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组合物、功能性树脂组合物及功能性成形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74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功能性组合物、功能性树脂组合物及功能性成形物,其是由儿茶酚类等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分(A)、微粉滑石等具有低硬度且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分(C)构成的组合物,另外上述成分和树脂(R)构成功能性树脂组合物,进而配合了上述成份的树脂成形物构成了功能性成形物。该功能性成形物可以是芯鞘型等的复合成形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和特定的矿物成份构成的具有除臭性、抗微生物性等性质的功能性组合物。还涉及含有其功能性组合物的功能性树脂组合物及功能性成形物。作为装在空调机和空气清洁机上的过滤器,广泛使用成本低且成型性、机械强度、耐水性、耐药性等特性优良的聚丙烯线制成的过滤器。还知道在该过滤器用的聚丙烯中混练合成系的抗菌剂、或通过在外附着或内添载持作为茶的提取成份的儿茶素类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99656/1989号中,提到混练0.1%以上的抗菌剂的聚丙烯纤维构成的抗菌驻极过滤器。但是在该公报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抗菌剂是作为合成系的抗菌剂的噻苯哒唑。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48407/1995号中,公开了将茶的提取成份作为有效成份的病毒惰性剂含浸在过滤器或混练到过滤器材料中的抗病毒过滤器。茶的提取成份是指儿茶素类等的茶多酚。在其实施例中举出了(1)将茶的提取成份溶解在水中制成水溶液后含浸附着在驻极过滤器的例子、(2)将茶的提取成份混合熔融在聚丙烯中成型成薄膜状,经过切断、制成无纺布的例子。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66828/1996号中,公开了集尘过滤器和添加了茶的提取成份的过滤器构成的抗病毒过滤器。茶的提取成份是指儿茶素类等的茶多酚。添加茶的提取成份的过滤器是指驻极过滤器、HEPA过滤器、高性能过滤器、中性能过滤器、袋过滤器等。将茶的提取成份溶解在水中制成水溶液后,在外面含浸载持在过滤器上时,也就是在通过含浸附着载持的方法中,存在着由于茶的萃取成份与水溶合,使萃取成份的固着性、耐水性降低,在进行与水份接触的使用方法或经常水洗的使用方法时,存在着作为附着成份的茶的提取成份容易丢失的问题。对于将儿茶素类等的茶提取成份内添在作为过滤器材料的聚丙烯(混练)熔融成型方法,由于作为原来水溶性的儿茶素类等的茶提取成份不溶合于非极性树脂的聚丙烯,所以在单丝的表面渗出容易产生污染,另外将其单丝浸渍在水中进行水洗时,大部分提取成份被洗脱,其效果急剧下降。即使估计了渗出而加大内添量,但与水接触时的洗脱量依然大,所以难免成本高、另外,纺丝性、拉伸性、强度降低。此外,对于该内添法,在熔融成型时,难免茶的提取成份中的相当量有效部分挥发,而损失了比较高价的有效成份。本专利技术人在树脂成份中添加儿茶素类、皂苷类等的功能性成份成型时,发现若将特定的陶瓷成份共存,在与功能性成份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其结果,可进行满意地成型,抑制功能性成份向成形物表面渗出,进而将得到的成形物使用在与水接触的用途,也可有效地抑制功能性成份的溶解析出,为此进行了的专利申请。另外,本专利技术者们还发现若将此技术用于复合单丝等复合成形物的外侧成份时,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对此也进行另外的专利申请。可是,即使是本专利技术者们的上述技术,在功能性成份和陶瓷成份的混合粒子的配制工序(特别是两者的复合物粒子的配制工序)中或在将其混合粒子配合在树脂中成型时的树脂相中,粒子二次凝集粒径变大、其混合粒子的添加对于成型性、后加工性(拉伸性等)、成形物的物性给予影响,降低了预期作用效果。若克服这些问题就可得到具有优良功能的成形物,另外,也期待利用此解决手段,应用到此混合粒子的成形物以外的用途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了有效地防止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和陶瓷成份的混合系的粒子二次凝集的粒径的增大的功能性组合物,且提供应用由其混合粒子组成的功能性组合物的各种用途的功能性组合物,特别是提供使用由其混合粒子组成的功能性组合物的、在除臭性或抗微生物性、成型性、后加工性(拉伸性等)、物性等上优良的功能性成形物。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组合物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低硬度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份(C)的混合物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树脂组合物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低硬度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份(C)和树脂(R)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成形物是由配合了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低硬度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份(C)的树脂(R)的成形物构成的。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A)和图1(B)表示原料滑石(T1)的粒度分布图。图2(A)和图2(B)表示原料滑石(T2)的粒度分布图。图3(A)和图3(B)表示不存在滑石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图4(A)和图4(B)表示存在滑石(T1)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图5(A)和图5(B)是表示存在滑石(T2)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图6(A)和图6(B)是表示不存在滑石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图7(A)和图7(B)是表示存在滑石(T1)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图8(A)和图8(B)是表示存在滑石(T2)时的功能性成份(A)-陶瓷成份(C)的复合粒子的粒度分布图。功能性组合物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组合物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低硬度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份(C)的混合物构成的。功能性成份(A)作为功能性成份(A),只要是来自植物就可使用其各种成份。功能性成份(A)的代表例,可使用由儿茶素类、皂苷类、茶叶粉末、茶叶提取物及单宁(酸)组成群选出的至少1种,特别是儿素类是重要的。这些具有除臭性(脱臭性、恶臭除去性、有害气体除去性等)、抗微生物性(抗菌性、杀菌性、净菌性、抗霉性、抗病毒性等)、生理活性(抗过敏性等)、抗氧化性等的功能性成份。作为功能性成份(A),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各种植物的精油或利用生药乃至中药的各种植物的萃取物。其中,作为儿茶素类,可以使用单体状的和低聚物状的(也包括茶黄素)。作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儿茶素类,特别重要的是使用可以提高儿茶素类浓度的来自茶的儿茶素制剂。茶儿茶素的主要成份是表棓儿茶酚、棓酸表棓儿茶酯、表儿茶酚、棓酸-表儿茶酯等,但对于各个成份没必要分离,所以可以直接适用于含有浓的由这些混合物组成的茶儿茶素的制剂(特别是含有20%以上、优选的是25%以上的)。对于来自市售茶的儿茶素制剂,由于有30%品、50%品、60%品、70%品、80%品、90%品等,所以可以容易得到。茶不仅是绿茶,也可以是作为发酵茶的红茶或半发酵茶的乌龙茶等。例如是红茶时,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从表棓儿茶酚、棓酸表棓儿茶酯、表儿茶酚、棓酸-表儿茶酯制作各种的茶黄素(红茶多酚)。另外,例如是乌龙茶时,除了4种主要的儿茶素之以外,也含有表棓儿茶酚-4-O-甲基棓酸酯等类的特殊的儿茶素衍生物。另外,儿茶素类也含有在以阿仙药为主的茶以外的多种植物中,所以也可以使用来自这些植物的儿茶素类。皂苷类中的茶皂苷可通过使用有机溶剂和水从茶叶或茶种子提取含皂苷的成份,接着使用柱色谱等进行反复精制而得到。对于茶皂苷,有甾类化合物系皂苷、三类萜系皂苷等,但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中,可任意使用这些。皂苷类,除了茶以外的多种植物,例如也包括胡萝卜、竹节人参、大豆、柴胡、甘茶蔓、丝瓜、远志、桔梗、美远志、麦冬、日本木通、知母、牛漆、甘草、土茯苓等,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功能性组合物,其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具有低硬度且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其微粉板状矿物(T)以外的陶瓷成份(C)的混合物构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2-2 025730/001.功能性组合物,其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莫氏硬度在3.5以下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陶瓷成份(C)的混合物构成的,其中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是由儿茶素类、皂苷类、茶叶粉末、茶叶提取物及单宁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陶瓷成份(C)是从氧化物、无机酸的多价金属盐或水膨润性粘土矿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陶瓷、且不属于上述微粉板状矿物(T)的陶瓷成份。2.功能性树脂组合物,其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莫氏硬度在3.5以下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陶瓷成份(C)和树脂(R)构成的,其中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是由儿茶素类、皂苷类、茶叶粉末、茶叶提取物及单宁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陶瓷成份(C)是从氧化物、无机酸的多价金属盐或水膨润性粘土矿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陶瓷、且不属于上述微粉板状矿物(T)的陶瓷成份。3.功能性成形物,其是由来自植物的功能性成份(A)、莫氏硬度在3.5以下且具有劈开性的微粉板状矿物(T)和陶瓷成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弘井上真一金川哲夫佐野昌隆宫松宏树吉田贵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入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