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89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步骤2,在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未固化前,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然后将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所述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浆试验时混凝土裂缝标准不统一,且裂缝纵向上的可灌性不易观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会因为塑性收缩、温差、不均匀沉降和承载力过大等原因产生不同形式的裂缝,其中的表面裂缝会加速混凝土的侵蚀,深层裂缝则会引起结构的渗漏,影响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及时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修复尤为重要。向混凝土裂缝中灌入灌浆料是一种常见的裂缝修补形式,但针对不同宽度和深度的裂缝如何选出最适用的灌浆料,就需要对不同配比的灌浆料进行工作性的对比评价,而灌浆料的可灌性是评价其工作性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尚无规范的试验方法。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时,需要找到合适的裂缝进行灌浆试验。以往在进行灌浆试验时,首先通过试验机将混凝土梁式试件折裂形成模拟裂缝,然后向裂缝中灌入灌浆料,通过观察灌浆料对裂缝填充的饱满程度来判断灌浆料的可灌性能。这种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通过抗折试验得到的混凝土模拟裂缝只能使用一次,而在不同混凝土试件上得到的模拟裂缝在的断面构造和尺度方面等均不一致,因此,当需要对不同配比的灌浆料进行可灌性对比时,由于参照的灌注基准不统一,就无法得出合理的对比结论;(2)由于混凝土试件的不透明性,在进行灌浆试验时,仅能观察裂缝端部的灌注情况,难以观察灌浆料与混凝土裂面之间的配合情况,即灌浆料对整个裂缝的填充饱满程度,无法难以获得全面的可灌性数据并进行准确的可灌性判断。(3)现有方法代价高、效率低、可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浆试验时混凝土裂缝标准不统一,且裂缝纵向上的可灌性不易观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步骤2,在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未固化前,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然后将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所述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时,右侧板和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机构固定板作为一个整体由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前、后侧板上拆离,对左侧板和右侧板进行分别清洗。优选的,在步骤1中,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之前,先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整左、右侧板之间的间距,在步骤2中,将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之前,调整左、右侧板之间的间距使步骤2中灌浆缝的宽度与步骤1中灌浆缝的宽度相同。优选的,在步骤1和步骤2中,通过灌浆料放料器向灌浆缝中注入所述灌浆料。优选的,所述灌浆料放料器包括具有出料口的桶体,出料口处于灌浆缝的上方,出料口处设置有能调节出料口大小的闸板。优选的,闸板通过闸板转轴转动装配于所述桶体上,闸板上固设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弧形槽孔,桶体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弧形槽孔的转盘旋紧螺钉。优选的,弧形槽孔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调节标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裂缝模拟装置的灌浆缝来模拟现实中的混凝土裂缝,不需压折楼板,混凝土裂缝的获得形式简单,同时也有利于每次灌浆试验中的灌浆缝的标准是一致的,可以更准确的比对出不同灌浆料各自的可灌性,此外通过在灌浆缝长度方向上对透明材质的左、右侧板的观察,可以清晰的看出灌浆料与左、右侧板之间的充实度和灌注深度,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可灌性数据;在灌入另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之前,对未固化的灌浆料进行清洗,避免之前灌浆料对后续灌浆料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灌浆料的清洗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裂缝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裂缝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的实施例1如图1-2所示:该方法中涉及到的裂缝模拟试验装置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底板18,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左侧板14、前侧板25和后侧板24,前、后侧板的右端通过螺纹紧固结构连接有机构固定板19,螺纹紧固结构包括铰接于前侧板右端的第一紧固螺杆23和铰接于后侧板右端的第二紧固螺杆,机构固定板19的侧面上开设有供对应紧固螺杆翻转通过的螺杆穿孔,机构固定板19具有朝左凸起的内凸定位凸台30,内凸定位凸台30与前后侧板之间的间隙定位配合,在各紧固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23,使用时旋松螺母,可将紧固螺杆由对应螺杆穿孔中翻出,螺母不需要由紧固螺杆上完全拆掉,便可将机构固定板拆掉,机构固定板的拆除非常的方便,同时也避免了螺母丢失问题。机构固定板上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有右侧板15,间距调节机构将右侧板15与机构固定板19连接成整体结构,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可以调整右侧板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左、右侧板之间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螺栓21,调节螺栓21与机构固定板19螺纹连接,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外圈与右侧板相连的轴承22,轴承的内圈与调节螺栓21的左端相连,旋转调节螺栓21时,调节螺栓21可以通过轴承带动右侧板左右移动。右侧板15通过导向结构与前、后侧板导向滑动配合,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前、后侧板内侧壁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20以及右侧板15前后设置的与对应导向凹槽适配的导向凸块。同时为了模拟更为真实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左、右侧板的相对侧面上进行打毛处理,以获得较大的粗糙度。本实施例中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为亚克力材质。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横向刻度17和竖向刻度16,通过横向刻度17可以确定左、右侧板之间的准确间距,通过竖向刻度16可以确定灌浆深度。左、右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端敞开的灌浆缝13,左、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12。底板18上还通过支架6设置有灌浆料放料器,灌浆料放料器包括具有进料口1的漏斗状的桶体2,桶体为倒置的截头方锥形结构,桶体的出料口5为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结构,出料口5的长度与灌浆缝13的长度匹配。灌浆料放料器还包括设置于出料口处的闸板11,闸板11上固设有闸板转轴10,桶体上设置有轴套9,闸板转轴与轴套转动配合。闸板转轴穿过轴套9连接有转盘8,转盘上设置有弧形槽孔,与弧形槽孔对应的桶体侧壁上设置有转盘旋紧螺钉7。所述弧形槽孔两侧的转盘上设置有出料口调节标尺4。由闸板11、闸板转轴10、轴套9、转盘8、转盘旋紧螺钉7等组成了可精准控制灌浆料释放速率的阀门结构。所述进料口1的外缘可套装在支架6上,所述支架的设置可使出料口5刚好处于灌浆缝13的正上方。所述桶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可确定灌浆料灌入量的容量标尺3,试验时,灌入放料器的灌浆料约为模拟裂缝达到最大设定宽度时模拟裂缝容积的1.05~1.2倍。所述灌浆料放料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或亚克力。该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步骤2,在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未固化前,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步骤2,在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未固化前,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然后将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所述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步骤2,在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未固化前,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然后将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所述灌浆缝中,通过透明的左、右侧板观察第二种配比的灌浆料与左、右侧板的接触配合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对灌浆缝中的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进行清洗时,右侧板和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机构固定板作为一个整体由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前、后侧板上拆离,对左侧板和右侧板进行分别清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裂缝灌浆料可灌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第一种配比的灌浆料灌入裂缝模拟试验装置的灌浆缝中之前,先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盈汤寄予钱钰钦李泽亚吕铭艳陈刚张丽娟赵亮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