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中未知毒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筛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中未知毒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筛查方法,属于化学物质检测
技术介绍
常见毒物筛查在法庭科学理化检验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申请人通过调研山东省近10年来的涉毒案件,发现此类案件物证检验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涉案毒物种类明显增多,在侦办某些是否中毒不明确的案件中,需要筛查的毒物不仅仅局限于某几种或某一类,即目标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如果仍沿用老方法仅就几种最常见的毒物进行筛查,极有可能造成漏检。(二)目前,气质联用法是全省各地市普遍掌握和采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此方法相应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不规范,也未经过优化考查。(三)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涉案毒物的检出限进行系统性考查仍属空白,阴性结果评价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鉴于以上情况,为满足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操作简便的筛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中未知毒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筛查方法。本申请系统开展了毒物(主要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除草剂、鼠药等)、药物(主要包括苯并杂氮卓类、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中未知毒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筛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检测血液,进行前处理,然后进行GC‑MS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待检测血液样品中是否含有毒物成分;所述前处理的方法为液液萃取方法或固相萃取方法;所述液液萃取方法具体为:(1)当目标检测物为毒物时:取待检测血液2mL,置于15mL尖底离心试管中,加100μg/mL环氧七氯工作液10μL,振荡混匀,经乙酸乙酯:苯(体积比1:1)6mL×2提取,振荡10min,离心10min,分离有机相,合并于试管中,浓缩至近干,加甲醇定容至100μL,供GC‑MS分析;(2)当目标检测物为药物时:取待检测血液2mL,置于15mL尖底离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中未知毒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筛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检测血液,进行前处理,然后进行GC-MS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待检测血液样品中是否含有毒物成分;所述前处理的方法为液液萃取方法或固相萃取方法;所述液液萃取方法具体为:(1)当目标检测物为毒物时:取待检测血液2mL,置于15mL尖底离心试管中,加100μg/mL环氧七氯工作液10μL,振荡混匀,经乙酸乙酯:苯(体积比1:1)6mL×2提取,振荡10min,离心10min,分离有机相,合并于试管中,浓缩至近干,加甲醇定容至100μL,供GC-MS分析;(2)当目标检测物为药物时:取待检测血液2mL,置于15mL尖底离心试管中,加200μg/mLSKF525A、烯丙异丙巴比妥内标工作液各2μL,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1~12,经乙酸乙酯:苯(体积比1:1)6mL×2提取,振荡10min,离心10min,分离有机相,合并于试管中,剩余液体用10%盐酸调pH至2~3,经乙酸乙酯:苯(体积比1:1)6mL×2提取,振荡10min,离心10min,分离有机相,合并于试管中;将以上两步所得提取液合并,浓缩至近干,加甲醇定容至100μL,供GC-MS分析;所述固相萃取方法具体为:(1)取待检测血液2mL,置于15mL尖底塑料离心试管中,加200μg/mLSKF525A、烯丙异丙巴比妥内标工作液各2μL,100μg/mL环氧七氯工作液10μL,振荡混匀,加入0.1M磷酸盐缓冲溶液(pH6.0)6mL,振荡10min,离心10min,分离上清液,用于固相萃取上样;(2)固相萃取步骤:①柱活化:分别用5mL甲醇及5mL磷酸盐缓冲溶液(0.1M,pH6.0)活化固相柱,流速1.5mL/min;所用固相柱选自HLB固相萃取柱或PEP固相萃取柱;②上样:将样品上清液5mL分别加入到已活化好的固相萃取柱,流速0.5mL/min;③淋洗:分别用3mL水及3mL磷酸盐缓冲液(0.1M,pH6.0)淋洗固相柱,流速5mL/min;之后空气加压5min,流速50mL/min,再通氮气干燥10min;④洗脱:用4mL乙酸乙酯:苯(体积比1:1)洗脱,流速0.5mL/min;收集洗脱液,浓缩近干,甲醇定容至100μL,供GC-MS分析;上述所涉及的毒物包括:1.灭多威;2.甲胺磷;3.敌敌畏;4.乙酰甲胺磷;5.速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铎,宋丽娟,张广华,高宏,高中勇,杨崇俊,郭杰,李鹏,张兆宏,吕惊晗,张春强,闫帅,夏侯秋锦,李强,马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公安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