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30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以设定年份的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式

Rapid prediction method f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full temperature ran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 temperature field of asphalt pavem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ased on permanent deformation fast prediction method to se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permanent deformation frequency and temperature range as the bas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特别涉及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路面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过量的永久变形,会使道路表面出现影响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的不平整,甚至导致路面出现开裂。因此,限制路面结构的永久变形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要求。根据建立模型时依据的不同,国内外用来预估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的基本方法可分为经验法、经验-理论法和理论分析法三大类。(1)经验法经验法是从试验路测定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而得,比较符合该路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强,特定条件下预估精度高的特点;但没有考虑路面结构的整体效应,且预估变形的公式外延性差,通用性较差,仅适用于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的预估。故用于推广评价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永久变形受到一定的限制。(2)半经验-半理论法,与经验法相比,半经验-半理论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使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在通用性方面有了改善。一般先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粘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求解路面的应力与位移,再结合室内外的有关试验,统计出沥青层的永久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设定年份的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设定年份的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设计年份沥青路面沥青层的永久变形,式中,Δh为沥青层永久变形;m为路面结构周围环境温度分区数;fi为第i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Pi为第i温度区间的温度分布频率;i为1、2、3……n;δ为温度修正系数;所述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设定年份内不同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永久变形量的理论值与年温度分布频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f=aNb+c,式中,f为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N为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荷载作用次数,a、b、c为拟合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距离路面1cm处的温度作为路表代表温度,按照一定的温度间隔T将其划分为m个温度区间,并以该区间的中间值作为该温度区间的代表温度值,求得各温度区间的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其中,所述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是指各温度区间全年所占小时数占全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T通常取值为5℃;m为大于1的自然数,通常取值5~10;S2、采用实测方法或理论模型获得各温度区间不同沥青混合料路面深度的温度值;所述不同沥青混合料路面深度的温度值是指各温度区间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不同深度的实测或预测温度值;S3、确定温度轴载分布,根据公路实际运行情况按轴载大小划分车辆轴载等级并计算不同轴载等级的轴载分布频率,根据设计年限内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结合路面温度分布频率和轴载分布频率计算得到不同轴载等级、不同温度区在设计年限内的轴载作用次数,即温度轴载分布;S4、通过沥青混合料室内三轴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抗变形能力,确定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模型并进行修正;S5、通过动态模量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路面材料温度与模量的关系方程,进而确定沥青混合料路面各温度区间不同深度即不同温度的动态模量;S6、根据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的实际情况,采用BISAR建立路面结构计算模型,并沿竖向按设定的深度间隔将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划分为n个亚层;其中,沥青层按照1~4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乃兴赵毅曹源文于伟徐建平曾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