区域上设置高电压设备,并通过高电压线缆将设置在原动机室内的前侧设备与高电压设备连接。一端与前侧设备连接的高电压线缆通过底板的下方,将在底板上设置的孔从下方向上侧贯通而配线,并与车室内的高电压设备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驾驶员座与副驾驶座之间配置的控制箱的内部配置有电池组的机动车。在控制箱连接有冷风管道,向控制箱的内部放出冷气的一部分来对电池组进行冷却,从而进行温度调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29061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8-254607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动车中,由于利用高电压线缆将配置在车室内的高电压设备与配置在原动机室内的前侧设备连接,因此,需要在使高电压线缆向在底板上设置的孔贯通而向底板上部取回之后,与车室内的高电压设备进行连接这样烦杂的作业,从而作业性差,存在改善的余地。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没有关于与控制箱内的电池组连接的线缆的记载,但存在同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配线构件和配置在车室内的电气设备单元的连接作业,从而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的电动车辆。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具有多个电气设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气设备40)和收容该多个电气设备的电装壳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装壳体31),且配置在车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辆10)的底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底板20)上的电气设备单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气设备单元30);以及从外部设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16、散热器)侧延伸出而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连接的由导电线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导电线缆49、51)或冷却配管(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冷却配管52)构成的至少一个配线构件,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在配置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方开口部37及后方开口部38),将所述配线构件连接的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连接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侧连接部45、后侧连接部46)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装壳体具有:收容所述多个电气设备且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收容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收容部34);以及从该收容部贯通所述开口部而向所述底板的下方延伸出,且设有所述连接部的延伸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方延伸部35、后方延伸部3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以其与所述配线构件连接的连接方向成为水平方向或倾斜向下的方式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以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配置在由所述底板形成的底板通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底板通道21)的上表面,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延伸部的下表面(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下表面35a、36a)位于由所述底板通道构成的凹部空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空间S)内。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以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车室18),并且所述外部设备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而分别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方(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原动机室11)及后方(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收容室14),在所述底板上,在配置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前方及后方位置分别形成有前方开口部及后方开口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在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分离设置且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的前侧连接部和后侧连接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以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构件具备沿着车宽方向排列且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导电线缆及所述冷却配管,在所述导电线缆及所述冷却配管的下方设有将来自发动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12)的废气排出的排气管(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排气管55),在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所述导电线缆相对于所述冷却配管而配置在当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排气管向车宽方向移动的一侧的相反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从车辆的下表面侧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气设备单元与配线构件的连接作业,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通过电装壳体,使在延伸部设置的连接部贯通底板的开口部而配置在底板的下方,从而电气设备单元与配线构件的连接作业效率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底板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容易地将配线构件与电气设备单元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电气设备单元的延伸部收容在底板通道的凹部空间内,因此通过底板通道能够保护电气设备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能够利用短的配线构件高效率地将前方及后方的外部设备与电气设备单元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即使万一在车辆的碰撞时排气管发生了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排气管上设置的催化剂装置与导电线缆发生干涉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防止导电线缆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心处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3是在底板通道的上表面配置的电气设备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省略了排气管而表示电气设备单元与配线构件的连接状态的电动车辆的背视图。图5是省略了排气管而表示的图2中的5-5线剖视图。图6是省略了排气管而表示的图2中的6-6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排气管与配线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电动车辆的背视图。图8是表示排气管与配线构件的位置关系的从前面观察到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具有多个电气设备和收容该多个电气设备的电装壳体,且配置在车辆的底板上的电气设备单元;以及从外部设备侧延伸出而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连接的由导电线缆或冷却配管构成的至少一个配线构件,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在配置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将所述配线构件连接的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连接部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17 JP 2011-2516461.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
具有多个电气设备和收容该多个电气设备的电装壳体,且配置在车辆
的底板上的电气设备单元;以及
从外部设备侧延伸出而与所述电气设备单元连接的由导电线缆或冷
却配管构成的至少一个配线构件,
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上,在配置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
将所述配线构件连接的所述电气设备单元的连接部配置在所述底板
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壳体具有:收容所述多个电气设备且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收容
部;以及从该收容部贯通所述开口部而向所述底板的下方延伸出,且设有
所述连接部的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以其与所述配线构件连接的连接方向成为水平方向或倾
斜向下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设备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鹈饲伸周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