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成型植入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23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成型植入物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入物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占90%以上,它具有全方位均匀微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的这种微孔结构对于人体的血管组织及软组织的迅速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该植入物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强度高、无毒性、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尤其涉及。成型植入物适用于眼球摘除术后的再造人工义眼,以及外科移植手术中头颅骨、颧骨、下腭骨的修补与再造。人工义眼和人工骨植入人体后,除了要保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必需的力学强度外,还要保证人体的血管及软组织能在它上面迅速生长,以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现有的成型植入物在应有过程中都不尽人意,例如关于人工义眼,初期开发的是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其表面光滑,人体组织与之无法结合,因此,该植入体也不会随眼肌肉转动,假象明显,而且易感染、易脱落。近年来又开发了采用羟基磷酸钙材料的人工义眼(俗称珊瑚石),它虽与人体组织有一定的结合性,但比重大,且在使用过程中有重金属析出。关于人工骨,一般是采用硅橡胶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它们的缺陷分别是强度不够或相容性差,而且都存在光滑的缺陷,即人体的血管与软组织无法与之结合。据最近的文献报导,美国已经研究出了高密度聚乙烯成型植入物,它虽然与上述材料相比有很大进步,但是由于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大,在加热成型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性大,造成颗粒间的孔隙结构变形,从而引起孔径尺寸不一致,导致与人体的结合性仍不够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成型植入物,其特征在于:该植入物由平均分子量大于1×10↑[6]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和平均分子量小于1×10↑[6]的高密度聚乙烯细粉组成,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占90%~100%(重量),高密度聚乙烯细粉占0~10%(重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颗粒的尺寸为200~900微米,高密度聚乙烯细粉的尺寸为5~30微米,该植入物还具有全方位均匀贯穿互联的微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云良李海生陆豪张志龙李鸿宾范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