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82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及其生产方法。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颗粒尿素300,大颗粒磷酸一铵200,大颗粒氯化钾300,颗粒石灰氮100,花椒籽80,八角籽10,黑胡椒籽10;它是先将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辐射至无活力后,和其它原料混均、筛分和包装即可。该药肥选用石灰氮,将氮肥的肥效期从15天左右提高到80天左右,而且在黄秋葵花铃期集中释放,大大提高了氮肥的肥效期。石灰氮、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联合使用,显著减少了土壤中的病虫害,黄秋葵苗期受损大大减轻,疫病、病毒病等病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及其生产方法,属于药肥

技术介绍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又叫秋葵、羊角豆、补肾草、咖啡黄葵、越南芝麻、洋辣椒等,属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belmoschus Medicus) 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直根性,生长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生长发育适温25~28°C,喜温、耐热、耐旱、耐湿,但不耐涝、不耐霜冻。黄秋葵是一种菜、药、花兼用型植物,目前主要以肉质柔嫩、润滑的嫩荚果供食用,其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VC、VA、VE和磷、铁、钾、钙、锌、锰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既是一种有高营养价值的新型鲜美蔬菜,又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随着对黄秋葵的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种植、加工、利用前景越来越广阔。黄秋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山东省,现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已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特色经济作物之一。但在黄秋葵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较多后易疯长,缺少则影响产量,因此氮肥如何施用非常关键。同时黄秋葵的整个生育期疫病、病毒病等严重,特别是连作更严重,大大影响了黄秋葵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该药肥药效好,肥效期稳定而长,营养均衡,肥料利用率高,安全环保、生产成本低,效果显著。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颗粒尿素300,大颗粒磷酸一铵200,大颗粒氯化钾300,颗粒石灰氮100,花椒籽80,八角籽10,黑胡椒籽10 ;它是先将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辐射至无活力后,和其它原料混均、筛分和包装即可。其中,主要原料的含量:磷酸一铵(NI 1%,P20544%)、氯化钾(K2O≥60%)、尿素(N≥46%)、石灰氮(N≥11%)ο上述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磷酸一铵、大颗粒氯化钾的粒径为2~4毫米。上述颗粒石灰氮的粒度为2~4毫米。生产方法,具体如下:(I)将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分别晒干或风干至含水量13%以下;(2)然后使用2.5-5万拉德(RAD)剂量的60Co_ Y射线辐射24_36小时,辐射距离含10米,以消除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的活力,防止其在土壤中萌发,同时也起到杀菌的效果。(3)混均: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均后,用输送带输入振动筛;(4)筛分和计量包装: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粒径2-4毫米为成品,2毫米以下和4毫米以上为次品;分别计量包装入库。各原料及其作用:石灰氮:学名氰胺化钙,是一种迟效碱性氮素肥料。它是诸多氮素肥料中唯一不溶于水的肥料,在土壤中被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氢离子替代,可形成游离氰氨,水解成为尿素,进一步水解可成碳酸铵,变成植物可吸收的氮素营养。石灰氮分解为尿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氰氨,对有害生物具有杀灭作用,是一种无公害、安全卫生、无残留、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农药肥料。花椒籽:调味品花椒生产的下脚料,性辛、温,有小毒,含挥发油(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淄醇和不饱和有机酸。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白蚁、地老虎等害虫有趋避功用。八角籽:调味品八角生产的下脚料,含挥发油、脂肪油、蛋白质、树脂等。油中含茴香酿(anethole)、黄棒酿(Safrole),茵香醒(311丨831(16]17(16)、茵香丽(anisyIacetone)、水芹烯等。具强烈香味,有驱虫等功效。黑胡椒籽:含有胡椒碱(Piperine)、胡椒林碱(Piperyline)、辣椒碱(Capsaicin)和胡椒油碱A、B、C (PiperolieneA, B、C)等成分。具强烈辣味,有防腐、抑菌、解毒和驱虫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石灰氮分解为尿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双氰氨,不仅可以抑制尿素的硝化,延长尿素的有效期,而且对有害生物具有杀灭作用,是一种无公害、安全卫生、无残留、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农药肥料;(2)该药肥针对山东省土壤养分供应现状和黄秋葵的需肥特性,筛选出的最佳配方,生产出的肥料氮磷钾总含量≥46% (N: P2O5: K2O=I7:9:18),营养均衡、肥效长而显著,质量完全符合GB21633-2008标准;(3)该药肥选用石灰氮,将氮肥的肥效期从15天左右提高到80天左右,而且在黄秋葵花铃期(黄秋葵的需肥临界期)集中释放,大大提高了氮肥的肥效期,黄秋葵当季氮肥利用率了提高了 23%;(4)石灰氮、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联合使用,是一种较好的土壤修复剂,显著减少了土壤中的病虫害,黄秋葵苗期受损大大减轻,疫病、病毒病等病指大大降低,使黄秋葵的连作成为可能;(5)该肥料为直径2-4毫米,适于机械条施,可显著节约人工成本。典型试验情况为: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寿光市和苍山县,以现有希腊品种美人指为试验品种,种植密度8000株/亩,每亩基施本专利技术药肥50公斤,以同样配方的未包膜复混肥为对照组(大颗粒尿素15公斤,大颗粒磷酸一铵10公斤,大颗粒氯化钾15公斤,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其它施肥和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在3地的对照组黄秋葵嫩荚平均亩产量分别为867.8公斤、866.2公斤和862.7公斤,施用本专利技术药肥黄秋葵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084.6公斤、1081.1公斤和1085.4公斤,可见,在肥料施用量同样的情况下,施用本专利技术药费肥分别比对照组增产25.0%、24.8%和25.8%。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疫病、病毒病和蚜虫的发病率分别降低7%、5%和1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配比(重量份):大颗粒尿素300,大颗粒磷酸一铵200,大颗粒氯化钾300,颗粒石灰氮100,花椒籽80,八角籽10,黑胡椒籽10。上述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磷酸一铵、大颗粒氯化钾的粒径为2.5~3.5毫米。上述颗粒石灰氮的粒度为2~3毫米。(1)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干燥、精选和包装:利用晒干或风干分别将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含水量降至13%以下,利用风筛选、重力选精选后净度(本籽粒数/总粒数X 100%)达到99%以上,按照50公斤/袋包装。风筛选型号YNF-10,重力选型号YNZ-10 ;(2)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杀死:将包装好的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运到辐射车间,使用3万拉德剂量的6(lCo- Y射线辐射24小时,辐射距离小于10米;(3)称重: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其中主要原料的含量:磷酸一铵(Nll%,P20544%)、氯化钾(K2O≥60%)、尿素(N≥46%)、石灰氮(N≥11%);(4)混均:将上述称取的各原料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均后,用输送带输入振动筛;立式搅拌机型号为:LJ-100、(p3 5m ;(5)筛分和计量包装: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粒径2-4毫米为成品,2毫米以下和4毫米以上为次品;分别计量包装入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颗粒尿素300,大颗粒磷酸一铵200,大颗粒氯化钾300,颗粒石灰氮100,花椒籽80,八角籽10,黑胡椒籽10 ;它是先将花椒籽、八角籽和黑胡椒籽辐射至无活力后,和其它原料混均、筛分和包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其特征是,所述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磷酸一铵、大颗粒氯化钾的粒径均为2~4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秋葵环境友好型药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华宫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