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装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70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装型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头与插座插拔连接,插座通过多个螺钉连接在连接板上,插座与线缆连接,插座上设有多个调节孔,螺钉的螺头的底面与插座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每个螺钉的螺杆穿过第一垫片和相应的调节孔,并连接在连接板上;螺杆与相应的调节孔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插座上设置多个调节孔,并将螺杆与相应的调节孔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插座可利用该径向间距在水平方向浮动,补偿了插头插座在安装上的位置误差,结合插头插座的导向结构从而使插头和插座可顺利插接,并防止插接端子的损坏,大幅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Mixed type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ixed type connector comprises a plug and a socket, the plug comprises a plug shell, the socket comprises a socket shell, the plug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g socket, the s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screws, socket and cable connection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djusting holes, a first gas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crew head screw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ocket, screw each screw through the first gask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ing hol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radial spacing with inner wa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screw hole of the reg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novel design, setting a plurality of regulating holes in the socket, and the radial distance with inner wall screw and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hole of the socket, can make use of the radial distance floating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position error compensation plug and socket installation and guide structure combined so that the plug and socket the plug and socket can be smoothly inserted, and prevent damage to the socket terminal, great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装型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装型连接器。
技术介绍
混装型连接器是包括不同尺寸、不同形式、不同容量、不同频率和不同用途的接触件的连接器,主要用以衔接不同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领域。根据功能的不同,连接器传输的信号类型有低频信号、大电流、光信号和气体等,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外壳、绝缘模块和导电端子。在装配时,通常将插头和插座固定客户产品面板上,然而安装面板时易出现安装误差,插头和插座配合时易出现错位,信号端子在错位的对配位置易被插弯或损坏,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申请号为201610539190.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矩形多芯混装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内装有四个射频插头接触件和两块插头安装板,插头安装板靠卡簧固定在插座壳体内,每块插头安装板中装有两个插孔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内装有射频插座接触件和两块插座安装板,每块插座安装板内装有两个插针接触件。上述混装连接器没有解决插座和产品配合时会出现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装型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装型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拔连接,所述插座通过多个螺钉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插座与线缆连接,所述插座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螺钉的螺头的底面与所述插座的顶面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垫片,每个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过相应的第一垫片和调节孔,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螺杆与相应的调节孔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优选地,所述插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二垫片,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插座和第二垫片,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垫片包括位于螺头底面与所述插座顶面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圈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凸缘,所述凸缘嵌设在所述调节孔内。优选地,所述插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插座上设有相应的导向孔,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时,每个所述导向柱顺滑导入至相应的导向孔内。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外壁和所述插头壳体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插头壳体和所述插座壳体均由金属制成,所述插座上设有金属制成的导通套筒,所述导通套筒的一端位于所述插座壳体内,所述线缆穿过所述导通套筒,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导通套筒之间嵌设有金属制成的第一弹簧圈。优选地,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之间嵌设有金属制成的第二弹簧圈。优选地,所述插座上设有腔室,所述线缆的端部穿过所述腔室与所述插座的端子尾部压接,所述线缆的外壁与所述腔室的内壁间设有防水层。优选地,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之间嵌设有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插头和插座上设有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信号端子、辅助电源端子和电源端子,所述所述插头的接地端子上设有接地插针,所述插头的信号端子上设有信号插针,所述插头的所述辅助电源端子上设有辅助电源插针,所述插头的电源端子上设有电源插针,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插头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接地插针伸出插头壳体的长度,所述接地插针伸出插头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源插针伸出插头壳体的长度,所述电源插针伸出插头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辅助电源伸出插头壳体的长度,所述辅助电源插针的长度大于所述信号插针的长度。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混装型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插座上设置多个调节孔,并将螺杆与相应的调节孔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插座可利用该径向间距在水平方向浮动,补偿了插头插座在安装上的位置误差,结合插头插座的导向结构从而使插头和插座可顺利插接,并防止插接端子的损坏,大幅度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X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Y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插座未偏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插座在X方向偏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插座在Y方向偏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插头和插座插接时的剖视图。图11为插头的剖视图。图12为插座的剖视图。图13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图14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图15为插头和插座插接时的局部剖视图。图16为图15的侧视图。图1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元件标号说明1插头11插头壳体12导向柱121第一密封圈13接地端子131接地插针14信号端子141信号插针15辅助电源端子151辅助电源插针16电源端子161电源插针2插座21插座壳体211第二弹簧圈212第二密封圈22螺钉221螺杆222螺头23调节孔24第一垫片241本体242凸缘25第二垫片26导向孔27导通套筒271第一弹簧圈28腔室29定位部3连接板4线缆41防水层42保护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装型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拔连接,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所述插头1和插座2上设有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13、信号端子14、辅助电源端子15和电源端子16,所述插座2与线缆4连接。所述插座2安装在产品上,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座2通过多个螺钉22连接在连接板3上,即通常先将所述连接板3焊接或通过其他安装方式固定在产品上,然后通过螺钉22将插座2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螺钉22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插座2的形状确定,本实施例中螺钉22为四个,靠近所述插座2四个角的位置。由于连接板3焊接在产品上时易出现安装误差,导致插头1插在插座2上时出现错位,接地端子13、信号端子14、辅助电源端子15和电源端子16等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上述端子和零部件在对配位置易被插弯或损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混装型连接器在所述插座2上设有多个调节孔23,所述螺钉22的螺头222的底面与所述插座2的顶面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垫片24,所述螺杆221穿过相应的第一垫片24和调节孔23并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垫片24与所述插座2接触的顶面设置为光滑平面,便于插座2水平滑动。所述螺杆221与相应的调节孔23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由于调节孔23的直径大于螺杆221的直径,使得所述插座2可相对于连接板3水平移动,从而补偿安装上的误差,一般以在水平方向移动+/-5mm为宜。如图1所示,图中规定的X方向和Y方向为插座移动的方向,图6和图7表示插座2在X方向偏移最大距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混装型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装型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拔连接,所述插座(2)通过多个螺钉(22)连接在连接板(3)上,所述插座(2)与线缆(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上设有多个调节孔(23),所述螺钉(22)的螺头(222)的底面与所述插座(2)的顶面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垫片(24),每个所述螺钉(22)的螺杆(221)穿过相应的第一垫片(24)和调节孔(23),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所述螺杆(221)与相应的调节孔(23)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装型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拔连接,所述插座(2)通过多个螺钉(22)连接在连接板(3)上,所述插座(2)与线缆(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上设有多个调节孔(23),所述螺钉(22)的螺头(222)的底面与所述插座(2)的顶面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垫片(24),每个所述螺钉(22)的螺杆(221)穿过相应的第一垫片(24)和调节孔(23),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所述螺杆(221)与相应的调节孔(23)的内壁间设有径向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装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设有多个第二垫片(25),所述螺钉(22)依次穿过插座(2)和第二垫片(25),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装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24)包括位于螺头(222)底面与所述插座(2)顶面之间的本体(241),所述本体(241)的内圈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凸缘(242),所述凸缘(242)嵌设在所述调节孔(2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装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12),所述插座(2)上设有相应的导向孔(26),当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接时,每个所述导向柱(12)顺滑导入至相应的导向孔(26)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装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2)的外壁和所述插头壳体(11)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装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1)和所述插座壳体(21)均由金属制成,所述插座(2)上设有金属制成的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应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欧度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