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50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棍,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正面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一固定座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环,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转棍,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外壁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安装有套板。该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通过第一转棍、第一转杆、支撑杆、第二转棍和套板的配合,实现对纱线张紧度的调节,整个过程调节更加方便,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Yarn feeding devic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feeding yarn, knit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both ends of which are fixed with the first fixed se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tick,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rod, connecting the first the rotating rod and the first fixed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collar,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eat second, the top second of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wherein the inner sid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rotating stick, the front outer wall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outer wall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the outer suppor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cover plate. Yarn feeding device of the knitting machine, the first rotating stick, the first rotary rod, with supporting rod, second stick and sleeve plate, for adjusting yarn tens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adjustment is more convenient, great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针织编织中,常常会出现断线的现象,这无疑影响到了编织效率和织物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效益,而这断线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送纱装置对纱线的张紧度,现有技术中,纱线在送纱滚筒中的张紧度不可调,若太紧容易在旋转的过程中来回摩擦,增加了热量,容易导致纱线的断裂,对于一些纱线其张紧度的需要不一,例如专利号为201620388367.X的专利,包括送纱装置本体,送纱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滚筒柱,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的结构简单,但对纱线张紧度调节不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包括底座和柱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棍,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正面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一固定座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环,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转棍,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外壁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安装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套板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套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正面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与支撑座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轴环。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顶端设有柱体,所述柱体贯穿筒体的顶端外壁,所述柱体的后侧安装有第三转棍,所述第三转棍的后侧安装有端盖,所述柱体的正面设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与柱体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轴环,所述柱体的底端安装有卡板,所述筒体的左侧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右端安装有压板。优选的,所述卡板通过弹簧与筒体相连。优选的,所述柱体与筒体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通过第一转棍、第一转杆、支撑杆、第二转棍和套板的配合,向上或向下调节套板的位置,支撑座随着套板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支撑座通过第二转杆带动第二转棍向上或向下运动,当调节到适宜的张紧度时,通过加紧第一螺栓对调节后套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纱线张紧度的调节,整个过程调节更加方便,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套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筒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固定座,3、第一转棍,4、第一转杆,5、第一轴环,6、第二固定座,7、支撑杆,8、空腔,9、滑槽,10、套板,11、滑块,12、第一螺栓,13、支撑座,14、第二转杆,15、第二轴环,16、第二转棍,17、第三固定座,18、筒体,19、柱体,20、第三转棍,21、端盖,22、第三转杆,23、第三轴环,24、卡板,25、第二螺栓,26、压板,27、弹簧,28、滑套,2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包括底座1和柱体19,底座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强度高和耐腐蚀等优点,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棍3,第一转棍3的数量为两个,纱线从底座1顶端左侧的第一转棍3进入到该装置中,第一固定座2的正面设有第一转杆4,第一转杆4与第一固定座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环5,第一轴环5起到便于第一转杆4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转动的作用,第一转棍3通过第一转杆4和第一轴环5在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转动,对纱线进行输送,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转棍16,第二转棍16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杆7的正面外壁设有空腔8,支撑杆7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滑槽9,支撑杆7的外侧安装有套板10,套板10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11,滑块11与滑槽9相匹配,套板10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松动第一螺栓12,向套板10施加一个外力,套板10带动滑块11在滑槽9中滑动,套板10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13,支撑座13的正面设有第二转杆14,第二转杆14贯穿空腔8,第二转杆14与支撑座1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轴环15,第二轴环15起到便于第二转杆14与支撑座13之间转动的作用,第二转棍16对纱线进行疏导,第二转棍16通过第二转杆14和第二轴环15在支撑杆7的内侧转动,第二固定座2的内侧设有第三固定座17,第三固定座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筒体18,筒体18的内腔顶端设有柱体19,柱体19贯穿筒体18的顶端外壁,柱体19在筒体18的内腔顶端滑动,柱体19的后侧安装有第三转棍20,第三转棍20的后侧安装有端盖21,柱体19的正面设有第三转杆22,第三转棍20随着纱线的运转带动第三转杆22在柱体19中转动,第三转杆22与柱体19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轴环23,第三轴环23起到便于第三转杆22与柱体19之间转动的作用,柱体19的底端安装有卡板24,卡板24防止柱体19与筒体18分离的作用,筒体18的左侧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5,第二螺栓25的右端安装有压板26,当对纱线张紧度进行小幅度调节时,松动第二螺栓25,向上或向下调节柱体19的高度,柱体19带动第三转棍20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对纱线张紧度进行小幅度的调节,卡板24通过弹簧27与筒体18相连,弹簧27便于柱体19位置的调节,柱体19与筒体18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28,滑套28起到便于柱体19与筒体18之间滑动的作用,底座1的底端设有橡胶垫29,橡胶垫29为橡胶材质制成。当该装置进行送纱时,纱线从底座1顶端左侧的第一转棍3进入到该装置中,第一转棍3通过第一转杆4和第一轴环5在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转动,再经过第二转棍16进行疏导,第二转棍16通过第二转杆14和第二轴环15在支撑杆7的内侧转动,最后经底座1顶端右侧的第一转棍3送出,需要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时,松动第一螺栓12,向上或向下调节套板10的位置,支撑座13随着套板1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滑块11在滑槽9中滑动,支撑座13通过第二转杆14带动第二转棍16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到适宜的张紧度时,通过加紧第一螺栓12对调节后套板10的位置进行固定,滑块11卡在滑槽9的内壁,对调节后第二转棍16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纱线张紧度的调节,整个过程调节更加方便,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包括底座(1)和柱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棍(3),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正面设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与第一固定座(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环(5),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二固定座(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转棍(16),所述支撑杆(7)的正面外壁设有空腔(8),所述支撑杆(7)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滑槽(9),所述支撑杆(7)的外侧安装有套板(10),所述套板(10)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滑槽(9)相匹配,所述套板(10)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套板(10)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的正面设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与支撑座(1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轴环(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横机的送纱装置,包括底座(1)和柱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棍(3),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正面设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与第一固定座(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环(5),所述第一固定座(2)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二固定座(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转棍(16),所述支撑杆(7)的正面外壁设有空腔(8),所述支撑杆(7)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滑槽(9),所述支撑杆(7)的外侧安装有套板(10),所述套板(10)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滑槽(9)相匹配,所述套板(10)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套板(10)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的正面设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与支撑座(1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轴环(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秀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德铭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