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85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36
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供油装置、燃烧室、点火塞以及热交换器;所述供油装置包括设置于机体壳内部的电机、位于电机右侧并且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油泵以及设置于油泵右侧并且与油泵通过燃油管连接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燃烧室内部,在燃烧室与油泵之间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内导入空气以形成油气混合气的涡流室;在燃烧室的右侧连接有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续燃烧室,所述涡流室、燃烧室以及续燃烧室均设置于热交换器内部,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机体壳的右侧并且连接于机体壳,所述点火塞固定连接于热交换器并且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壳体延伸至燃烧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采用离心雾化,辅以助燃风扇燃烧更加充分,更节能。

A liquid heater

A liquid heater, including oil supply system, combustion chamber, ignition and heat exchanger; the oil supply device comprises an oil pump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shell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driv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oil pump oil pump through a fuel pipe connection atomizer; the atomizer arranged inside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in betwee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pump is used to swirl chamber combustion chamber into air to form oil and gas mixture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right connection for the combustion of mixed gas 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swirl chamber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re arranged in the continued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e body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and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shell, the ignition plug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heat exchanger shell and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extends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centrifugal atomizing, auxiliary combustion fan, more complete combustion, and more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车用加热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液体加热器是与汽车发动机相对独立的采暖设备,即在发动机不启动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达到液体加热、车厢采暖、除霜等效果。作为液体加热、车厢采暖以及除霜设备他应该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污染少,无异味,噪音低,节约燃油等优点。现目前的液体加热器存在燃烧不够充分,燃烧后热转化率低、结构设计不合理,尺寸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结构紧凑,并且能够使雾化的燃油燃烧充分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热转化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供油装置、燃烧室、点火塞以及热交换器;所述供油装置包括设置于机体壳内部的电机、位于电机右侧并且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油泵以及设置于油泵右侧并且与油泵通过燃油管连接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燃烧室内部,在燃烧室与油泵之间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内导入空气以形成油气混合气的涡流室;在燃烧室的右侧连接有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续燃烧室,所述涡流室、燃烧室以及续燃烧室均设置于热交换器内部,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机体壳的右侧并且连接于机体壳,所述点火塞固定连接于热交换器并且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壳体延伸至燃烧室内。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上对应燃烧室的下方设有供燃烧废气排出的排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双轴电机,电机的右侧输出端与油泵传动连接,电机的左侧输出端与助燃风扇传动连接,机体壳的左端为罩于助燃风扇外侧的进风罩壳;进风罩壳的侧面设有多个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油箱。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为离心雾化器,离心雾化器的动力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加工成型方便,所述热交换器为桶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并且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介质层,所述内壳体的右端侧壁中心朝向续燃烧室凸出形成火焰反射板,在外壳体的右端上部设有与介质层连通的第一输出口,在外壳体的左端上部设有与介质层连通的第二输出口并且所述第二输出口位于所述点火塞的左侧。进一步地,为了使热交换器的热传导效率更高,使的热传导片受热均匀,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连接有沿内壳体长度方向上布置的热传导片;所述热传导片为多个并且绕所述内壳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进一步地,为了使热量具有一个比热容较大的载体,使得载体介质能适应不同环境,所述介质层内为防冻液或水。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紧凑,各个部件之间布置合理减小了整个设备的安装空间,2、采用离心雾化原理,辅以助燃风扇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更节能环保;3、续燃烧室布置在热交换器内部,提高了热转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供油装置1、燃烧室2、点火塞3以及热交换器7,所述供油装置1将燃油泵起并使其雾化再将空气吹入燃烧室2同雾化气体混合后再由点火塞3将混合气体点燃;所述供油装置1包括设置于机体壳4内部的电机11、位于电机11右侧并且与电机11传动连接的油泵12以及设置于油泵12右侧并且与油泵12通过燃油管13连接的雾化器14;所述雾化器14设置于燃烧室2内部,在燃烧室2与油泵12之间设有用于向燃烧室2内导入空气以形成油气混合气的涡流室5;在燃烧室2的右侧连接有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续燃烧室6,所述涡流室5、燃烧室2以及续燃烧室6均设置于热交换器7内部,所述热交换器7位于机体壳4的右侧并且连接于机体壳4,所述点火塞3固定连接于热交换器7并且穿过所述热交换器7的壳体延伸至燃烧室2内。如图1所示,所述热交换器7上对应燃烧室2的下方设有供燃烧废气排出的排气管21;所述电机11为双轴电机,电机11的右侧输出端与油泵12传动连接,电机11的左侧输出端与助燃风扇8传动连接,机体壳4的左端为罩于助燃风扇8外侧的进风罩壳81,进风罩壳81的侧面设有多个进风口,进风罩壳81外侧还设有一个防尘罩82;所述油泵12的进油口与进油管121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油管121的另一端连接于油箱;所述雾化器14为离心雾化器,离心雾化器的动力输入轴与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热交换器7为桶形结构;所述热交换器7包括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并且外壳体71和内壳体72之间形成介质层74,所述内壳体72的右端侧壁中心朝向续燃烧室6凸出形成火焰反射板73,在外壳体71的右端上部设有与介质层74连通的第一输出口75,在外壳体71的左端上部设有与介质层74连通的第二输出口76并且所述第二输出口76位于所述点火塞3的左侧;所述内壳体72的内壁上连接有沿内壳体72长度方向上布置的热传导片77;所述热传导片77为多个并且绕所述内壳体72的中心线均匀分布;所述介质层74内的介质为防冻液或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体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装置(1)、燃烧室(2)、点火塞(3)以及热交换器(7);所述供油装置(1)包括设置于机体壳(4)内部的电机(11)、位于电机(11)右侧并且与电机(11)传动连接的油泵(12)以及设置于油泵(12)右侧并且与油泵(12)通过燃油管(13)连接的雾化器(14);所述雾化器(14)设置于燃烧室(2)内部,在燃烧室(2)与油泵(12)之间设有用于向燃烧室(2)内导入空气以形成油气混合气的涡流室(5);在燃烧室(2)的右侧连接有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续燃烧室(6),所述涡流室(5)、燃烧室(2)以及续燃烧室(6)均设置于热交换器(7)内部,所述热交换器(7)位于机体壳(4)的右侧并且连接于机体壳(4),所述点火塞(3)固定连接于热交换器(7)并且穿过所述热交换器(7)的壳体延伸至燃烧室(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装置(1)、燃烧室(2)、点火塞(3)以及热交换器(7);所述供油装置(1)包括设置于机体壳(4)内部的电机(11)、位于电机(11)右侧并且与电机(11)传动连接的油泵(12)以及设置于油泵(12)右侧并且与油泵(12)通过燃油管(13)连接的雾化器(14);所述雾化器(14)设置于燃烧室(2)内部,在燃烧室(2)与油泵(12)之间设有用于向燃烧室(2)内导入空气以形成油气混合气的涡流室(5);在燃烧室(2)的右侧连接有供混合气体燃烧的续燃烧室(6),所述涡流室(5)、燃烧室(2)以及续燃烧室(6)均设置于热交换器(7)内部,所述热交换器(7)位于机体壳(4)的右侧并且连接于机体壳(4),所述点火塞(3)固定连接于热交换器(7)并且穿过所述热交换器(7)的壳体延伸至燃烧室(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7)上对应燃烧室(2)的下方设有供燃烧废气排出的排气管(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为双轴电机,电机(11)的右侧输出端与油泵(12)传动连接,电机(11)的左侧输出端与助燃风扇(8)传动连接,机体壳(4)的左端为罩于助燃风扇(8)外侧的进风罩壳(81);进风罩壳(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占良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艾诺威电子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