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雪专利>正文

自动脱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11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20
自动脱油机。主要解决目前冷镦产品(比如螺母)在离心机上脱油结束后,需要将整个脱油筒倒转才可将物料倒出,费事费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自动脱油机,在离心脱油完成后,底盖会随支架移动,从而使物料随支架在第二出料口倒出,结构简单,下料方便。

Automatic oil stripping machine

Automatic oil stripp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sent cold heading product (such as nut) needs to be turned upside down after the oil is removed from the centrifuge, so that the material can be poured ou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oil removing machine; after the centrifugal deoiling is completed, the bottom cover moves with the bracket, so that the material is poured out with the bracket at the second discharging por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material is convenient to be c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脱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脱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脱油机。
技术介绍
冷镦机是批量生产冷锻产品(比如螺栓和螺母)的主要设备。在冷锻设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冷镦产品进行冷却,基于对冷却机油重复利用和冷镦产品洁净要求,需要对其进行脱油处理。目前生产过程中的脱油的方法都是单独设置一离心脱油机。这种离心脱油机一般是立式的,是在一个机架的上部设置一脱油筒,然后将带油的冷锻产品放入滤油网内后,启动电机使滤油网高速转进行脱油,脱油完成后停止电机,然后将整个脱油筒倒转后将物料倒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动脱油机,主要解决目前冷镦产品(比如螺母)在离心机上脱油结束后,需要将整个脱油筒倒转才可将物料倒出,费事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脱油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由动力源带动转动的物料筒,所述物料筒上设有连通的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物料筒侧壁设有若干用于物料甩出的油流出的出油通孔,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底盖对应设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内壁活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沿自身轴线转动的底盖,所述底盖包括关闭时覆盖所述第一出料口且由所述物料筒带动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在开启后使物料可从第二出料口排出壳体外的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动脱油机,在离心脱油完成后其底盖会随支架移动,从而使物料随支架在第二出料口倒出,结构简单,下料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示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自动脱油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由动力源2带动转动的物料筒3,所述物料筒3上设有连通的进料口31和第一出料口32,所述物料筒侧壁设有若干用于物料甩出的油流出的出油通孔33,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11,所述第二出料口11与所述底盖对应设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内壁活动连接的支架4,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沿自身轴线40转动的底盖41,所述底盖包括关闭时覆盖所述第一出料口且由所述物料筒带动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在开启后使物料可从第二出料口排出壳体外的第二位置(参见说明书附图1中虚线所示)。作为优选的,支架与壳体内壁铰接,当然,这里也可以采用滑动配合等,进一步的,支架一端铰接在壳体内壁,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支架摆动的第二动力源(优选为气缸),在脱油机进行离心脱油作业的时候,底盖与物料筒底部紧密接触,在物料筒由电机带动转动的时候,物料筒通过摩擦力带动底盖转动,(也可以在底盖上端面设有传动齿,在物料筒的下端面设有与其啮合的传动齿实现传动),在需要出料的时候,电机停止转动,支架逆时针转动,底盖离开物料筒的底部,而转动至与第二出料口对应,物料随底盖落到第二出料口后出料,进一步的,在物料筒的侧壁设有相通的出油通孔,将物料转动甩出的油通过出油通孔在物料筒的外壁流出。电机可以通过螺钉等安装在固定壳上,作为优选的,气缸的一端与固定壳铰接,另一端与顶板连接,作为优选,物料筒进料口处设有可开启的舱门。进一步的,壳体上端还设有限料盒38,物料先加入限料盒内,当存满后通过气动的方式打开匝门39,物料会滑入桶内,随后匝门关闭。第二出料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底盖,也可做成高于底盖,这样需要额外的输料带将物料输送上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壳5,所述物料筒3安装于所述固定壳内,所述物料筒侧壁设有出油通孔,所述物料架上设有与所述出油通孔连通的排油槽51,所述壳体内相对所述固定壳下方设有油盘6。离心出的油通过排油槽落在油盘上,一起取出,回收利用,降低成本而且环保。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壳5,所述支架4一端与所述固定壳5铰接,还包括第二动力源12,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带动所述固定壳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动力源为气缸,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21带动物料筒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支架包括底板45,所述底板45一端与所述固定壳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底板45上设有安装孔451,所述底盖底部设有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转轴411,所述底板45在转动后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形成向第二出料口的倾斜设置的输料通道48。该实施例没有设有弹簧,其底板与固定壳铰接,使用的时候,底板在气缸的作用下转动,需要关闭时,底板转动,将底盖与物料筒底部接触,打开时,底盖转动离开物料筒,工件随底盖滑落落在底板上,底板的直径大于底盖,底盖与第二出料口连接,这样物料沿底盖落到第二出料口处,另一方面,在物料筒侧壁可以对应底盖在设置一个导油槽,并设置第二个出油口。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支架包括顶板46和底板45,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壳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底板45上设有安装孔451,所述底盖底部设有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转轴411,所述底盖与底板45之间设有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底盖离开所述物料筒时推动底盖,使所述底盖与所述顶板连接形成向第二出料口的倾斜设置的输料通道48。该实施例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在脱油机进行离心脱油作业的时候,底盖通过弹性件的预紧力与物料筒底部紧密接触,运行更加平稳,在支架转动后,底盖与顶板连接,两者的上端面形成输料通道,也可以实现出料。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斜坡461,所述底盖41上与所述第一斜坡对应设有第二斜坡412。底盖离开物料筒时,底盖随弹性件上升到位后,其第二斜坡与第一斜坡贴合,底盖的上端面与顶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这样物料可以平稳的从顶盖和顶板上端面落到出料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料槽15,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出料槽一端,所述顶板46在所述支架转动时与所述出料槽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固定壳内设有限位槽58,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轴承581,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物料筒外侧。物料筒上设有凸环,该凸环设置在轴承的上端面实现定位。另一方面,进一步,物料筒的上端也套设有轴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还设有阻油圈49,所述阻油圈49用于将底盖处于第一位置时甩出的油阻挡,所述底板底部还设有出油口452,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盘对应设置。收集落在底盖上的油,从出油口落在油盘上,回收利用,降低成本而且环保,油盘一侧设有总出油口用于排出壳体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直线法兰轴承9,所述直线法兰轴承包括法兰端91和圆柱端92,所述法兰端与所述底板底部连接,所述圆柱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圆柱端内。弹簧套设在圆柱端外侧。实施例不应视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专利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脱油机

【技术保护点】
自动脱油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由动力源(2)带动转动的物料筒(3),所述物料筒(3)上设有连通的进料口(31)和第一出料口(32),所述物料筒侧壁设有 若干用于物料甩出的油流出的出油通孔(33),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11),所述第二出料口(11)与所述底盖对应设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内壁活动连接的支架(4),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沿自身轴线(40)转动的底盖(41),所述底盖包括关闭时覆盖所述第一出料口且由所述物料筒带动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在开启后使物料可从第二出料口排出壳体外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脱油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由动力源(2)带动转动的物料筒(3),所述物料筒(3)上设有连通的进料口(31)和第一出料口(32),所述物料筒侧壁设有若干用于物料甩出的油流出的出油通孔(33),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11),所述第二出料口(11)与所述底盖对应设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内壁活动连接的支架(4),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沿自身轴线(40)转动的底盖(41),所述底盖包括关闭时覆盖所述第一出料口且由所述物料筒带动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在开启后使物料可从第二出料口排出壳体外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壳(5),所述支架(4)一端与所述固定壳(5)铰接,还包括第二动力源(12),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带动所述固定壳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源为气缸,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物料筒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45),所述底板(45)一端与所述固定壳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底板(45)上设有安装孔(451),所述底盖底部设有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孔内的转轴(411),所述底板(45)在转动后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形成向第二出料口的倾斜设置的输料通道(48)。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圆章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