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96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斜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顶针板、顶针和导向柱,顶杆位于顶针板下方,顶针板上方设有斜面,顶针的底端固定于斜面上,顶针与斜面相垂直,导向柱设有空心腔体,顶针位于导向柱的空心腔体中,顶杆能够做升降向运动,当顶杆向上运动时,顶杆带动顶针板斜向上运动,顶针板带动顶针沿导向柱一起做斜向上运动,顶针斜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当顶杆向下运动时,顶针板带动顶针沿导向柱一起做斜向下运动,顶杆、顶针板及顶针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向柱作导轨,顶针可沿导向柱进行往返运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生产出的产品夹线美观。

Inclined eject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oping roof struc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mprises a top rod and a thimble thimble plate, and a guide column, the push rod is positioned in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evel thimble, thimble plate, thimble end fixed to the inclined plane, the thimble and slant vertical guid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vity, a hollow cavity. Located in the steering column, the push rod can make lifting to the movement, the push rod moves upward, push rod drives the thimble plate inclined upward movement along the guide column plate drives the thimble thimble together inclined upward, upward movement of thimble oblique crest products, the push rod to the movement, the thimble plate drives the thimble along the guide post together obliquely downward movement, a push rod, a thimble plate and a thimble res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guide pin is used as a guide rail, and the thimble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guide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the product produc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autiful lin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顶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斜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常用的类似的设计是顶出结构是固定在模架上,斜顶出模是依靠产品胶位强行拉动斜顶出模。这样的设计缺陷比较明显,因为顶出结构固定在模架无法产生行程极容易在出模过程造成顶出结构同塑胶产品插伤,此种斜顶的出模设计是靠塑胶产品在出模过程受力拉动斜顶运动常常使得塑胶产品变形而导致塑胶产品的精度和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斜顶出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斜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顶针板、顶针和导向柱,顶杆位于顶针板下方,顶针板上方设有斜面,顶针的底端固定于斜面上,顶针与斜面相垂直,导向柱设有空心腔体,顶针位于导向柱的空心腔体中,顶杆能够做升降向运动,当顶杆向上运动时,顶杆带动顶针板斜向上运动,顶针板带动顶针沿导向柱一起做斜向上运动,顶针斜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当顶杆向下运动时,顶针板带动顶针沿导向柱一起做斜向下运动,顶杆、顶针板及顶针复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向柱作导轨,顶针可沿导向柱进行往返运动;顶杆向上做顶出运动时,带动顶针板运动,因为导向柱的作用,顶针板和顶针同步斜向上运动,顶出产品。本技术的斜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生产出的产品夹线美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公模仁和第一弹簧,公模仁位于顶针板上方,导向柱位于公模仁内,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公模仁相连,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顶针板相连接,第一弹簧的中心轴与顶针的中心轴平行。由此,当顶针板和顶针同步运动时,第一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顶针和顶针板运动过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公模板,公模板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公模仁位于第一凹槽内,顶针板位于第二凹槽内,顶针板能够在第二凹槽内运动。公模仁和第一凹槽相对静止,第二凹槽有足够的空间方便顶针板和顶针进行运动,以将产品顶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块,滑块位于公模板上方,滑块位于公模仁一端,滑块能够相对公模仁进行运动。当开模时,滑块可远离公模仁和产品,防止在产品顶出时划伤产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针板和第二弹簧,底针板上设有面针板,顶杆底端固定于底针板上底针板、面针板及顶针能够同步运动,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公模板相连,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面针板相连。当底针板、面针板和顶杆同步运动时,第二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保证装置运行平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针板上还设有限制块,限制块可随面针板同步运动,当顶针和面针板向上运动到足以将产品顶出的距离时,限制块顶部被公模板挡住,面针板、底针板和顶针不再向上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斜顶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斜顶出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包括顶杆1、顶针板2、顶针3、导向柱4、公模仁7和公模板9。其中顶杆1位于顶针板2下方,顶杆1底端固定于底针板11上。底针板11上设有面针板12,底针板11、面针板12及顶针1能够同步运动。面针板12上还设有第二弹簧13和限制块14。第二弹簧13一端与公模板9相连,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与面针板12相连。限制块14可随面针板12同步运动,当顶针1和面针板12向上运动到足以将产品顶出的距离时,限制块14顶部被公模板9挡住,面针板12、底针板11和顶针1不再向上运动。顶针板2上方设有斜面,顶针3的底端固定于斜面上,顶针3与斜面相垂直。导向柱4设有空心腔体,和顶针板2的斜面相垂直,位于公模仁7内,顶针位于导向柱4的空心腔体中。顶针板2外设有镶件6,镶件6上面固定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公模仁7相连,第一弹簧5的中心轴与顶针3的中心轴平行。公模仁7上设有母模仁8,公模仁7和母模仁8一起配合完成产品的注塑。公模板9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公模仁7位于第一凹槽内,顶针板2位于第二凹槽内,顶针板2能够在第二凹槽内运动。公模板9上方设有滑块10,滑块10位于公模仁7一端,滑块10能够运动。本技术的装置的运作时,底针板11、斜面板和顶杆1同步向上运动,顶杆带动顶针板2向上运动,顶针板2带动顶针沿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上运动,同时母模仁向上运动进行开模,滑块10远离公模仁7,顶针3斜向上运动顺利顶出产品,同时产品进胶可在设备内部进行,保证产品夹线美观。当底针板11、斜面板和顶杆向下运动时,顶针板2带动顶针沿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下运动,滑块10、顶杆1、顶针板2、母模仁8及顶针3复位。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斜顶出结构

【技术保护点】
斜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顶针板(2)、顶针(3)和导向柱(4),所述顶杆(1)位于所述顶针板(2)下方,所述顶针板(2)上方设有斜面,所述顶针(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斜面上,所述顶针(3)与所述斜面相垂直,所述导向柱(4)设有空心腔体,所述顶针(3)位于所述导向柱(4)的空心腔体中,所述顶杆(1)能够做升降向运动,当所述顶杆(1)向上运动时,所述顶杆(1)带动所述顶针板(2)斜向上运动,所述顶针板(2)带动所述顶针(3)沿所述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上运动,所述顶针(3)斜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当所述顶杆(1)向下运动时,所述顶针板(2)带动所述顶针(3)沿所述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下运动,所述顶杆(1)、顶针板(2)及顶针(3)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斜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顶针板(2)、顶针(3)和导向柱(4),所述顶杆(1)位于所述顶针板(2)下方,所述顶针板(2)上方设有斜面,所述顶针(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斜面上,所述顶针(3)与所述斜面相垂直,所述导向柱(4)设有空心腔体,所述顶针(3)位于所述导向柱(4)的空心腔体中,所述顶杆(1)能够做升降向运动,当所述顶杆(1)向上运动时,所述顶杆(1)带动所述顶针板(2)斜向上运动,所述顶针板(2)带动所述顶针(3)沿所述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上运动,所述顶针(3)斜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当所述顶杆(1)向下运动时,所述顶针板(2)带动所述顶针(3)沿所述导向柱(4)一起做斜向下运动,所述顶杆(1)、顶针板(2)及顶针(3)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模仁(7)和第一弹簧(5),所述公模仁(7)位于所述顶针板(2)上方,所述导向柱(4)位于所述公模仁(7)内,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公模仁(7)相连,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胡中骥严文华卢杰海
申请(专利权)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