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819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该背光系统包括:位于第一侧的导光板;位于不同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的背板;以及反射片结构,位于该导光板和该背板之间,该反射片结构包括反射膜层和设置在该反射膜层的非工作面上的胶粘剂层,该反射膜层的工作面朝向该导光板,且该反射膜层通过该胶粘剂层粘贴到该背板上。在其被粘贴到该背板的第一时间段内,该反射膜能被无破损地从该背板上反复剥离,使得其在该背板上的位置能被重复地进行调整;在其被粘贴到该背板后经过第二时间段,该反射膜难以被无破损地从该背板上剥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acklight system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cklight system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 backlight system includes: light guide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backplane; located on the second side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side; and a reflection plate structure, locat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back plate, the reflecting plate structure includes a reflective layer and adhesive layer arranged in the non working surface of the reflective layer on the reflective layer. The working face plate to the guide, and the reflection layer through the adhesive layer adhered to the backing plate. In the first period of time be pasted into the back plate, the reflection film can be damaged from the back repeatedly stripped, making it in the back position can be repeatedly adjusted; the be pasted into the back after the second time, the reflection film is difficult to be no damage from the back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的背光系统通常包括透明导光板(LGP)以及位于LGP下面的反射片结构。其中,反射片结构中最常用的反射膜是PET材质的白色反射膜和多层反射膜,例如3M公司出品的ViKuitiESRTM(EnhancedSpecularReflector)。通常而言,在这种背光系统中,反射膜的应用模式包括如下两种:1.如图1所示,将反射膜2与能增加挺度的材料4(如3M公司出品的超级背反射膜LBR160W以及镜面背反射膜LBR220B)通过它们之间的胶水层3进行复合,形成反射片结构,然后将该反射片结构置于LGP1和背板5之间。然而,这样一来会导致两个空气层,第一个空气层位于反射片结构和LGP1之间,另一个空气层位于反射片结构和背板5之间。显然,这样的反射片结构及其两个空气层会增加整个背光体系的厚度,因而对于实现LCD的轻薄化是不利的。2.将反射膜通过胶带7直接粘贴在固定结构(例如胶框)上,并将该胶框置于LGP和背板之间。如图2所示,上述粘贴的方式可以是使反射膜的一边固定在胶框上、使其两边固定在胶框上、使其三边固定在胶框或者使其四边固定在胶框上。这样的使用方式在小尺寸设备中比较常见。但是当设备尺寸比较大的时候(大于10英寸时),这样的结构在高温或者高温高湿等严苛条件下,容易起翘和起皱。为更好地实现LCD的轻薄化,最直接的方式是将反射膜与背板直接贴合。此时贴合用的胶水可以是压敏胶或者紫外固化胶水。但是,因为在手动贴合过程中,通常难以避免缺陷的产生(如出现气泡和反射膜位置不对),因而经常需要对反射膜进行调整(如将其从背板上剥离,以重新调整其位置或除去气泡)。而如果胶水的粘力过高,则在重新调整反射膜时,容易对反射膜造成损坏。相反,如果胶水的粘力过低,在严苛条件下或者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反射膜很容易发生脱落。此外,对于紫外固化胶水,其需要专门的紫外固化装置,而该固化装置的组装过程比较繁琐。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难以以手工将带胶的反射膜较为满意地粘贴在背板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该背光系统包括:位于第一侧的导光板;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背板;以及反射片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反射片结构包括反射膜层和设置在所述反射膜层的非工作面上的胶粘剂层,所述反射膜层的工作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膜层通过所述胶粘剂层粘贴到所述背板上。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膜层的工作面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存在空气层。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其被粘贴到所述背板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反射膜能被无破损地从所述背板上反复剥离,使得其在所述背板上的位置能被重复地进行调整;在其被粘贴到所述背板后经过第二时间段,所述反射膜难以被无破损地从所述背板上剥离。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5分钟,所述第二时间段为24小时。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胶粘剂层的粘力小于或等于150g/英寸,经过所述第二时间段后,所述胶粘剂层的粘力比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粘力增加100g/英寸或更多。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经过所述第二时间段后,所述胶粘剂层的粘力比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粘力增加50%或更多。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经过所述第二时间段后,所述胶粘剂层的粘力比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粘力增加100%或更多。在所述背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层包括丙烯酸型压敏胶。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反射膜在粘贴到背板之后的较短时间(例如15分钟)内,能够在不被破损的情况下较为方便地从背板上反复剥离,而后,在其粘贴到背板之后经过较长时间(例如24小时),又难以不被破损地被从背板上剥离。这样有利于在人工粘贴的初期,通过可重复地剥离反射膜而调整其在背板上的位置和消除气泡,直到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状态为止。此时,将粘贴好的反射膜与背板静置例如24小时,即可获得较为稳固的结构。显然,这使得手工粘贴反射膜更为方便。此外,由于无需增加挺度的材料而将反射膜直接粘贴到背板,且背光系统中仅存在一个反射膜与LGP之间的空气层,从而,与图1中所示的背光系统相比,本技术的背光系统可以做得更薄,因而更有利于实现LCD等产品的轻薄化。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系统的结构;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系统中反射膜的设置方式;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系统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中省略了对于本技术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避免对本技术的理解造成混淆。同时,应当理解,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这些实施例中所用原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工业品,通过商业渠道可以购得。如图3所示,该背光系统结构包括导光板(LGP)1、反射膜2和背板5。反射膜2的非工作面上设置有胶粘剂3,反射膜2通过该胶粘剂3贴合在背板5上,且其工作面朝向LGP1。根据背光系统的不同设计,LGP1和反射膜2的工作面之间的空气层6可以有所不同。所使用的胶粘剂3为粘力随时间逐渐增强的压敏胶。更具体地,所使用的胶粘剂3为粘力随时间逐渐增强的丙烯酸型压敏胶,如申请号为PCT/GB94/02791、专利技术名称为“SELF-ADHESIVEWALLCOVERINGS”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商品名为CASCOTAKADP21/494的丙烯酸型压敏胶,或申请号为PCT/KR2006/000202、专利技术名称为“FILTERFORPLASMAPANELWITHGOODRE-WORKABILITYANDPLASMADISPLAYPANELCOMPRISINGTHESAME”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丙烯酸型压敏胶。在完成该反射膜2的贴合的最初15分钟内,满足要求的胶粘剂3的粘力小于或等于150g/inch,这使得反射膜2能被无破损地从背板5上反复剥离,以根据需要消除出现的气泡和/或调整反射膜2在背板5上的位置。在完成该反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包括:位于第一侧的导光板;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背板;以及反射片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反射片结构包括反射膜层和设置在所述反射膜层的非工作面上的胶粘剂层,所述反射膜层的工作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膜层通过所述胶粘剂层粘贴到所述背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包括:
位于第一侧的导光板;
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背板;以及
反射片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反射片结构包括
反射膜层和设置在所述反射膜层的非工作面上的胶粘剂层,所述反射膜层
的工作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膜层通过所述胶粘剂层粘贴到所述
背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统,其中,所述反射膜层的工作面与
所述导光板之间存在空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系统,其中,在其被粘贴到所述背
板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反射膜层能被无破损地从所述背板上反复剥离,
使得其在所述背板上的位置能被重复地进行调整;在其被粘贴到所述背板
后经过第二时间段,所述反射膜层难以被无破损地从所述背板上剥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丽娅聂君徐富国张雁燕堵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三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