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及机器人减速机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503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及机器人减速机和机器人,该随动板的A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均匀分布,该随动板的B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均匀分布,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不穿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随动板轴向的投影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在随动板轴向的投影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是不相交。所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为圆弧槽,圆弧夹角V为70‑100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减少磨耗,节省电能、易于安装、节省人工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及机器人减速机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机器人减速机、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需要关节连接结构,关节连接结构涉及到减速机,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997147.1,名称为减速机的V型槽随动板的专利技术专利,还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9971202,名称为关节机器人的随动式平稳减速机,这两个专利中涉及的随动板采用了多个交叉V形槽结构,且同一圆环面上的多根V形槽穿通随动板的外圆环且平行设置,其存在的问题是,降低了随动板的强度,且在试验中发生板断裂现象,影响减速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其采用的柱形滚柱有摩擦大,易于耗损,组装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其特征是,该随动板的A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均匀分布,该随动板的B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均匀分布,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不穿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随动板轴向的投影均匀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外圆环,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不平行设置,强度明显增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在随动板轴向的投影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是不相交。相交时,凹槽可以设计得较长,不相交时,凹槽短一些。为了适应球形滚珠,所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为圆弧槽,圆弧夹角V为70-100度。为了适应滚柱形滚珠,所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为平底槽。作为优选,所述平底槽的两端设置有R角。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有三条、四条、五条或六条。数量多强度好但会增加加工成本和安装难度。一种机器人减速机,包括后压板、差动变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所述的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随动板位于后压板和差动变速器之间,后压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后压板凹槽,第一凹槽和后压板凹槽之间安装有第一滚珠,差动变速器上开设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差动变速器凹槽,第二凹槽和差动变速器凹槽之间安装有第二滚珠。一种机器人,其特征是,包括所述的机器人减速机。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的优点:1.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采用圆弧槽,避免了原V形槽底部刀尖状的应力集中现象,加强了随动板的强度;2.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不穿通随动板的外圆环,避免了原V形槽径向穿通的结构,进一步加强了随动板的强度;3.所采用的球形滚珠摩擦系数小于交叉滚柱,使得摩擦小,使用损耗低,寿命增大;4.由于摩擦小,功率消耗少,节省驱动电能;5.单一的球形滚珠比交叉的圆柱安装工序少,易于安装,生产效率高;6.圆弧槽的加工工序少于V形槽,减少了加工机床的数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减少磨耗,节省电能、易于安装、节省人工、减少加工机床的数量、减少投资额度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随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2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随动板凹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随动板凹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该随动板1的A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该第一凹槽11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均匀分布,该随动板1的B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该第二凹槽12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均匀分布,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不穿通,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在随动板1轴向的投影均匀分布。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在随动板1轴向的投影在本实施例里是相交的,也可以是不相交。第一凹槽11和/或第二凹槽12为圆弧槽,圆弧夹角V为70-100度。第一凹槽11和/或第二凹槽12为平底槽15。平底槽15的两端设置有R角。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在实施例里设置有三条,还可以是四条、五条或六条。一种机器人减速机,包括后压板、差动变速器,还包括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1,随动板1位于后压板和差动变速器之间,后压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1对应的后压板凹槽,第一凹槽11和后压板凹槽之间安装有第一滚珠,差动变速器上开设有与第二凹槽12对应的差动变速器凹槽,第二凹槽12和差动变速器凹槽之间安装有第二滚珠。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减速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及机器人减速机和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其特征是,该随动板(1)的A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该第一凹槽(11)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均匀分布,该随动板(1)的B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该第二凹槽(12)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均匀分布,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不穿通,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在随动板(1)轴向的投影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其特征是,该随动板(1)的A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该第一凹槽(11)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一凹槽(11)均匀分布,该随动板(1)的B圆环面上开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该第二凹槽(12)不穿通随动板(1)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两条以上的第二凹槽(12)均匀分布,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不穿通,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在随动板(1)轴向的投影均匀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在随动板(1)轴向的投影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是不相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的随动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槽(11)和/或第二凹槽(12)为圆弧槽,圆弧夹角V为7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柳叶华平倪剑生
申请(专利权)人:海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