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169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水工结构领域;该强化修补材料是由丙乳、矿粉、水泥、细砂、水为原料混合而成;通过矿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方式对丙乳砂浆的性能进行提升,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粘结强度、耐久性好以及施工方便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矿粉掺量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本材料既能用于混凝土结构防护,又能作为修补材料在修复工程中大量使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Surface strengthening repairing material for hydraulic concret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draulic concrete surface repair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strengthen the repair material is made of acrylic emulsion, powder, cement, sand and water as raw material and mixed powder; by replacing cement with the acrylic emulsion morta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compression resistance, adhesive strength, good durability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can adjust the slag content to meet different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this material can be used for concrete structure protection, and can be used as repair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ject, and has very high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在役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水工环境下的混凝土面强化修补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使用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但在水工环境(如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经常或周期性有水作用的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受高速含沙水流冲刷,混凝土表面会遭受较严重的磨损,造成钢筋保护层减小;另一方面由于水中氯盐侵蚀,混凝土中的钢筋易发生锈蚀,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锈胀裂缝,表层剥落。若不及时维修,如此恶性循环则会大大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为保证水工环境下既有混凝土建筑物安全运行,我国学者提出了“以表面防护代替整体防护”的技术思想,进行了许多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有的修补防护材料主要有聚脲材料、环氧系列材料以及丙乳砂浆等。与其他材料相比,聚脲材料无论是在抗冲磨性能、耐久性能,还是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性方面均表现出较大优势,且工程实践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但它一方面价格较贵,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组分及配比如下:以重量份计,丙乳 30份;胶凝材料100份;细砂 200份;水 30份;其中,所述凝胶材料由水泥和矿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组分及配比如下:以重量份计,丙乳30份;胶凝材料100份;细砂200份;水30份;其中,所述凝胶材料由水泥和矿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材料中,矿粉所占质量比为6-36%。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工混凝土表面强化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比表面积为41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瑾王文剑刘志杰杨桂新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