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50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包括外缸筒、内缸筒、端盖、活塞轴、导磁环及隔磁环,外缸筒两端均固装端盖,外缸筒内同轴安装内缸筒,内缸筒两端与端盖之间均固定导磁环,在内缸筒的两端与导磁环之间均固定隔磁环,活塞轴的两端同轴穿装入内缸筒并与端盖及隔磁环同轴滑动安装;内缸筒在周向上制有若干阻尼通道,在磁流变液存储腔及阻尼通道内充满磁流变液;端盖的内端缠绕线圈,线圈通电且活塞轴运行后所述导磁环、内缸筒、端盖形成闭合磁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活塞行程前提下增长阻尼通道,在不加在电流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初始阻尼力,同时在加载电流后产生较大的库仑力,工作范围增加,同时使减摆器阻尼力可调倍数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配件领域,涉及飞机起落架,尤其是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
技术介绍
前三点式起落架布置的飞机在滑行或滑跑过程中存在前起落架摆振的缺点,产生飞机前轮摆振的原因是:由支柱、前轮的侧向振动与围绕支柱轴线的前轮扭转振动相互耦合所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自激振动,维持这种自激振动的能量是在飞机滑跑过程中由地面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及力矩提供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航空业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前起落架上布置有油液式减摆器。传统油液式减摆器主要的工作原理是液压油在活塞的推动下挤入节流装置,油液与节流装置发生剧烈摩擦产生阻尼力,不同的减摆器阻尼装置也各不相同,因此存在通用型较差,阻尼工作范围窄,工作过程中阻尼力不可调,另外由于节流装置孔径或阻尼通道缝隙都很小等不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堵塞或减摆失效等故障。本专利技术正是采用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的一种可调阻尼力的活塞式减摆器,具有初始阻尼力大,体积小,结构简单,阻尼力可调、可实现阻尼力半主动控制甚至主动控制等优点,未来对于电传操纵的飞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经检索,发现两篇与本专利内容相关的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筒、内缸筒、端盖、活塞轴、导磁环及隔磁环,所述外缸筒两端均固装端盖,外缸筒内同轴安装内缸筒,内缸筒两端与所述端盖之间均固定导磁环,在内缸筒的两端与导磁环之间均固定隔磁环,所述活塞轴的两端同轴穿装入内缸筒并与端盖及隔磁环同轴滑动安装,所述活塞轴的活塞部将内缸筒与活塞轴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磁流变液存储腔;所述内缸筒在周向上制有若干阻尼通道,所述两部分磁流变液存储腔通过阻尼通道连通,在磁流变液存储腔及阻尼通道内充满磁流变液;所述端盖的内端缠绕线圈,线圈的端部伸出至端盖外,所述线圈通电且活塞轴运行后所述导磁环、内缸筒、端盖形成闭合磁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筒、内缸筒、端盖、活塞轴、导磁环及隔磁环,所述外缸筒两端均固装端盖,外缸筒内同轴安装内缸筒,内缸筒两端与所述端盖之间均固定导磁环,在内缸筒的两端与导磁环之间均固定隔磁环,所述活塞轴的两端同轴穿装入内缸筒并与端盖及隔磁环同轴滑动安装,所述活塞轴的活塞部将内缸筒与活塞轴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磁流变液存储腔;所述内缸筒在周向上制有若干阻尼通道,所述两部分磁流变液存储腔通过阻尼通道连通,在磁流变液存储腔及阻尼通道内充满磁流变液;所述端盖的内端缠绕线圈,线圈的端部伸出至端盖外,所述线圈通电且活塞轴运行后所述导磁环、内缸筒、端盖形成闭合磁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制有轴向内伸的隔磁套,隔磁环与所述内缸筒内壁之间通过该隔磁套之间形成轴向阻尼环,隔磁环的内侧壁制有与内缸筒阻尼通道位置对应的径向阻尼槽,该轴向阻尼环、径向阻尼槽连通所述阻尼通道及磁流变液存储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通道为在内缸筒周向上所制的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世兴刘秀魏德功崔荣耀杨正权刘小川豆清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