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树脂及其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15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50—90wt%的连续相组分(S)和10—50wt%的分散相组分的具有优良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和优良物理性质且适合循环使用的苯乙烯树脂;以及该苯乙烯树脂和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苯乙烯树脂,其具有优良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不容易热劣化并具有提高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该苯乙烯树脂和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优良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和物理性质的苯乙烯树脂,以及该苯乙烯树脂和一种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苯乙烯树脂,其具有优良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不容易热劣化并具有提高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该苯乙烯树脂和一种热塑性聚碳酸酯附脂的组合物。苯乙烯树脂公知为一种具有优良耐热性和抗冲击性的树脂,其用作模塑或成型材料。例如,其用于汽车部件,家用电器部件,办公设备,机械零件等。近年来,其越来越被用作大型薄壁成型或高速注模的材料,但常规的树脂在如此应用中不是令人满意的,这是由于其在加工时的低流动性,其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是不良的,在加工时需要大量时间。此外,随着其壁厚减少的模塑或成型产品的使用范围变宽,就需要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由苯乙烯树脂和一种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制备的模塑产品可以具有高抗冲击性,其中,加入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是为了提高苯乙烯树脂的抗冲击性能。如此树脂组合物需要较高的模塑或成型温度以提高它的流动性,但模塑或成型温度的增加将引起其物理性质的劣化,这是由苯乙烯树脂中橡胶相的热分解而致。另一方面,从保持全球环境的角度,希望一般目的的此类塑性材料能够进行循环使用,而对其循环使用的方法正在研究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当对该塑性材料进行再次模塑或成型时,由于苯乙烯树脂中橡胶相的热分解而引起其物理性质的劣化。特别是当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用作冲击强度改进剂时,通常使用乳液聚合方法来制备所公知的ABS树脂的苯乙烯树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用于制备苯乙烯树脂的乳化剂或促凝剂保留在该树脂中,而此类杂质在ABS树脂中将引起该树脂的劣化,除低该树脂的物理性能或热变该树脂的颜色,这样就阻止了该树脂的循环使用。例如,在日本特开240352/1987(第1页左栏第12行-第2页右上栏第20行)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包括一种芳族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与一种接枝共聚物进行混合,该接枝共聚物是通过在一种橡胶状聚合物上接枝至少两种单体进行制备,该单体选自芳族乙烯基单体,乙烯基氰化物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该接枝共聚物含有至少60wt%的橡胶状聚合物组份,对橡胶状聚合物的接枝率小于50%,非接枝树脂组份的特性粘度为0.6dl/g或更低。在上述方法中,由于大量的橡胶状聚合物存在于该聚合物中,机械强度,特别是劲度急剧降低,此外,流动性也随之下降。而且,所采用的乳液聚合方法需要辅助的原料如乳化剂,同时也需要进行废水处理,这使得该方法变得复杂且费用消耗多。因此,上述方法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日本特开39176/1987(第2页左栏第39行-右栏第42行)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包括一种热塑性碳酸酯与两种ABS树脂混合,每一种ABS树脂均具有具体范围的橡胶颗粒尺寸和接枝率,但它们之间是不同的,因而,在低温时的抗冲击性能得以改善。然而,上述方法比较复杂,因而在工业上是不利的,因为具有不同组成的两种接枝聚合物要分别制备,由其它单体混合物制备一种共聚物,然后生成的接枝聚合物再与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混合。在日本特开148258/1986(第1页右栏第10行-第2页右下栏第15行)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分别具有低橡胶含量和高橡胶含量的两种ABS树脂与视需要的AS树脂一起混合,以此来改善耐热性,抗冲击性与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之间的平衡。但是,在对其制备方法不加限制的情况下,制备具有高橡胶含量和高接枝率的ABS树脂是困难的,特别是不能采用本体聚合。此外,与上述情况相同,这种方法也是复杂的,因为两种或三种(视需要还有一种AS树脂)ABS树脂必须分别制备,然后它们再与一种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混合。含有橡胶状聚合物的常规苯乙烯树脂如ABS树脂通过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进行制备,但某些苯乙烯树脂在加热时常发生严重变性及着色。当苯乙烯树脂与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相应的合金时,由于取决于苯乙烯树脂类型的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水解作用,因此机械物理性能得以降低。由此需要这样一种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可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模塑或成型,即使在高温下模塑或成型时,或在再次模塑或成型时也不劣化或着色,且能极大地改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苯乙烯树脂与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苯乙烯树脂具有优良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和物理性质。迫切希望开发这样一种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能够以低费用获得一种苯乙烯树脂和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苯乙烯树脂在混合之后,不能引起热塑性聚碳酸酯的劣化,且能极大地改善模塑性能或易成型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提高的抗冲击强度。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含于苯乙烯树脂中一定量的特殊组份影响该苯乙烯树脂物理性质的劣化,因此导致本专利技术的完成。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成分(a)一种苯乙烯树脂,其包括50-90wt%的连续相组份(S)和10-50wt%的分散相组份(以下将简称为“橡胶状聚合物组份”),该连续相组份(S)由一种苯乙烯单体和不饱和腈单体,或苯乙烯单体,不饱和腈单体和其它可共聚单体的共聚物组成;该分散相组份由一种该单体接枝于其上且该共聚物包藏于其中的橡胶状聚合物组份组成;其中三连串链单元AAA不能从连续相组份(S)的不饱和腈单体单元(A)中检测出,基于所检测的全部单元(A),双链连串单元AA等于3%或更少,连续相组份(S)的折合粘度(ηsp/c)为0.2-0.85dl/g,元素周期表中族Ⅰ和/或Ⅱ金属组份的量,以金属计,小于100wt.ppm或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组合物的曲线,其阐述用于本专利技术典型共聚中的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能力。(b)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该橡胶状聚合物组份具有的重均颗粒尺寸为0.1-3μm。(c)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含有一种有机硫的化合物,以硫含量计,其量为0.01-0.5wt%。(d)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该连续相组份(S)具有的折合粘度(ηsp/c)为0.2-0.65dl/g。(e)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基于所检测的全部单元(A),连续相组份(S)中的AA链单元等于2.5%或更少。(f)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基于所检测的全部单元(A),连续相组份(S)中的AA链单元等于2.0%或更少。(g)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在连续相组份(S)中的不饱和腈单体组份(A)的测量是通过13C-NMR进行的。(h)一种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以金属计,元素周期表中族Ⅰ和/或Ⅱ金属组份的量小于20wt.ppm。(i)一种如(h)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其中,以卤素和酸基计,全部量的卤化物和无机酸小于10wt.ppm。(j)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500重量份的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和100重量份、粘均分子量为8,000-55,000的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k)一种如(j)描述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2-300重量份的苯乙烯树脂和100重量份的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l)一种循环方法,其包括收集如(a)描述的苯乙烯树脂的模塑或成型产品,然后以此生产其它的模塑或成型产品。(m)一种循环方法,其包括收集如(j)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苯乙烯树脂,其包括50-90wt%的连续相组份(S)和10-50wt%的分散相组份,该连续相组份(S)由苯乙烯单体与不饱和腈单体,或苯乙烯单体,不饱和腈单体与其它可共聚单体的一种共聚物组成;该分散相组份由所述单体于其上接枝共聚的一种橡胶状聚合物组份组成且所述共聚物包藏于其中,其中三链单元AAA不能从连续相组份(S)的不饱和腈单体单元(A)中检测出,基于所检测的全部单元(A),双链单元AA的量为3%或更少,连续相组份(S)的折合粘度(η↓[sp/c])为0.2-0.85dl/g,以金属计,元素周期表中族Ⅰ和/或Ⅱ金属组份的量为100wt.ppm或更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隆一志波和岩本宗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