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44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在氩气气氛下煅烧,将葡萄糖热解生成的碳覆盖在磷酸锌表面。将磷酸锌分散于葡萄糖溶液中,搅拌至水分蒸干,在氩气气氛下于600℃焙烧6h,使得葡萄糖热解生成的无定型碳包覆在磷酸锌表面,得到磷酸锌/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为349mA·h/g,容量保持率达96.4%,表明磷酸锌/碳复合材料作为锌镍电池负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A zinc phosphate / carbon compos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zinc phosphate / carbon composite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which is calcined in an argon atmosphere to cover the carbon produced by the pyrolysis of glucose on the surface of zinc phosphate. The zinc phosphate dispersed in glucose solution, stirring to water evaporation, in argon atmosphere at the temperature of 600 6h calcined, amorphous carbon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zinc phosphate glucose makes pyrolysis, obtained zinc phosphate / carbon composites.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of zinc nickel battery has goo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and cycle stability. After 100 cycles, the specific capacity is 349mA - h/g, the capacity retention of 96.4% showed that zinc phosphate /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as the zinc nickel battery anode has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锌负极材料,通过低温煅烧,合成出磷酸锌/碳复合材料,并以此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
技术介绍
锌镍电池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工作电压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望替代铅酸电池,用作动力电池。但是,由于锌镍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容量衰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锌负极活性材料在碱性电解液中的溶解。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工作,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剂改性、氧化锌形貌控制、采用难溶解性锌化合物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锌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锌镍电池的枝晶生长和锌电极变形问题。因此,对新型负极活性材料的研制是发展锌镍电池的有效途径。磷酸锌是一种锌含量较高的多孔材料,其孔洞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有利于载荷离子的迁移和电化学反应的进行。由于磷酸锌属于绝缘体,其导电性很差,并且在强碱性溶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这些问题对磷酸锌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材料非常不利。本专利技术在磷酸锌表面经低温焙烧合成碳包覆层,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磷酸锌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新型磷酸锌/碳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称取0.2g葡萄糖溶解于20ml蒸馏水中,将烧杯置于7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将1.8g磷酸锌分散于葡萄糖溶液中,加热搅拌至水分蒸干。将烧杯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5h,转移至瓷舟中,在氩气气氛下于600℃煅烧6h,得到磷酸锌/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锌/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称取0.2g葡萄糖溶解于20ml蒸馏水中,将烧杯置于7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将1.8g磷酸锌分散于葡萄糖溶液中,加热搅拌至水分蒸干。将烧杯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文张洁何云龙李秋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