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Janus rod-shaped nanometer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interface protection law on the function of composite nanorods were modified at both ends of the steps of the modified nano materials; rod ends wa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namely the Janus nanorods; the composite nanorods were composed of block copolymers using the molecular reaction polymer brush chain segments, the rod like nano particles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crosslinked growth and having multiple properti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Janus rod-shaped nanometer material is simple and easy, and th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Janus rod-shaped nanometer material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Janus棒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Janus棒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Janus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门神,传说它具有前后两面,一面望着过去,一面望着未来,因此被称为双面神。1991年,法国科学家Pierre-GillesdeGennes在其诺贝尔获奖致辞中首次使用Janus一词来描述具有双重性质的颗粒(P.G.deGennes.Rev.Mod.Phys.1992,64,645-648.),引起了人们对Janus材料极大的研究兴趣。Janus纳米材料具有形貌的不对称性或者不同组成性质的分区集成,同时结合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显示出多重功能性。因此,Janus纳米材料在乳液稳定、光学探针、生物传感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F.X.Liang,C.L.Zhang,Z.Z.Yang,Adv.Mater.2014,26,6944-6949.)。Janus棒状纳米材料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在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棒状纳米材料的不完全对称性,给其制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赋予其Janus性能更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Janus棒状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采用乳液界面保护法对功能复合纳米棒的两端分别进行改性的步骤;所述改性后得到的两端具有不同组成和性质的棒状纳米材料,即为所述Janus棒状纳米材料;所述功能复合纳米棒是由嵌段共聚物利用其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实现交联而得到的具有多重性质的棒状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Janus棒状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采用乳液界面保护法对功能复合纳米棒的两端分别进行改性的步骤;所述改性后得到的两端具有不同组成和性质的棒状纳米材料,即为所述Janus棒状纳米材料;所述功能复合纳米棒是由嵌段共聚物利用其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实现交联而得到的具有多重性质的棒状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选自两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中的任一种,其中所述两嵌段聚合物的一端为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并且另一端为极性聚合物链段或非极性聚合物链段,所述三嵌段共聚物的中间链段为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并且两端分别为极性聚合物链段和非极性聚合物链段;和/或,所述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选自聚丙烯酸、聚丙烯酸叔丁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聚(2-乙烯基吡啶)、聚(4-乙烯基吡啶)、聚(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聚(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聚(丙烯酰氧基二异丙氧基铝)、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二异丙氧基铝)、聚(丙烯酰氧基三异丙氧基钛)、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三异丙氧基钛)、聚(丙烯酰氧基三异丙氧基锆)、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三异丙氧基锆)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的聚合物聚合度为5~10000,优选为30~1000,更优选为50~5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物质选自金属、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金属选自Au、Ag、Pt、Ba、Cd、Pb、Ti、Al、Sn、Zr、Cr、Ni、Co、Cu、Pd、Eu、Mn、Ca、Zn和Fe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金属化合物为Au、Ag、Pt、Ba、Cd、Pb、Ti、Al、Sn、Zr、Cr、Ni、Co、Cu、Pd、Eu、Mn、Ca、Zn或Fe的氧化物、硫化物、碲化物或者它们中的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非金属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和/或,所述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的方法选自下述A)-C)中的任一种:A)使金属离子在所述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得到复合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颗粒的功能复合纳米棒;B)使带相反电荷的纳米颗粒在所述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进行静电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忠,贾凡,梁福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