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6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纯阴极铜为原料,制备的铜棒Cu+Ag≥99.99%、氧含量小于0.0003%、导电率≥101%IACS;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挤压、连续轧制、退火的工艺,制备的铜棒致密度高;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节能,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省了铸锭加热、热挤压的工序,有益效果是节约能耗50%以上。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pper b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pper,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high purity copper cathode was prepared by continuous casting continuous extrusion and continuous rolling and annealing the first second times continuous rolling and drawing - cutting complete copper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adopts high purity cathode copper as raw materials, preparation of copper Cu+Ag = 99.99%, the oxygen content is less than 0.0003%, the conductivity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1%IACS; secondly,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trusion, continuous rolling, annealing, the copper prepared high density; and the inven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saving ingot heating, hot extrusion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more than 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电真空器件在雷达通讯系统、电气设备、成像器件和探测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电真空器件材料是电真空器件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电真空器件的技术指标是否先进,产品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除设计、制造工艺外,材料的性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往往是决定性因素。铜及铜合金具有高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等特点,而且真空密封性能优异,即使很薄也不会漏气,这对电真空器件尤为重要。另外,铜及铜合金还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几乎所有液态焊料都能良好地对其表面进行润湿,而无须镀镍。因此,铜及铜合金是电真空器件广泛采用的金属材料之一。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棒一般采用以下生产工艺方法:真空炉熔炼—铸锭—加热—挤压—拉拔—分切传统的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棒生产工艺存在投资规模大、成材率低、产品长度有限、生产效率低、能耗大、产品氧含量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利用本专利技术工艺生产的铜棒具有导电性能高、氧含量低、致密度高、塑性加工性能高、表面质量高的优点,而且该工艺高效、节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所述的上引连铸步骤为:将高纯阴极铜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采用牵引机组在结晶器中上引连铸铜杆;所述的连续挤压步骤为:以上引连铸制备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制备无氧铜棒,连续挤压机转速为6r/min,挤压轮与腔体的间隙值为1.2-1.3mm,连续挤压铜棒的直径为60~150mm;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为:以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为原料,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大于80%;所述的退火步骤为:采用保护气氛真空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370度,保温时间为5小时,退火后铜棒的晶粒尺寸为0.02~0.03mm;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为: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为30%-50%;所述的拉拔步骤为:采用液压拉拔机对铜棒进行拉伸变形,进行一道次拉伸变形,拉伸变形系数为1.02,拉拔模具的模角为8°,拉拔模具的模孔工作带长度为8mm;拉拔后铜棒的抗拉强度为大于285MPa,延伸率为5%~10%;所述的分切步骤为:采用分切设备按照客户要求长度对铜棒进行分切。所述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保温炉;其中熔炼炉的温度为1150℃~1180℃,所述的保温炉的温度为1150℃~1160℃;所述的结晶器出水温度控制在20℃~30℃,所述的木碳采用烘干木碳,保证熔炼炉的还原气氛。所述的在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设有隔仓,且所述的熔化炉、隔仓和保温炉之间通过流沟相连,所述的流沟高出炉底100mm,可促进铜液流动的均匀性,可以起到除渣的效果;所述的隔仓内安装有在线除气装置,通过在线除气装置向铜液内充入99.996%的惰性气体,并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将计量的惰性气体压入铜液中并打散成微小气泡,使其均匀的分散在铜液中,从而达到除气、脱氧的目的;所述惰性气体出口压力0.2MPa,流量0.5Nm3/h,转子转速控制在150~200r/min。用牵引机组上引连铸铜杆,然后铜杆进入收线装置;其中上引连铸铜杆速度500~600mm/min,上引连铸铜杆直径Ф20~30mm,制备的无氧铜杆纯度为Cu+Ag≥99.99%、氧含量≤0.0003%、导电率≥101.5%IACS。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中轧制后铜棒直径不圆度小于0.2mm,采用椭圆-圆孔型的孔型系统,各道次压缩比1.1-1.5,十个机架单独传动变频调速,各个道次机架轧辊是由各个不同的变频电机驱动,交流变频电机30KW,轧辊:Ф300mm,轧辊材质为Cr12MoV,轧辊硬度HRC58-60,轧辊孔槽粗糙度不低于Ra0.1。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中为了提高冷轧铜棒的表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对轧辊、铜棒进行乳液冷却及润滑,流量:20m3/h,乳液工作压力:2.2MPa,乳液温度:35-45℃,乳液浓度10%。所述的退火步骤中真空炉控温精度为±1℃,真空炉升温时间小于1.5小时,炉内采用循环风机保证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其中循环风机功率为7.5kw。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中轧制后铜棒直径不圆度小于0.2mm,采用椭圆-圆孔型的孔型系统,各道次压缩比1.05-1.2,十个机架单独传动变频调速,各个道次机架轧辊是由各个不同的变频电机驱动,交流变频电机30KW,轧辊:Ф300mm,轧辊材质为Cr12MoV,轧辊硬度HRC58-60,轧辊孔槽粗糙度不低于Ra0.1。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中为了提高冷轧铜棒的表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对轧辊、铜棒进行乳液冷却及润滑,流量:20m3/h,乳液工作压力:2.2MPa,乳液温度:35-45℃,乳液浓度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纯阴极铜为原料,制备的铜棒Cu+Ag≥99.99%、氧含量小于0.0003%、导电率≥101%IACS;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挤压、连续轧制、退火的工艺,制备的铜棒致密度高;而且本专利技术高效、节能,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省了铸锭加热、热挤压的工序,有益效果是节约能耗5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所述的上引连铸步骤为:将高纯阴极铜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采用牵引机组在结晶器中上引连铸铜杆;所述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保温炉;其中熔炼炉的温度为1180℃,所述的保温炉的温度为1160℃;所述的结晶器出水温度控制在30℃,所述的木碳采用烘干木碳,保证熔炼炉的还原气氛。所述的在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设有隔仓,且所述的熔化炉、隔仓和保温炉之间通过流沟相连,所述的流沟高出炉底100mm,可促进铜液流动的均匀性,可以起到除渣的效果;所述的隔仓内安装有在线除气装置,通过在线除气装置向铜液内充入99.996%的惰性气体,并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将计量的惰性气体压入铜液中并打散成微小气泡,使其均匀的分散在铜液中,从而达到除气、脱氧的目的;所述惰性气体出口压力0.2MPa,流量0.5Nm3/h,转子转速控制在200r/min;用牵引机组上引连铸铜杆,然后铜杆进入收线装置;其中上引连铸铜杆速度500mm/min,上引连铸铜杆直径Ф20mm,制备的无氧铜杆纯度为Cu+Ag≥99.99%、氧含量≤0.0003%、导电率≥101.5%IACS。所述的连续挤压步骤为:以上引连铸制备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制备无氧铜棒,连续挤压机转速为6r/min,挤压轮与腔体的间隙值为1.2mm,连续挤压铜棒的直径为100mm;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为:以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引连铸步骤为:将高纯阴极铜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采用牵引机组在结晶器中上引连铸铜杆;所述的连续挤压步骤为:以上引连铸制备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制备无氧铜棒,连续挤压机转速为6r/min,挤压轮与腔体的间隙值为1.2-1.3mm,连续挤压铜棒的直径为60~150mm;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为:以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为原料,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大于80%;所述的退火步骤为:采用保护气氛真空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370度,保温时间为5小时,退火后铜棒的晶粒尺寸为0.02~0.03mm;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为: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为30%-50%;所述的拉拔步骤为:采用液压拉拔机对铜棒进行拉伸变形,进行一道次拉伸变形,拉伸变形系数为1.02,拉拔模具的模角为8°,拉拔模具的模孔工作带长度为8mm;拉拔后铜棒的抗拉强度为大于285MPa,延伸率为5%~10%;所述的分切步骤为:采用分切设备按照客户要求长度对铜棒进行分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保温炉;其中熔炼炉的温度为1150℃~1180℃,所述的保温炉的温度为1150℃~1160℃;所述的结晶器出水温度控制在20℃~30℃,所述的木碳采用烘干木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设有隔仓,且所述的熔化炉、隔仓和保温炉之间通过流沟相连,所述的流沟高出炉底100mm;所述的隔仓内安装有在线除气装置,通过在线除气装置向铜液内充入99.996%的惰性气体,并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将计量的惰性气体压入铜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舒阳叶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