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64900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9:29
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串联形成连通腔;还包括补油装置、监测控制装置;所述的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伺服液压缸、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液压泵、流量控制阀;所述的伺服液压缸一端与所述的连通腔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流量控制阀、进油控制阀、液压泵、补油箱形成补油路;所述的回油控制阀分别接入伺服液压缸、补油箱、进油控制阀形成回油路;优点是,该系统的补油过程闭环可控,反馈及时,对于内部密封实情具有预警功能,通过精确检测并反馈泵送系统的密封状态,实现泵送系统的高效可靠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泵送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柱塞式污泥泵送系统因具有输送排量大、输送距离远、过程密闭性好等优良性能,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备受推广。但由于输送介质的高粘稠、强腐蚀特性,污泥泵送系统的液压动力源工作环境恶劣,作业强度高,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密封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损蚀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程度泄漏,如不实施密封过程的实时监测,设备预警功能将无法实施甚至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已公开的类似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21024391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针对工程机械泵送机构的液压补油系统,但此专利所涉及的补油回路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泵送系统空载或非满载运行的时候,有杆腔压力比无杆腔压力高,导致补油功能缺失;同时系统缺少油量过补控制,容易造成两缸不同步;补油过程粗放,未能有效对系统密封状态实施闭环监控。同时,当前污泥泵送系统领域未见类似的液压工作过程实施密封监测的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污泥泵送系统的液压控制过程开环不可控,密封实情不可预警等缺陷,提供一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串联形成连通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油装置、监测控制装置;所述的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伺服液压缸、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液压泵、流量控制阀;所述的伺服液压缸一端与所述的连通腔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流量控制阀、进油控制阀、液压泵、补油箱形成补油路;所述的回油控制阀分别接入伺服液压缸、补油箱、进油控制阀形成回油路;通过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的切换控制回油路和补油路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的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上检测器、第二上检测器、第一下检测器、第二下检测器、PLC控制系统、数据处理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串联形成连通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油装置、监测控制装置;所述的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伺服液压缸、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液压泵、流量控制阀;所述的伺服液压缸一端与所述的连通腔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流量控制阀、进油控制阀、液压泵、补油箱形成补油路;所述的回油控制阀分别接入伺服液压缸、补油箱、进油控制阀形成回油路;通过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的切换控制回油路和补油路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的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上检测器、第二上检测器、第一下检测器、第二下检测器、PLC控制系统、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一上检测器与第二上检测器分布设置在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的上止位点检测其位置信号、时间信号和压力信号;所述的第一下检测器与第二下检测器分别设置在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的下止位点检测其位置信号、时间信号和压力信号;所述的PLC控制系统根据第一上检测器、第二上检测器、第一下检测器、第二下检测器采集的数据控制所述的补油路对连通腔进行补油或使回油路对伺服液压缸进行回油复位,所述的PLC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模块连通,数据处理模块将从PLC控制系统采集的信号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处理后输出可视化数据且判断泵送系统继续工作或停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闭环检测柱塞式污泥泵密封实情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控制阀设有A口、B口、C口、D口,所述的回油控制阀设有E口、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升郑理慎蒙振净陈志平罗建标谢淮明方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