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63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底板;与所述底板形成收缩状通道的压板,所述收缩状通道的大端为物料进口端,小端为所述物料的出口端;能够带动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收缩状通道的喂入件,驱动所述喂入件运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物料在喂入件的带动下,通过由底板和压板形成的收缩状通道后,得到了预压实,提高了物料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后续的打捆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逐渐重视,牧草或农作物秸杆的收集打捆机械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打捆机有方捆机,也有圆捆机,方捆机打出的草捆为长方体状,易存储、易运输。但是目前我国的方捆机基本都是小型方捆机,不论是草捆密度还是打捆效率都和国外方捆机有很大差距,不能适应大型化和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提高草捆的密度,进而提高打捆效率,从而使打捆机适应大型化和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预压实,从而提高物料的密度,进而提高打捆机的打捆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底板;与所述底板形成收缩状通道的压板,所述收缩状通道的大端为物料进口端,小端为所述物料的出口端;能够带动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收缩状通道的喂入件,驱动所述喂入件运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在所述物料的喂入方向为逐渐上升的弧状底板,所述压板为与所述弧状底板相吻合的弧状压板。优选地,所述喂入件为喂入叉,所述压板由若干小块压板并排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块压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喂入叉运动的间隙。优选地,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小块压板上靠近所述出口端的第一端部相抵接,使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或靠近所述底板,另一端与调节板相抵接的压簧,一个所述压簧对应一个所述小块压板。优选地,所述小块压板上靠近所述进口端的第二端部铰接于机架上。优选地,所述压簧与所述小块压板铰接,所述压簧与所述调节板铰接。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在平行于所述压簧的伸缩方向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调节板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缩状通道两侧的挡板。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物料在喂入件的带动下,通过由底板和压板形成的收缩状通道后,得到了预压实,提高了物料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后续的打捆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其中,I为底板、2为压板、3为压簧、4为调节板、5为喂入叉、6为收缩状通道、7为连接板、71为螺栓孔、10为大端、20为小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预压实,从而提高物料的密度,进而提高打捆机的打捆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喂料装置包括底板1、压板2、喂入件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底板I固定在机架上,压板2和底板I共同形成了收缩状通道6,收缩状通道6的大端10为物料的进口端,收缩状通道6的小端20为物料的出口端。喂入件能够将物料从进口端带到出口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喂入件的运动。在该实施例中,物料在喂入件的带动下从收缩状通道6的进口端运动到出口端,最终从出口端出来,由于进口端为大端,出口端为小端,所以物料在经过出口端时受到出口端的挤压而被压实,从而提高了物料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后续的打捆效率。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底板I在物料的喂入方向上为逐渐上升的弧状底板,压板2为和弧状底板相吻合的弧状压板,因此,收缩状通道6在物料的喂入方向上为逐渐上升的弧状通道。逐渐上升的收缩状通道6和位于上方的压捆室接通,物料通过收缩状通道6后,直接进入到压捆室内。弧形状的收缩通道从大端到小端逐渐收缩,使物料得到循序渐进地挤压,从而避免造成物料的堵塞。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喂入件优选为喂入叉5,压板可以由形状相同的若干小块压板并排组成,而且相邻的两个小块压板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供喂入叉5的运动,保障喂入叉在运动方向上畅通无阻。在该实施例中,物料进入到收缩状通道6后,喂入叉5叉住物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喂入叉5带动物料通过收缩状通道6。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簧3,压簧3的一端与小块压板上靠近出口端的第一端部相抵接,使压板2的第一端部远离或靠近底板1,另一端与调节板4相抵接,一个压簧3对应一个小块压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调节板4在压簧3的伸缩方向上位置可调,通过调节调节板4的位置,来达到调节收缩状通道6的出口端大小的目的。在该实施例中,收缩状通道6的出口端即小端是可以调节的,即收缩状通道6收缩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如果要加大收缩状通道6的收缩程度,就将调节板4向着压簧3收缩的方向移动,增大压簧3的压力,进而使各个小块压板的第一端部靠近底板I ;如果要减小收缩状通道6的收缩程度,就将调节板4向着压簧3伸长的方向移动,减小压簧3的压力,进而使各个小块压板的第一端部远离底板I。优选地,小块压板上靠近进口端的第二端部铰接于机架上,由上述可知小块压板的第一端部铰接于压簧3上,这样整个压板2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浮动的,从而避免了对压板2的刚性破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料堵塞的发生。另外,由于各个小块压板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小块压板的浮动均不会影响其它小块压板。优选地,压簧3和小块压板铰接,压簧3和调节板4铰接。这样可以保证压簧3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避免造成对压簧3和压板2的刚性破坏。另外,由于压板2和压簧3连接,物料在经过收缩状通道6的小端20时受到的挤压力为弹性力,而非刚性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物料在通过小端20时造成堵塞。压簧3与压板2以及调节板4的铰接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压簧3的中心穿有可伸缩中心轴,该可伸缩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凸缘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压簧3被两个凸缘压紧于两个凸缘之间,并与两个凸缘抵接,小块压板上具有第三连接孔,调节板4上具有第四连接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实现可伸缩中心轴和压板3的铰接,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实现可伸缩中心轴和调节板4的铰接。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调节板4的调节原理如下:连接板7固定于机架上,连接板7上开设有一排连接孔71,这一排连接孔71的连线平行于压簧3的伸缩方向,调节板4通过一个连接孔71连接在连接板7上。调节板4通过使用不同的连接孔71来实现位置的调节,进而来调节收缩状通道6收缩的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捆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机架上的底板(I); 与所述底板(I)形成收缩状通道(6 )的压板(2 ),所述收缩状通道(6 )的大端(10 )为物料进口端,小端(20)为所述物料的出口端; 能够带动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收缩状通道(6)的喂入件, 驱动所述喂入件运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在所述物料的喂入方向为逐渐上升的弧状底板,所述压板(2)为与所述弧状底板相吻合的弧状压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件为喂入叉(5),所述压板(2)由若干小块压板并排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块压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喂入叉(5)运动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捆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小块压板上靠近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金魁陈林张秀平袁兴茂王惠新刘占良甘君茹范亚峰徐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北禹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