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3257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控制终端将时间管理任务发送至云平台,时间管理任务包括日程提醒任务、倒计时任务和秒表任务中的至少一种,云平台确定与控制终端对应的智能闹钟,云平台将时间管理任务转发至智能闹钟,智能闹钟接收并执行时间管理任务;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将控制终端中的App、云平台和智能闹钟相结合,使得整个系统不仅具有硬件类时间管理工具的普遍适用性和优良的高频使用体验,还具有软件类时间管理工具一样完善的功能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Intelligent alarm clock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larm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method comprises: a control terminal will send time management tasks to the cloud platform, time management tasks including schedule reminder tasks, countdown and stopwatch at least one task in the task of cloud platform to determine and control the corresponding intelligent alarm terminal time management, cloud platform will be forwarded to the task of smart alarm, intelligent alarm receiving and execution time of ta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utilizing modern networking technology, the control of terminal App, Yun Ping Taiwan and intelligent alarm clock combination, make the whole system not only has the hardware class time management tool of th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and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use experience, also has software time management tool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ality and rich application scenari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是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是指诸如闹钟、计时器和定时器之类的设备,软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是指手机等终端上的时间管理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此类时间管理App通常集成有时钟、闹钟、计时器和定时器等功能。硬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适用人群广泛,在高频使用时体验较好,但功能单一,比如计时器仅能计时、定时器仅能定时,同时硬件类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场景也较为固定,在移动场景中通常无法使用。而软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功能丰富、集成度高,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关于时间的多种管理需求,其结合手机在移动和固定环境中都能使用,但是软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通常存在着老人不会使用、家长不会让儿童单独使用的问题,因此其适用人群有限,不适合65以上或15岁以下人群使用,同时由于时间管理App的操作过程通常需要4-5个操作步骤,因此在高频使用时体验也较差,尤其是在频繁的计/定时操作时体验差。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硬件类还是软件类的时间管理工具都无法同时兼具功能性和体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兼具硬件类和软件类时间管理工具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闹钟、控制终端和云平台,智能闹钟和控制终端均与云平台相连;智能闹钟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音频模块、和定位模块,MCU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音频模块和定位模块。一种智能闹钟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上述系统中,该方法包括:控制终端将时间管理任务发送至云平台,时间管理任务包括日程提醒任务、倒计时任务和秒表任务中的至少一种;云平台确定与控制终端对应的智能闹钟;云平台将时间管理任务转发至智能闹钟;智能闹钟接收并执行时间管理任务。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日程提醒任务包括日程提醒时间、日程提醒周期和任务提醒方式;倒计时任务包括倒计时时长、任务开始触发操作和任务提醒方式;秒表任务包括任务开始触发操作和任务结束触发操作。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任务提醒方式包括播放预设音频,预设音频包括本地存储音频、网络点播音频、自定义音频和语音留言中的至少一种,则该方法还包括:控制终端确定本地存储的一个音频为预设音频;和/或,控制终端确定已经点播的一个音频为预设音频;和/或,控制终端接收音频生成操作并根据音频生成操作生成预设音频;和/或,控制终端接收语音留言作为预设音频。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智能闹钟接收任务设定操作;执行与任务设定操作对应的时间管理任务,时间管理任务包括倒计时任务和秒表任务中的至少一种。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用于对智能闹钟进行控制的控制操作时,根据控制操作生成操作日志并发送至云平台;和/或,智能闹钟在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接收到控制操作时,根据控制操作生成操作日志并发送至云平台。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控制终端和/或智能闹钟在与云平台连接时将操作日志发送给云平台;控制终端和/或智能闹钟在未与云平台连接时,存储操作日志,并在重新与云平台建立连接后,将存储的操作日志发送给云平台。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智能闹钟显示时间信息、时间管理任务信息和系统运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功能和设置设计在控制终端的管理App中,通过将用户在控制终端中的操作利用云平台同步到智能闹钟中,实现了智能闹钟的提醒,由于本专利技术基于硬件类的智能闹钟,因此具有硬件类时间管理工具的普遍适用性和优良的高频使用体验,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闹钟又结合了控制终端上的软件,因此又可以同时具有软件类时间管理工具一样完善的功能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了软硬件的优势互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闹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的系统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闹钟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闹钟包括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音频模块,MCU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音频模块,其中,MCU用于执行运行控制和数据处理等操作,本专利技术中的MCU通过STM32芯片来实现;通信模块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中的至少一种,蜂窝网络模块包括2G/3G/4G模块等,其中蜂窝网络模块需要配合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卡使用;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实体按键或者触摸屏;音频模块包括音频编解码单元和音频功放单元,音频编解码单元分别连接MCU和音频功放单元,本专利技术中的音频编解码单元通过WM8960芯片来实现,音频功放单元通过PAM8403芯片来实现。可选的,该智能闹钟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电性连接MCU,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定位功能,该定位模块可以是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或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移动位置服务)。可选的,该智能闹钟还包括外扩存储模块,该外扩存储模块连接MCU,用于进行数据存储,该外扩存储模块为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Flash(闪存)。可选的,该智能闹钟还包括外设端口,该外设端口是USB端口或其他端口,该外设端口可以用于为智能闹钟供电,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用于连接其他终端。另外,智能闹钟还包括电源等,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再赘述。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的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智能闹钟、控制终端和云平台,智能闹钟和控制终端均与云平台相连,其中的智能闹钟为如图1所示的智能闹钟,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等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终端设备,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连接云平台从而实现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智能闹钟与控制终端连接至云平台后建立对应关系,云平台存储该对应关系,控制终端上通常安装有管理App,控制终端通过该管理App管理控制与其对应的智能闹钟,在实际实现时,与云平台连接的智能闹钟和控制终端均可以包括多个,且一个控制终端可以控制多个智能闹钟,一个智能闹钟也可以被多个控制终端控制,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具体的,智能闹钟通过WiFi或蜂窝网络的方式连接云平台,实现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由于蜂窝网络方式需要配合使用SIM卡,使用场景较为局限,因此智能闹钟通常是固定放置在家庭环境中,并以WiFi的方式连接云平台的。此外,当控制终端具备蓝牙功能时,智能闹钟还可以直接通过蓝牙功能与控制终端相连,但由于蓝牙通信距离有限,因此智能闹钟中的蓝牙模块通常用于进行WiFi网络的选择和密码设置等网络参数设置使用,并在与控制终端相连时接管控制终端的音频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闹钟、控制终端和云平台,所述智能闹钟和所述控制终端均与所述云平台相连;所述智能闹钟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音频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MCU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闹钟、控制终端和云平台,所述智能闹钟和所述控制终端均与所述云平台相连;所述智能闹钟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音频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MCU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2.一种智能闹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控制终端将时间管理任务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所述时间管理任务包括日程提醒任务、倒计时任务和秒表任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云平台确定与所述控制终端对应的所述智能闹钟;所述云平台将所述时间管理任务转发至所述智能闹钟;所述智能闹钟接收并执行所述时间管理任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程提醒任务包括日程提醒时间、日程提醒周期和任务提醒方式;所述倒计时任务包括倒计时时长、任务开始触发操作和任务提醒方式;所述秒表任务包括任务开始触发操作和任务结束触发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提醒方式包括播放预设音频,所述预设音频包括本地存储音频、网络点播音频、自定义音频和语音留言中的至少一种,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终端确定本地存储的一个音频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海业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橙创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