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应槐专利>正文

全马铃薯制做的可生物全降解内包装减震物的制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76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马铃薯为原料制做的内包装减震物的方法。是以马铃薯为原料,经过对马铃薯淀粉、薯渣的分离。薯渣经过加工制做成添加剂。将马铃薯淀粉、渣添加剂、助剂、增塑剂共置在备有搅拌桨叶并可加热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反应充分的物料进行热造粒膨化。膨化后的颗粒,用低压水蒸气与水共混,定量注入模具内压力热造型、脱膜、边缘修整、检验、整体外表面涂层、压力定型烘干、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的产品表面洁白,光滑、体轻,成本低廉,用后即弃、弃后可生物全降解。(*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市场上所见无论是电子产品或机电产品,以及一切易碎商品内包装减震物大多采用EPS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制成。其弃后,极难降解,被称为百年垃圾“白色污染”。多年来,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根本上消除了它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且选择了以马铃薯为原料,施加微量的矿物质助剂和增塑剂,研制成了全马铃薯制做的可生物全降解的内包装减震物。本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并且用后即弃成为动物饲料;或生物全降解,降解后的物质可做为肥料。本专利技术,原料充足,制做工艺简单,产品表面洁白光滑,成本低廉,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淘汰EPS聚苯乙烯发泡塑料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马铃薯经过精选、清洗、粉碎、筛分、淀粉与薯渣分离。淀粉经过蛋白分离、旋流洗涤、淀粉脱水后待用。分离出的薯渣经过清洗、漂白、干燥后将其磨碎成白色粉末的添加剂。将脱水待用的淀粉、渣制添加剂、助剂、增塑剂共置在可加温的搅拌混合机中,升温至75℃-85℃进行反应,反应时应不中断搅拌。将反应后的物料送入200℃±10℃的造粒机内造粒、膨化。膨化后的颗粒用低压水蒸气与水共混。混合后的膨化颗粒送入模具中压力热造型、脱模、边缘修整、检验、表面涂层、定型烘干、成品包装。(其工艺流程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原料特殊。原料是马铃薯、红薯、白薯、地瓜、甘薯、木薯、凉薯、芋头、魔芋等一切根茎薯类。原料来源极为丰富,且为全植物。2.可生物全降解。用后即弃,成为动物饲料或降解成为肥料,对环境没有污染。3.全生物原料制品,属绿色包装产品,可淘汰EPS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制品。4.原料中无塑料成份。5.使用中对人体健康无损害。6.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权利要求1.全马铃薯制做的内包装减震物,其特征是该减震物采用的原料特殊,其原料重量百分比为马铃薯 90-98%助剂 0.01-0.05%增塑剂 1.5-9.5%首先将上述原料马铃薯经过精选、清洗、粉碎、筛分、淀粉与薯渣分离。淀粉液再经过蛋白分离,旋流洗涤,脱水待用。薯渣经洗涤,漂白、干燥后制成添加剂。将待用的马铃薯淀粉、薯渣添加剂与助剂、增塑剂置入可加温的搅拌混合机中,升温至75℃-85℃并且不中断搅拌进行反应,反应后仍能使α淀粉具有原性能。反应后的物料送入造粒机内,在200℃±10℃的环境里进行热造粒、膨化。膨化后的颗粒用低压蒸气与水共混。混合后的湿颗粒送入模具内压力热造型、边缘修整、表面涂层、压力定型烘干、检验、成品包装。2.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可以是红薯、白薯、地瓜、甘薯、凉薯、木薯、芋头、魔芋等一切根茎薯类。3.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剂可以用氨明矾或钾明矾。4.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可以用甘油或季戊四醇。5.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渣添加剂是由薯渣经过洗涤、漂白、干燥后制成。漂白时不能用莹光增白剂。制做过程不破坏原有的纤维组织结构。6.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颜色或在其表面印制各种颜色的商标、文字、图案。全文摘要一种用马铃薯为原料制做的内包装减震物的方法。是以马铃薯为原料,经过对马铃薯淀粉、薯渣的分离。薯渣经过加工制做成添加剂。将马铃薯淀粉、渣添加剂、助剂、增塑剂共置在备有搅拌桨叶并可加热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反应充分的物料进行热造粒膨化。膨化后的颗粒,用低压水蒸气与水共混,定量注入模具内压力热造型、脱膜、边缘修整、检验、整体外表面涂层、压力定型烘干、包装。本专利技术制造的产品表面洁白,光滑、体轻,成本低廉,用后即弃、弃后可生物全降解。文档编号C08J9/00GK1253146SQ9812355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应槐, 孙国榆 申请人:王应槐, 孙国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马铃薯制做的内包装减震物,其特征是该减震物采用的原料特殊,其原料重量百分比为:马铃薯 90-98%助剂 0.01-0.05%增塑剂 1.5-9.5%首先将上述原料马铃薯经过精选、清洗、粉碎、筛分、淀粉与薯渣分离。淀粉液再经 过蛋白分离,旋流洗涤,脱水待用。薯渣经洗涤,漂白、干燥后制成添加剂。将待用的马铃薯淀粉、薯渣添加剂与助剂、增塑剂置入可加温的搅拌混合机中,升温至75℃-85℃并且不中断搅拌进行反应,反应后仍能使α淀粉具有原性能。反应后的物料送入造粒机内,在200℃±10℃的环境里进行热造粒、膨化。膨化后的颗粒用低压蒸气与水共混。混合后的湿颗粒送入模具内压力热造型、边缘修整、表面涂层、压力定型烘干、检验、成品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应槐孙国榆
申请(专利权)人:王应槐孙国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