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宝艳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98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面的前侧固定有氧烛,壳体内部底面的后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气囊和氧气湿化装置,壳体内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机、显示器和蓄电池,氧烛的出气口和集气管的进气口连通,集气管的出气口和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进气管的出气口和气囊的进气口连通,采用氧烛作为氧气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减压阀和第二控制阀使得供氧量恒定,减少用户的不适;气囊将氧烛产生的氧气收集,定量供应,使得氧烛产生的氧气不会产生浪费。

Portable oxygen generating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ble medical oxygen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inside of the casing bottom surface of the front side is fixed with the oxygen candl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ar shell from left to right in a fixed air bag and oxyg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inside the casing bottom middle posi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fix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from the surface. Left in the fixed microcontroller, display and battery, oxygen candle outlet and an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llector, collector outlet and an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let pipe, the first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pipe, air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oxygen candle as oxygen source for oxygen, improve the portable medical oxygen generator carrying portable, pressure relief valve and the second control valve makes the oxygen supply constant, reduce user discomfort; air bag The oxygen produced by the oxygen candle is collected and supplied quantitatively so that oxygen produced by the oxygen candle is not wa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内科医疗在进行呼吸科患者治疗恢复时,一些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输氧治疗处理,传统的氧气呼吸器以钢瓶氧气作为主要氧源,呼吸器的体积重量受制于氧气供应源即钢瓶,而且钢瓶的体积和重量都不便于运输和携带,无法进行灵活的移动转移,对特殊情况和特殊地域空间无法及时进行输氧处理,影响最佳治疗时机,同时由于钢瓶是机械方式控制供氧,难以与人相比配,总是有富余氧气排出,限制了氧气呼吸器的使用场所,影响输氧治疗效果,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采用氧烛作为氧气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减压阀和第二控制阀使得供氧量恒定,减少用户的不适;气囊将氧烛产生的氧气收集,定量供应,使得氧烛产生的氧气不会产生浪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面的前侧固定有氧烛,壳体内部底面的后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气囊和氧气湿化装置,壳体内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机、显示器和蓄电池,氧烛的出气口和集气管的进气口连通,集气管的出气口和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进气管的出气口和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气囊的出气口和氧气湿化装置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连通,氧气湿化装置的出气口和罩体的进气口通过导管连通,所述气囊的内部底面固定有气体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分别与气体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和蓄电池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体的前后两端对称固定有粘贴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上设有单向导气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烛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氧烛在壳体内部底面的前侧等间距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烛的激发装置为电子激发器,氧烛的电子激发器与单片机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采用氧烛作为氧气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减压阀和第二控制阀使得供氧量恒定,减少用户的不适;气囊将氧烛产生的氧气收集,定量供应,使得氧烛产生的氧气不会产生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气囊正视剖面构示意图。图中:1减压阀、2气囊、3进气管、4第一控制阀、5集气管、6氧烛、7导气管、8第二控制阀、9氧气湿化装置、10单片机、11显示器、12蓄电池、13导管、14罩体、15粘贴带、16气体压力传感器、17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7,壳体17内部底面的前侧固定有氧烛6,氧烛6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氧烛6在壳体17内部底面的前侧等间距分布,壳体17内部底面的后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气囊2和氧气湿化装置9,壳体17内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机10、显示器11和蓄电池12,氧烛6的出气口和集气管5的进气口连通,集气管5的出气口和进气管3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进气管3的出气口和气囊2的进气口连通,气囊2将氧烛6产生的氧气收集,定量供应,使得氧烛6产生的氧气不会产生浪费,气囊2的出气口和氧气湿化装置9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7连通,氧气湿化装置9的出气口和罩体14的进气口通过导管13连通,罩体14的前后两端对称固定有粘贴带15,粘贴带15方便罩体14的固定,导管13上设有单向导气阀,采用氧烛6作为氧气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减压阀1和第二控制阀8使得供氧量恒定,减少用户的不适,气囊2的内部底面固定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6,单片机10分别与气体压力传感器16、显示器11和蓄电池12电连接,氧烛6的激发装置为电子激发器,氧烛6的电子激发器与单片机10电连接。在使用时:氧烛6的激发装置为电子激发器为现有技术,单片机10控制其中的氧烛6激发,氧烛6产生氧气经进气管3和集气管5进入到气囊2中,气囊2的气压升高,减压阀1对氧气进行减压传输到氧气湿化装置9,氧气湿化装置9给氧气增湿,也可以从氧气湿化装置9观察出氧量的大小便于调整,氧气湿化装置9中的氧气经进气管3进入到罩体14中供患者使用;当单片机10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16检测到气囊2内的氧气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单片机10控制另外的氧烛6激发,维持气囊2内的氧气浓度。本专利技术,采用氧烛6作为氧气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减压阀1和第二控制阀8使得供氧量恒定,减少用户的不适;气囊2将氧烛6产生的氧气收集,定量供应,使得氧烛6产生的氧气不会产生浪费。采用氧烛作为氧源进行供氧,提高了呼吸器运输和携带的便携性,将氧源分散成若干独立的氧烛,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使得氧烛能够单独引发,使得呼吸器的供养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达到自动控制供氧量的技术效果,同时循环泵能够维持吸氧面罩处的氧气压力处于恒定值状态,减少用户的不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7)内部底面的前侧固定有氧烛(6),壳体(17)内部底面的后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气囊(2)和氧气湿化装置(9),壳体(17)内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机(10)、显示器(11)和蓄电池(12),氧烛(6)的出气口和集气管(5)的进气口连通,集气管(5)的出气口和进气管(3)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进气管(3)的出气口和气囊(2)的进气口连通,气囊(2)的出气口和氧气湿化装置(9)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7)连通,氧气湿化装置(9)的出气口和罩体(14)的进气口通过导管(13)连通,所述气囊(2)的内部底面固定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6),单片机(10)分别与气体压力传感器(16)、显示器(11)和蓄电池(1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7)内部底面的前侧固定有氧烛(6),壳体(17)内部底面的后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气囊(2)和氧气湿化装置(9),壳体(17)内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机(10)、显示器(11)和蓄电池(12),氧烛(6)的出气口和集气管(5)的进气口连通,集气管(5)的出气口和进气管(3)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进气管(3)的出气口和气囊(2)的进气口连通,气囊(2)的出气口和氧气湿化装置(9)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7)连通,氧气湿化装置(9)的出气口和罩体(14)的进气口通过导管(13)连通,所述气囊(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宝艳
申请(专利权)人:丁宝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