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84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可维持物性平衡,又可防止成型品产生黑痕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1)100份重量的耐热苯乙烯系共聚物,其系由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连续基质相,以及分散在其中的且占树脂组合物5~45重量%的橡胶粒子(B)所构成;(2)0.1~5份重量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在500~10,000间的低分子量聚烯烃(C);(A)由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马来酰亚胺系单体及其他可共聚合单体聚合而成,(B)的重量平均粒径为0.05~0.8μm,且树脂组合物中苯乙烯系单体及/或丙烯腈系单体所成的二聚物及三聚物的总含量在20,000ppm以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一种经橡胶改性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可维持流动性、耐热性等物性平衡,又可改善成型品产生黑痕现象的树脂组合物。苯乙烯系树脂(如ABS树脂等)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在电器、电子及汽车零件上,主要是因为其加工成型性、物理性及机械性质方面皆有良好的评价,尤其是成型品的良好外观及光泽性更是其一大特色;但是,随着使用者对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苯乙烯系树脂在冲击强度及耐热性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又,目前加工成型业者为了改善射出成型品的浇口外观,并且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乃逐渐采用针孔式浇口(Pin gate)来射出成型,此种针孔式浇口由于孔道极小,粘度较高的树脂熔融体不易流过孔道射出成型,因此,提高苯乙烯系树脂的流动性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另一方面,自动化的射出成型虽可减少人力需要,并且可快速大量的生产,但是苯乙烯系树脂在射出成型时常有黑痕出现,使得产品产生瑕疵;因此,如何使耐热苯乙烯系树脂具有良好流动性与耐热性等的物性平衡,树脂在成型时又不生黑痕,乃是此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维持耐热性与流动性物性平衡,并在成型时不产生黑痕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系在提供一种可维持物性平衡,又可防止成型品产生黑痕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1)100份重量的耐热苯乙烯系共聚物,其系由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连续基质相,以及分散在该连续基质相中,且占树脂组合物5~45重量%的橡胶粒子(B)所构成;(2)0.1~5份重量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在500~10,000间的低分子量聚烯烃(C);其中,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系由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马来酰亚胺系单体及其他可共聚合单体聚合而成,而橡胶粒子(B)的重量平均粒径为0.05~0.8μm,且上述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苯乙烯系单体及/或丙烯腈系单体所成的二聚物及三聚物的总含量在20,000pp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系由苯乙烯系单体89~20份重量、丙烯腈系单体10~50份重量、马来酰亚胺系单体1~30份重量及视需要而选的可共聚合单体0~40份重量聚合而得,其可以块状、溶液、悬浊或乳化聚合法制得,其中又以块状或溶液聚合法为佳,上述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60,000~400,000之间,较佳的为80,000~300,000之间;本专利技术中的苯乙烯系单体可选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间--氯苯乙烯、间-叔丁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2,5-二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2,4,6-三溴苯乙烯或2,5-二溴苯乙烯等,其中,以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为较佳。在本专利技术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苯乙烯系单体的聚合单元(polymerized unit)含量为30~80重量%。使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丙烯腈系单体可为丙烯腈、α-甲基丙烯腈等,其中以丙烯腈较佳;本专利技术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中使用的可共聚合单体可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无水马来酸等,其中,(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其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佳。使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马来酰亚胺系单体可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己基马来酰亚胺、N-辛基马来酰亚胺、N-十二烷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2,3-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2,4-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2,3-乙苯基马来酰亚胺、N-2,4-乙苯基马来酰亚胺、N-2,3-丁苯基马来酰亚胺、N-2,4-丁苯基马来酰亚胺、N-2,6-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2,3-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2,4-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2,3-溴苯基马来酰亚胺、N-2,4-溴苯基马来酰亚胺等,其中又以N-苯基马来酰亚胺为最佳。在本专利技术的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马来酰亚胺单体的聚合单元含量为5~3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较佳制备方法,可通过连续式块状或溶液聚合反应的反应器来完成,上述反应器包括柱状流式反应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或者含静止型混合元件的管反应器等,其中以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为佳;上述反应器数量可为一个,也可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时,可以热聚合方式或者将聚合引发剂加入反应中,该聚合引发剂包括过氧化酰类、过氧化酯类、过氧化缩酮类、过氧化碳酸酯类,以及具有硝基与环己烷环的偶氮化合物等,上述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通常基于100份重量的单体的0.01~1.0重量%。上述反应器的反应温度系控制在80~200℃,最好控制在90~160℃的范围内,而反应器的压力系控制在1~5kg/cm2之间,至于原料溶液滞留在反应器内的时间宜在1~5小时之间;另外,为了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使用例如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萜品油烯等的链转移剂。在聚合物单体转化率达40~80重量%之后,通常系将所制得的共聚物溶液以预热器加热至最高温,然后再以挥发步骤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及挥发成份,一般挥发步骤可使用减压脱气槽的装置或挤出机脱气装置除去挥发成份,之后以冷凝器将之收集成回收液,并将回收液中的水份除去后,重新作为原料溶液使用;将除去挥发成份的聚合熔融物挤出制粒,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本专利技术分散在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连续基质相中的橡胶粒子,占树脂组合物的5~45重量%,而分散在基质相中的橡胶粒子系以橡胶接枝共聚物的形式存在,即其为乳化橡胶粒子(B)的接枝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粒子(B)所制成的接枝共聚物可为乳化橡胶粒子或溶液(总体)橡胶粒子,其系在二烯系橡胶乳液45~85份重量存在下,与由苯乙烯系单体50~90重量%、丙烯腈系单体10~50重量%,以及其他可共聚合单体0~40重量%组成的单体混合物55~15份重量,接枝聚合而得重量平均粒径0.05~0.8μm的乳化橡胶粒子(B)的接枝共聚物乳液,或制成不同的橡胶重量平均粒径混合而成的粒径呈双峰分布的橡胶粒子(B)(其重量平均粒径分别为0.06~0.15μm及0.16~0.6μm)的接枝共聚物乳液,再经凝结、脱水、干燥等步骤,而制得粉粒状的乳化橡胶粒子(B)的接枝共聚物;上述二烯系橡胶乳液系指包含有100~60重量%共轭二烯单体和0~40重量%可共聚合不饱合单体所形成的均聚物(homopolymer),或其共聚物(copolymer),上述共轭二烯单体可以下式表示 其中,R可为氢、甲基或氯等,而可共聚合不饱合单体可为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丙烯酸酯系单体或其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二烯系橡胶乳液可为聚丁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异戊间二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上述二烯系橡胶乳液可以上述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1)100份重量的耐热苯乙烯系共聚物,其系由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的连续基质相,以及分散在该连续基质相中,且占树脂组合物5~45重量%的橡胶粒子(B)所构成;(2)0.1~5份 重量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在500~10,000间的低分子量聚烯烃(C);其中,含酰亚胺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系由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马来酰亚胺系单体及其他可共聚合单体聚合而成,而橡胶粒子(B)的重量平均粒径为0.05~0.8μm, 且上述耐热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苯乙烯系单体及/或丙烯腈系单体所成的二聚物及三聚物的总含量在20,000pp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秋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