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300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玻璃圆棒成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加工下料方式在制造毛坯件的过程中对玻璃材料浪费过多的问题。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包括安装主架、进料系统、加热软化系统和出料系统;所述安装主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和第二载物台架,所述进料系统设置在安装主架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和出料系统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和第二载物台架上。通过加热软化系统可对进料系统送入的玻璃材料进行二次加热软化,并由出料系统将二次加热软化后的玻璃材料从加热软化系统下部的圆形出料部位牵引出来,拉制成下游工序可用的毛坯产品,整个过程中理论上不产生材料损失,大大减少了对玻璃材料的浪费。

Glass round bar for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molding,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glass rod forming device, aiming at solving the material cold working under the exist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blank of glass material waste too much problem. The glass rod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ain frame, feeding system, heating system and a feeding system;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ain fram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age and second stage frame, the feed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ain frame, the heating system and the material softening the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age and second stage frame. The system can be softened by heating into the feeding system of glass material for two times and by heating to soften, discharging system will round two heat softened glass material from heating and soften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charge position of the traction system, drawn into the downstream process available blank products, the whole process does not produce material loss theory and greatly reduce the waste of material of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圆棒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圆棒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因其独特的折射率、色散、透过率等光学性质而广泛应用于摄像机、照相机、显微镜、复印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目前,光学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二次加工的方式制成后序加工所需要的毛坯件;制造毛坯件一般通过二次压型方式或冷加工下料方式完成。其中,二次压型方式适用于产品直径或单件重量较大的零件,因其能够蓄积的能量较多,在离开加热炉进入模具的这段时间里,玻璃除去向环境中散发的热量,剩余的能量还能够使玻璃保持足够高的温度来满足成型的粘度需求。然而,对于较小的零件,由于其质量较小,蓄热能力相对较差,软化的玻璃进入模具后温度已经降至接近固化点,在压型的过程中玻璃的延展能力下降,不足以充满模具的空间,甚至出现压裂的现象,易导致良品率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直径≤8mm的产品一般不采用二次压型的方式生产,而采用冷加工下料做成平圆片的方式生产。冷加工下料一般是将大块玻璃切成小方条,再对小方条进行滚圆,然后对滚圆后的圆棒进行切片成为可以交付下游工序的毛坯产品;这种方式需要对大块玻璃进行多次切割,且小方条在滚圆时的工艺损耗通常就达到30%左右,所以采用冷加工下料方式制造毛坯件对玻璃材料的浪费往往达到5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圆棒成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加工下料方式在制造毛坯件的过程中对玻璃材料浪费过多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包括安装主架、进料系统、加热软化系统和出料系统;所述安装主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和第二载物台架,所述进料系统设置在安装主架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和出料系统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和第二载物台架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料部位,其下部设有一个呈圆形的出料部位,且加热软化系统的出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其进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进料系统位于加热软化系统的上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的进料部位相对应,所述出料系统位于加热软化系统的下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的出料部位相对应。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系统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螺纹旋杆、升降支架和挂钩,所述螺纹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主架上,所述升降支架的一端与螺纹旋杆螺纹连接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挂钩设置在升降支架的另一端上并位于加热软化系统的进料部位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软化系统包括炉衬以及分别设置在炉衬内部的预热炉和软化炉,所述软化炉位于预热炉的下侧,且预热炉和软化炉与炉衬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所述加热软化系统的进料部位为预热炉的上端进料口,所述加热软化系统的出料部位为软化炉的下端出料口。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炉包括预热炉炉体和设置在预热炉炉体的炉壁内的加热元件;所述进料系统还包括扶料部件,所述扶料部件设置在预热炉炉体的内腔中。进一步的是,所述扶料部件为上下两端具有法兰结构的圆筒形隔离罩。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炉炉体呈圆筒形,预热炉炉体的炉壁内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竖向通孔内;所述竖向通孔至少为两个,并沿预热炉炉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呈螺旋形。进一步的是,所述软化炉包括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圆锥筒形的软化炉炉体,所述软化炉的下端出料口为设于软化炉炉体底部的出料孔。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炉的炉壁的外表面上和软化炉的炉壁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料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二载物台架上侧的棒径测量器和拉棒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载物台架下侧的切棒机构;所述棒径测量器为激光测径仪,其测量端对应在软化炉炉体底部的出料孔的正下方;所述拉棒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拉辊和第二拉辊,所述第一拉辊和第二拉辊之间的间隙部位位于出料孔的正下方;所述切棒机构为磁性弹簧式切刀。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拉辊和第二拉辊均由橡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玻璃圆棒成型装置主要由安装主架、进料系统、加热软化系统和出料系统构成,通过加热软化系统可对进料系统送入的玻璃材料进行二次加热软化,并由出料系统将二次加热软化后的玻璃材料从加热软化系统下部的圆形出料部位牵引出来,拉制成下游工序可用的毛坯产品,整个过程中理论上不产生材料损失,大大减少了对玻璃材料的浪费,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玻璃材料利用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热软化系统的剖视图;图3是预热炉炉体的俯视图;图4是扶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为:安装主架100、第一载物台架110、第二载物台架120、进料系统200、送料机构210、螺纹旋杆211、升降支架212、挂钩213、扶料部件220、加热软化系统300、炉衬310、预热炉320、预热炉炉体321、加热元件322、第一测温元件323、软化炉330、软化炉炉体331、出料孔332、第二测温元件333、耐火材料340、出料系统400、棒径测量器410、拉棒机构420、第一拉辊421、第二拉辊422、切棒机构430、玻璃材料500、玻璃圆棒6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包括安装主架100、进料系统200、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所述安装主架1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所述进料系统200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料部位,其下部设有一个呈圆形的出料部位,且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其进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进料系统2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相对应,所述出料系统4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下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相对应。其中,安装主架100为该玻璃圆棒成型装置的各部件的安装载体,起安装、连接、支撑和固定等作用;进料系统200用于输送供给玻璃材料500,玻璃材料500通常呈条状;加热软化系统300可对进料系统200送入的玻璃材料500进行二次加热软化,以便于将玻璃材料500加工成为玻璃圆棒600;出料系统400主要用于牵引拉制玻璃圆棒600,出料系统400通常还具有测径和切料的作用。通过该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将玻璃材料500拉制成下游工序可用的玻璃圆棒600,整个过程中理论上不产生材料损失,大大减少了对玻璃材料500的浪费。具体的,再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系统200包括送料机构210,所述送料机构210包括螺纹旋杆211、升降支架212和挂钩213,所述螺纹旋杆21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升降支架212的一端与螺纹旋杆211螺纹连接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挂钩213设置在升降支架212的另一端上并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的正上方。螺纹旋杆211通常竖直设置在安装主架100的上部,螺纹旋杆211至少有一个端部与安装主架100可转动地连接,此处可转动地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通过轴承连接、间隙配合连接等等;为了方便驱动,螺纹旋杆211通常还与一个驱动电机相连;为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璃圆棒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架(100)、进料系统(200)、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所述安装主架(1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所述进料系统(200)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料部位,其下部设有一个呈圆形的出料部位,且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其进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进料系统(2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相对应,所述出料系统(4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下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架(100)、进料系统(200)、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所述安装主架(1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所述进料系统(200)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料部位,其下部设有一个呈圆形的出料部位,且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其进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进料系统(2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相对应,所述出料系统(4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下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200)包括送料机构(210),所述送料机构(210)包括螺纹旋杆(211)、升降支架(212)和挂钩(213),所述螺纹旋杆(21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升降支架(212)一端与螺纹旋杆(211)螺纹连接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挂钩(213)设置在升降支架(212)的另一端上并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的正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包括炉衬(310)以及分别设置在炉衬(310)内部的预热炉(320)和软化炉(330),所述软化炉(330)位于预热炉(320)的下侧,且预热炉(320)和软化炉(330)与炉衬(310)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340);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为预热炉(320)的上端进料口,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为软化炉(330)的下端出料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新卢世峯王乃帅吴先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